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區常常有人提到說某些公路車架是適合長途騎乘, 某些車架適合爬坡等討論, 蠻好奇想請問各位大大這其中的差別到底在那, 我自己本身的公路車架是Primavera Festino, 這車架又是屬於那種車架? 希望各位大大能不厭其煩的教教我. 非常感謝...
我之前也有在看這支車架,後下叉長度40.5cm,很常見的規格,不偏衝刺也不偏舒適

(Cervelo衝刺車架好像有做到39.9cm,Giant Defy舒適型好像42cm有點忘了)

立管75~73.5度之間,稍微偏平路一點,Giant各尺寸好像都比他小個0.5度的樣子

簡而言之,算是競賽幾何裡面比較均衡的

這樣看都是很籠統的看法,但是差不了多少
車廠設計,
主要還是以"競賽"與"長途舒適"兩種目標。

至於爬坡or衝刺幾何.....我都笑笑就算了。
若是真的有超適合爬坡的幾何,
那請問這台車平路是要吃屎嗎???
(以上指一般市售公路車,不包含特殊用途車)

我個人分辨"競賽"與"長途舒適"車種,
會看下列幾點。
1.後下叉長度
2.頭管長度
3.吸震性

後下叉長度
越短,力量傳動路徑短,傳動越快。
缺點就是吸震性會比較差,軸距也會比較短,操控較靈敏。
越長,吸震性越好,軸距長操控較穩定。
(反正兩者就互為優缺點)

頭管長
越長的頭管,把手-坐墊兩者的高低差就越小。
不用趴這麼低,舒服很多。
不過這個很看車主身體條件,趴的下去的人,
不趴還不會騎。

吸震性
這個車架幾何看不出來,卻是影響長途騎車舒服與否的重點。

事實上,用幾何判斷車架的特性,
會越來越不準確。
現在有的競賽車,後下叉很短,卻依然有很好的吸震性。
與其用幾何談車架的特性,不如實際去騎看看。

若是想要瞭解更多,請參考這一篇。
車友AQ聊幾何
http://aqbike.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html
樓上兩位大大的解釋真的有夠清楚,我目前騎這車架也有一段時間了,車架算是屬於硬且傳動也算直接,但缺點就如樓上大大說的一樣,震阿
lyc0328 wrote:
樓上兩位大大的解釋真...(恕刪)
騎車時若要像一塊死豬肉一樣掛在車子上不動,那什麼車都一樣震。
不太了解您的意思, 怎樣的騎車法像一塊死豬肉趴在車上? enlighting me, please?


Stallings wrote:
騎車時若要像一塊死豬...(恕刪)
lyc0328 wrote:
不太了解您的意思, ...(恕刪)
騎車,身子要活
活就是看到不同的路況身體要能做出對應的姿勢
你如果都不動,任憑車子衝擊你的身體,屁股、手掌、脖子就遭殃
更嚴重一點,生殖器、腰部椎間盤、手部神經都會受到波及
我接觸過兩部鋁車,都不是很高級,但我卻從來不覺得震
碰到坑我也都故意不閃,反正又不會痛

主動控車,並享受駕馭的樂趣

死死的趴在車上,被車子運走,並承受疼痛
你要哪一個?

你如果真的不懂我在說啥
可以去隔壁登山車版看看街車和攀岩車的影片
多看,應該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