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ubull wrote:我想你要說的是腳踝要...(恕刪) 嗯嗯,我指的就是大大您說的情況我之前也是腳尖較低時腳趾受到擠壓騎久了會痛可是這樣對於拉迴轉速"似乎好像"比較快腳掌小腿接近垂直時的確伸展範圍比較大看來應該兩種方式的人都有
用"最自然"的方式 讓踏板做''最順暢''的圓周運動至於腳踝會不會動?關節是活的....多多少少會一點點如果這個動作 腳踝根本不需要動....練久了 理論上是可以達成不動至於要練多久....靠天份囉(協調性)有絕對正確的方式 當然依最正確的來做如果沒有絕對 就挑最適合自己 最容易上手的來做至於踩踏方式不同的方式運用的肌肉不同如果只用單一種...那麼永遠只用那些肌肉多試試無害 總有一天用得到
domego wrote:用推的應該會坐比較後面?contador騎山路都坐的很前面,所以他屬於墊腳尖嗎? 通常不在正常位置的都有其目的,座在前比較吃力不過更好出力,是除站姿外的另一個選擇,優點是不像站姿那麼容易拉高心跳,不過座任何位置要墊腳尖騎時實在不太可能的,除非有過人的肌力和耐力,
曾經我對公路車也很多疑問.種種說法各門各派..不要急於求成.多騎多接觸. 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很幸運的.接觸公路車不到8個月.瘋600K極限挑戰也順利完成了至於我是怎麼踩?怎麼騎?迴轉速多少?FITTING設定如何??其實現在的我.都不知道這些了.抱持著快樂的心情去騎.時間到了.就瞭解了.初期只要照著一般數據.照車商設定的身高買車.接下來就騎著愛駒游山玩水不必強迫自己照著選手的高標準騎車.接觸久了.自己心裡會明白的.
Effect of pedaling technique on muscle activity and cycling efficiency以11位自行車選手( 受測前每週至少訓練三次, 為期六個月以上)為受試者. 採用三種踩踏技巧:1.車手個人偏好動作為控制組.2.蹠曲(Plantarflexion), 如同墊腳尖的動作.3.背曲(Dorsiflexion), 與蹠曲動作相反, 轉動腳踝使腳掌朝上.2與3的測試中, 受試者被要求儘可能在每次踩踏動作中維持最大的蹠(背)曲角度.測試該項動作之前, 受試者有一週時間來練習.受試者在三種動作測試都必須達到相當於個人80%最大攝氧量的功率輸出, 踩踏頻率皆為90RPM, 維持六分鐘.受試者下肢肌肉電位訊號, 關節角度都被紀錄下來.結果是, 與控制組比較之下, 刻意採用背曲動作會使腓腸肌與脛前肌(都是小腿肌肉)加速疲勞; 蹠曲動作組則是增加使用大腿後側肌肉.機械效率: 控制組(19.5%)>蹠曲(19.2%)>背曲(19.0%)文末建議, 下踩動作過程中, 若能減少背曲動作, 不僅減少肌肉疲勞, 更能增大傳遞於踏板之衝量.感覺這類似足球的足背踢球動作, 在觸球之前, 選手會把腳踝角度固定, 避免觸球後, 因為與球碰撞而使腳踝向後轉動, 造成腳尖速率降低, 踢球力道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