這是請鈦郁燒的鈦車架
至於車架上的LOGO用的是PELTON的品牌
之前的記憶中PELTON只有鋁和鋼的車架
是否最近有出鈦車架還沒有上網去查過
不過鈦車架好不好並不是看就可以看得出來的
這支車架之所以會比較重是不是因為烤漆因素尚待研究
之前在友站曾就鈦的問題寫過一些文章
簡單來講就是
鈦郁的車架也是有等級之分
鈦車架要好有很多因素
從上游管材來源
中游燒焊過程中的要求和方式
以及有無熱理等過程
都可能造成車架強度上有很大差別
國內車友喜歡以便不便宜來看待鈦車架
個人通常不會做這樣的建議
因為之前比較過雲豹、鈦郁、LITESPEED 、MERLIN、SEVEN和SEROTTA鈦架
對於國外車架的焊道這些問題也做過比較詳細的比對
但是車架強度和燒焊方式之間並不是有絕對的關係
基本上那只是一個工藝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是看LYNSKY的鈦架就可以得到答案
但是即便是國內的鈦車架也是有強度之分
車友買鈦車架個人建議還是買有品牌的車架
所謂鈦郁燒的只是指的是製造商並非品牌
因為鈦郁替太多的廠商代工了
每一家的要求不同,給的錢也不一樣
並不能說是鈦郁燒的就都一樣(事實上是很不一樣)
另外也有廠燒是自己進管材請鈦郁燒的
這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所以車友買鈦架千萬不要以為是鈦就一樣
以我自己手上擁有這麼多鈦車架
我只能說鈦不一樣了
比如說LITEDSPEED 的ARCHON(領導者)
在美國的售價是4500美元,國內售價是148500
很多人都會覺得為什麼這麼貴,簡直在坑人
但是以小弟騎過的這台車和之前LITESPEED VORTEX比較
我只能說ARCHON真的值這個售價
除了它克服了鈦重複施工上很可能讓車架變軟的問題之外
它輕快的路感也不是一般鈦車架所能達到的
( 相關測試文章可見單車身活的16期)
而一台那麼輕的鈦車架竟然還有著異常的剛性
在你抽車的過程中私毫不感覺這只是一台3.25鈦的車
這其中的技術和KNOW HOW可能就是這家公司的自豪之處
事實上美國一些鈦車廠的3.25鈦架如MOOTS和IF 及SEROTTA都在3200美元附近
如果國內鈦架最貴的雲豹來看,也不過是它們的三分之一
這些車架真正貴在那,除了引以為傲的品牌和精緻的手工
其實真正原因是美國鈦和其它的鈦有很多不同之處
美國對鈦的提鍊和抽管是其它國家做不到的
一支好的鈦架就怕強度不一,但是美國鈦就做得到強度一至
當然國內不是沒有廠的管材是來自美國
只是愛限於約定,它們一直不說罷了
我只能說也許以國內的車架而言,國外的賣價真的太貴了
但是如果不是品牌迷思者,國內也不是買不到好鈦架
不過我想發表一些跟標題比較沒關係的感想
(樓主不好意思了)
我能夠理解大家都很愛自己的車
我也是!!!
只是 在替自己的車子或品牌護航的同時
是否也要客觀的去聆聽不一樣的聲音
像是這篇裡的雲豹
還有別篇的海豚
不管是雲豹或海豚當然都是有各自的優點
但當我們誇講太過被他人指正時
也許就是拿出雅量來接受不同的聲音
我們的選擇
不見的要每個人都覺得是100分阿
自己的車
幹嘛一定也要別人的認同
自己喜歡就好啦 ~
還是一定要別人說好,你自己才會肯定自己的車是好車呢?
po文
是為了單純的分享
還是只是希望聽到掌聲和附和?
嗯 ..
發點勞騷啦 ~!
總覺的版上筆戰好多

樓主不好意思喔 ~
不過很恭喜你有好車架入手 ^_______^
Liutuanee說過3.25鈦車架製程上處理不好的話會有軟尾巴現象,
樓主LOGO PELTON品牌的車架應該是3.25的無誤。
是否軟尾巴就要實際路試過才能知道。
目前就已有的資訊是不知樓主那支車架如何?
製程上很重要,就LITESPEED ARCHON而言它是混6.4和3.25的鈦於一體,
直覺上有點亂搞,實際騎乘結果據 A董說和colnago登山王有得拼。
(ARCHON它的上管是6.4鈦,下管部分卻是3.25)
小弟到處亂爬文的結果,得知網拍上有很多車架不符車主得期待而拋售。
材質上鋼管、卡夢及鈦車架都有。所以樓主有意那支鈦車架,
目測的結果就是連精研的Liutuanee也不敢說ok吧。
Thames wrote:
這樣就算吵喔你這位大...(恕刪)
其實Thames大說得也沒錯, 可能比較直一點...有些人可能有點不舒服.
小弟之前本身因為想要買個玩玩也剛好看到,所以有拿了個雲豹代工的ATIK鈦車架...
以雲豹或是宇鈦代工的鈦車架,價錢來說...是沒捨麼可以嫌的,畢竟鈦車架的加工成本就比較高.
但是拿來跟國外廠的一些鈦車架名廠來比較, 光那焊道真的就是差很大一節.
這並不是說台灣技術上做不到,而是市場定位的不同...我想,同樣一個14萬的鈦車架...會選擇USA/ITALY而不是MIT的人應該比較多.
品牌跟價格本來就有著無法分開的關係, 尤其是單價更高的東西.
看著自己的鈦車架焊道和一些國外大廠的焊道....外觀上的差異性自己本身了解就好.
畢竟花多少錢而買到怎樣的產品,這都是自己要做功課的...
如價錢不是考量,怎會有人願意買4萬的鈦車架,而不是十幾萬的鈦車架呢?
但相對的,也不能要求Nissan Teana原場做到跟MB S-klass一樣的精緻度和舒式性吧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