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某個年代之後,鋼管車的重量已讓它從比賽場上退隱
從鋁架到碳纖,現代的比賽場上幾乎都是輕量化的產品
鋼管車成為歷史和典藏的作品,越古典的車越有人喜歡
而且越有LUG的作品似乎就越受到喜歡
似乎鋼管已是比賽場上的絕緣體
但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雷諾953管材的出現,其實讓喜歡鋼管調性的人存著很大的期待
幾乎是2000牛頓米的抗拉力,可以讓它有可能變得又輕又強
因此在2006年台北車展出現之後就一直有人在注意,什麼時後會有產品出現
而且以06年車展上實體的重量。更讓大家驚豓
但是這台車從管材出來到做成成車,一直都是好事多磨
因為這個管的焊工非常困難,工作環境必須類似於鈦車架廠
而焊的部分更是太輕則強度有問題,太重則管壁會燒穿
國內有多家車廠都在做這方面嘗試,但在會斷的風險下
最後只有台灣雲豹和鈦郁的合作下燒製成功
07年是這支車架正式問市的一年
而953產品在量產之後的騎乘效果更為它帶來極高的評價
之所以會重新提到這個產品,最主要是緣於車架剛性與強度一文中所提到的特殊路感
而在LITESPEED ARCHON測試車組裝完成後發現,這兩台完全不同的車
竟然有著頗為近似的路感---ARCHON和雲豹雷諾953都有著非常輕的路感
記得國外在形容953時常提 到路感有如---漫步在雲端
而ARCHON的形容則是說它非常象碳纖車--有著輕快的感覺
但是ARCHON輕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件事,畢竟車架做得相當輕,材質也有助於它的發揮
但是953明明是一支剛性非常強的車架---(目前應該是最強的吧)
而且重量是在1400公克左右,比ARCHON幾乎重了400公克
光是重量就已經不具備優勢了,為什麼還會覺得輕呢?
而這種輕並不完全是一般喜歡老鋼骨的人講的Q度(當然這絕對是Q度的一種,但是更超越)
而且一般鋼管的質量優勢其實是重量所賦與的,這種優勢在平地固然表現得不錯
但是一旦爬坡,面對強大的地心引力,這種優勢可以說是幾乎不存在的
但是953卻完全沒有這種缺點,在加速時你只覺得根本是輕快的
你只要用很小的力氣就可以有著很大的輸出效果,而爬坡時它更成為吸血的猛獸
因為隨著碼錶速度的直線上升,讓你自己誤判了自己的體能
所以當你騎953感覺快沒力時,並不是車太重把你累壞了,而是速度太甜密把你吸乾了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