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在6/7新車發表前一天,網路上出現了2017 TCR Advanced Pro Team的消息

第一個念頭,終於等到你了~ 親民版(二級套件版)的GIANT TCR Team塗裝

接著6/7的新車發表 原本打算等17年的TCR KOM + 升級Mavic輪組

但KOM的兩種配色與TCR Pro Team相較下 還是車隊版圖裝比較有吸引力

Team價格較高,但爬了文 GIANT SLR 1 這組評價還不錯 所以就上網預購2017 TCR Advanced Pro Team


交車時因為時間比較趕,所以就請老闆直接開箱組裝
到車店時車已經組的差不多了,拿了自己準備的踏板給老闆,然後老闆調出去年我買Propel AD2-E的數據資料
稍微微調後車子就完成了,請老闆幫忙測一下重量約7.15kg (ML Size +踏板)
(可能量測的工具有些誤差,不然扣掉踏板後ML Size 可能不到7kg?)



由於這台車配的變速系統是大家熟悉的6800套件,所以就不針對細節介紹了
以下拍的一些照片與大家分享

外觀









座艙視野


車手龍頭


OD2


細部塗裝







車架特寫





無內胎系統倫組


無內胎式外胎


還沒上卡的踏板 約228g


原廠的坐墊,但底部的藍色不是很搭之後可能會再更換


52-36的大盤


11-28, 11-speed 飛輪


有個疑問的地方,就是輪框上的貼紙
這張貼紙是提醒這輪組搭配無內胎式外胎系統,也不知道是否要撕掉


不過貼紙並非全部都有雙面膠,尾端的部分沒膠,感覺要讓人撕起來的樣子


撕掉後,還好原本的白標不受到影響


雙面膠清理後



配件部分


這個配件看不懂,還有勞各位解說


附贈的感應器,等過幾天GARMIN回來再去請店家設定


這個應該是補胎劑


挖胎棒有點不同我猜可能是FOR這系統的外胎使用



2017 TCR Advanced Pro Team 的分享,到此告一段落改天有騎乘心得再上來補充




===============================最後分享一個小故事==========================


今天去接我那不到三歲的女兒回家後,他原本走到這房間要拿她的玩具
但卻在立車架前停下腳步,站在那看著這台TCR 大概整整20秒
(原本是掛2016年的 Propel AD2-E 一樣消光黑)
然後說了一句

"爸爸的腳踏車..... 是 新 的 "

!!!!!!!!!!!!!!!!!!!!!!!!!!!!!!!!!!!!!!!

有時候大人(老婆)看不出來的東西,不代表小孩分不出來


====================2016/06/19 新增騎乘心得=======================

今天騎了一趟林口=>觀音山=>泰山=>林口
觀音山是第一次騎,路線是醒吾科大的粉寮路接五林路再接民義路
還好一路到遊客中心沒下來牽車XD


小弟騎過的車不多,也只是個假日車手 所以心得就請大家參考參考就好




起步抽車
起步算靈巧直接,這組外胎感覺滿吸震的,起步抽車的路感還不錯


林口段的平路
今天的路線平路不多,速度是滿好帶上來的,但每期一小段就遇到紅綠燈 走走停停
加上今天沒有裝碼錶沒有實際速度 改天有機會騎平路再來分享

醒吾科大到民義路前這段
主要是緩下坡搭配一些平路,沒特別的感覺,下坡還滿穩定的,不過棘輪聲有點大

民義路到觀音山遊客中心
由於觀音山是第一次騎,所以也不曉得路況及爬坡長度,過程中為保留腿力有一小段用到36/25的齒比慢慢爬坡

從林口出發到觀音山遊客中心大概花費40分鐘

回程從民義路滑到五林路口這一段
煞車一直按放,不過後輪有出現幾次煞車聲音 大多是陡坡煞車按比較重或連續長按時有發出聲音
這部分要再看看夾器是否有左右不均的情況,還是有過熱才發出聲音
因為是炭輪所以煞車時還是多少都會有顧慮

民義路到成泰路右轉這段
這段幾乎是緩下坡,煞車就沒出現聲音,可能是這外胎的關係,遇到減速條幾乎不會震
我都直接壓過去

回程來到黎明技術學院時 我習慣會記錄從黎明校門口騎到林口中山路口加油站的爬坡時間

2017年 TCR ADV PRO TEAM
GIANT SLR1輪組(原廠無內胎系統)+Ultegra變速系統 (大盤52/36)
花費時間18分鐘


對照組2016年Propel AD2-E
Mavic SLE板輪(GP4000外胎)+105變速系統 (CT盤 50/34)
花費時間18分鐘


雖然最後花費的時間是一樣的
但TCR Pro Team 爬這段路時比較輕鬆省力
先前騎Propel 爬這段路用大盤34/飛輪21齒比騎完
今天TEAM 則是用大盤36/飛輪19齒比騎完,可能車子比較輕再加上這輪組偏向爬坡 騎起來真的比較輕鬆

整體來說TCR ADV PRO TEAM 爬坡的表現很不錯
無論是車架幾何或是目前原廠搭配的輪組外胎
52/36的大盤對於之前只使用過CT盤的我來說也沒原本想像中的恐怖

難怪去年買PROPEL時就有老闆推薦TCR ADV PRO1
他說整台買回去都不用改就很夠騎了


2016-07-20更新---換輪組後路感沒原本的好,又換了PRO4外胎,路感有比較接近SLR1的無內胎系統了



2017-03-04更新
後來改了CT配11-32T
換了碳纖龍頭及車手
空車不含踏板大約6.7kg左右
令人驚艷的TCR車架





文章關鍵字
這一批車大都今天周六可交車
小弟下午也要過去開箱;
而那包配件是要改電變用的附加零件;
請問版大貼紙殘膠是如何去除呢?
牽回來也要撕掉(好醜)...白標貼紙部分也是有殘膠在上面嗎?
還有送的安全帽帽帶太長我要把尾端剪掉再拿去車縫收尾就ok了
那個是裝電變坐管電池用的配件,才不會讓電池在坐管裡搖動。
audia4b8 wrote:
這一批車大都今天周六...(恕刪)

感謝兩位的解答,電變的備用套件我會先收好的。


輪框貼紙部分:我是從黃色沒有膠的地方開始斯,就整個直接撕下,白標部份不會有殘膠,如照片其他有殘膠的部份再用手指去推就可以了,沒用其他工具或清潔劑

蠢蠢的問一個問題

前輪墊書的用意是?


kkk184 wrote:
在6/7新車發表前...(恕刪)

這台車真的很漂亮
我看到2016年TCR的車隊版
我也訂了一台2017朝2016年版的方向來改
變速器、輪框、五通BB、導輪、龍頭、彎把、卡踏
獅子丸iko wrote:
蠢蠢的問一個問題前輪...(恕刪)

其實沒特別用意啦,單純只是將前輪墊的跟後輪一樣高,讓大家看看上管與地平線的斜度而已
同樣為ML尺寸的車友跟你說聲恭喜交車 WW

有個小辦法可以讓你沒有殘膠,先用吹風機把要撕的貼紙吹熱再慢慢地撕。
這一台輪組是不是可以裝內胎?原廠出廠沒有附內胎對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