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17Chen wrote:
零件與轉點增多當然不...(恕刪)
其實你可以先去看看Cedric Gracia怎麼騎的...
愛現的人其實很多
我也不例外XD
像現在主流的SS
比起DH的經濟價值更高
但車手對車子的要求也比DH更嚴苛
最好是能飛超大跨越能力超強能轉把能有freecoaster重量還要十公斤以下
(只可惜目前不太可能做到XD)
許多車手之前也都是只能騎著下坡車去玩
可以飛大
但招不夠多馬上就被巴假的
而純DH也是一樣
像Sam Hill的Sunday整車重只剩17公斤左右而已了
沒有人不希望車子能輕一點
重量重的下場就是飄不過衝不快
而且就算是整車25公斤的暴力級飛落差式樣車
能把它飛成兩半的人還不少....
結構越複雜
重量強度比就會越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會有意外
對力學結構有點概念的人應該都知道這點
想要在複雜結構下做出高強度車重勢必會到三四十公斤
等於是沒有引擎的越野機車
三四十公斤的車能衝得快實在有難度
畢竟DH賽場上光用壓過去的並不一定比較快
有時善用速度和車重優勢"飄"過去才是至勝關鍵
所以....要如何以最簡單的結構
創造出最佳的強度重量比以及足敷使用的性能
會比較適合單車上的使用
而不是一味的理想化而已....
另外
如果後輪軌跡走的是直線的話
就會帶來一個更大的問題
那就是後輪與BB的距離不固定....
如果要使用一次manual一次壓這樣的動作過連續蕃薯嶺來加速的話
會改變的後RC長會是非常大的阻礙
會很難抓到維持前輪高度的力道需要多少
而許多選手也常常使用這樣的動作來加速
畢竟壓過去只會讓車速變慢
借力使力才會快
不知道對於這一點您的看法如何呢?
就如你所說的耐用度問題
能撐完一場比賽就好
但目前就算是很多算強壯級的車
有時候連一場比賽都撐不完啊....
F1並不會一場練習下來撞十幾次
甚至跑好幾場都撞不到一次
頂多就是Spin
要抓安全系數很簡單
但對單車來說不只這樣
光練習就撞樹撞三四十次是家常便飯....
而且摔在土地上、撞樹、撞石頭還有撞到觀眾
對車子(以及公司形象)的損壞都不一樣
這樣要抓安全系數遠比F1難多了....
如果是單車的狀況套在F1上面
就是要要求車子在蒙地卡羅大賽
撞牆之後還能完賽拿冠軍一樣的天方夜譚
基本上應該沒有任何一種車輪運動的撞車摔車次數是多於單車的
(碰碰車例外)
開F1手腳健全的人多的是
但騎DH手腳健全的人恐怕找不到幾個
因為單車速度慢...摔不死
所以車手會更放膽去做更誇張的嘗試
車子也就天天丟來丟去的
我只是普通玩家....有時候一天丟車撞車的次數就高達十幾次了
選手多我個兩三倍是很正常的事
再者單車競賽的利潤並不如其他的motorsport
如果跑一趟就要丟那也談不上能不能用的問題
至少國內外最頂尖的選手都是如此
F1的概念比較適合用在公路車上
DH呢?
用Monster truck的設計概念會比較適合....
簡單、摔不壞、能輕就輕
Monster Truck是如此....單車也是如此....
這就是目前許多選手所渴望的東西
而且也同時是市場的大趨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