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目前的龍頭長度為90MM/彎把REACH為100
覺得應該還要再將龍頭長度改為100MM
身體比較能延伸開來
目前預計購入的彎把REACH為80
小弟的疑問是
那搭配的龍頭是要用100MM??
還是要補上REACH的差距改用120MM
還是有其他選擇??
另外Deda SUPERNATURAL
鋁合金彎把會有體重的限制嗎??
小弟體重約85-90KG
希望以大大可以給小弟意見~~
謝謝~~
首先,我建議您先換龍頭就好了,一次動兩個東西會不太好抓
先確認多一公分騎起來ok,再考慮下一步
當然,如果您已打定主意要連彎把一起換,那的確要把新彎把的reach考慮進去,才不會搭錯龍頭長度
另外一個問題是,千萬不要只看彎把上的規格資料上的reach長短來判斷實際的上把長度
因為reach的量測方式是下把水平時,平把到彎把前頂點的距離,不是上把的長度
如果您要用的彎把是像古典彎把一樣實際安裝時下把也是水平的,那可以直接引用reach資料
但如果您偏好上把水平的安裝方式(此時下把可能是往下斜的),那上把的實際長度會比規格上的reach來得長
所以最準確的方式是,到店裡拿龍頭和彎把先模擬安裝一下,和您原本的車子設定比較看看,確定了再買下來
我碰過有些店甚至可以一周內免費更換同款龍頭尺吋(彎把當然不行,也太麻煩了),覺得太長或太短,再換就是了
最後一個問題,鋁合金彎把的負重?我想碳䃸彎把比較需要擔心這個問題,鋁彎把還沒聽說騎斷的
而且碳纖彎把會斷也不是被壓斷的,因為即使抽車時體重也不會全部壓在彎把上
倒是職業選手的力量曾經拉斷過
整台車我覺得最好選擇的就只有套件




先找出 reach、 寬度,然後要注意的就是 drop 的大小,如果風阻的考量較大,drop 可以選大一點。
角度跟管型那就是超大學問了!
這裡要先找出你的騎乘型態,才能選擇彎把。
如果想要長途旅行,扁把或許不錯用,碳纖作的也可以減少疲勞。
如果想要競賽,那下彎把的設計就很重要,要可以扎實的抓住,用力拉扯還覺得很可靠,這情況來說,鋁合金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DEDA 、 3T、 CINELLI 的彎把角度都很多,裝配的靈活度也很高,從休閒到競速設定都能做。
FSA K-Wing 的角度很少,大概就是一種裝法而已,不過它的彈性很好,旅行很輕鬆,抽車時我覺得太軟不可靠。
K-force 是不錯的選擇,軟硬適中,剛性也很好,缺點就是下彎把的抓握感還是比CINELLI來的不扎實。
www.cycliving.com
形狀我很喜歡,價格便宜 (1500),也受到單車俱樂部的推薦
但店家一直缺貨 = =
後來去捷安特買了一支跟 '10 TCR 相同的小彎把
我從來沒想過我會用小彎把,我一直比較喜歡人體工學把
但用了這支捷安特自製的小彎把後,覺得其實也不錯
PS 這支小彎把其實不太算是小彎把,因為他的 drop 不小 XD 不過這剛好合我胃口
阿普 wrote:
小弟目前的龍頭長度為90MM/彎把REACH為100
覺得應該還要再將龍頭長度改為100MM
身體比較能延伸開來
目前預計購入的彎把REACH為80
小弟的疑問是
那搭配的龍頭是要用100MM??
還是要補上REACH的差距改用120MM
換彎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按煞車的問題。
長reach的彎把,多半手指也要長一點,才好按煞車。
務必在買彎把之前,確認手指是否能順順的按到煞車。
可要求店家在彎把上,
試鎖一組與你目前相同的煞變把,讓你試握。
不然長reach,不好按煞車.....也是白搭。
先換龍頭調整,比較便利。
Stallings wrote:
我前一陣子要換手把時,本來是相中 Pro PLT Anatomic OS (人體工學把) 的
Pro搭SHIMANO真的好握。
這牌子經濟又實惠,性能也好。
(可是我不喜歡他的貼紙......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