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跨下高是87.5cm
再依照公路車完全攻略
上面說的0.893去乘的結果
78cm左右
最後在加上一公分,因為卡踏高度的關係…
但卡踏實際上的高度,至少加了3公分左右
請問我是應該加到81cm的高度嗎?
大家是如何設定的?
雷克^^ wrote:
你這樣說我就懂了~~...(恕刪)
這個新手小弟再回一下,
一樣的若有錯誤,再請站上其他有經驗的大大再指正。
基本上小弟個人心得覺得這和你的柔軟度、握的把位、騎姿等有關
當然前提車架大小是適合車手的
一般的作法是當左右踏板成水平時,
前腳的膝蓋前緣與踏板的中央(即曲柄的中心)對齊,
但有些較衝刺型的車友會將膝蓋前緣往前調整一公分左右,
還有就是您的小屁屁應坐滿座墊,也就是屁屁後端與座墊後端切齊
以上是小弟爬文與騎乘的心得
接下來是小弟爬文未得單純是個人的騎乘心得您參考看看就好:
小弟剛開始騎公路車時(前一個月)是握上把較多(下坡除外)
但後來幾乎都是握下把,包含抽車也是,
因此在騎乘時個人覺得重心比較後移,
所以座墊調的比原來握上把時較後一些,約1.5公分左右
就小弟而言,騎姿算是相當趴的,
騎乘時的重心是放在腰和屁屁上
一般來說調整好座墊前後位置後,
雙手手肘彎曲的角度應小於120度,
雙手若伸得太直,手很容易就酸了,
因為重心就變的靠手在撐,
還有一點就是座墊的水平角度問題,
一般是調整成水平,或微微前傾(不超過5度),
若調的太前傾,則重心在前雙手容易酸,
但小弟個人是調成略微前傾5度
因為這時小弟的重心還可保持在腰和屁屁,
個人的心得是調整成水平時,
『弟弟』會覺得受到壓迫而不舒服....
以上不負責任心得分享
不論如何:重點就是不要騎沒多久,就開始手麻、腰酸、背痛..等
當然若是長時間的騎乘,適時的變換握把位置,休息才是正確之道
建議大大每次調整完設定後,
帶著隨車工具,一次騎乘超過一小時或25公里左右,再感覺一下,
若不行再行調整,當然最好能有經驗的車友陪同,順便向其請益!
當然一開始騎公路車若柔軟度較差,
較容易感到這酸那痛的
所以若設定都正確,
先騎一、二個月,或許柔軟度腹部力量變好了,就不酸不痛了,
以C.D.自己的經驗,
用日本人介紹的彎腰拱背騎姿,座墊高度68.4cm
用Dr.蕭的轉胯騎姿,座墊高度 70.6cm。
我現在比較喜歡Dr.蕭的騎姿與設定,耐力佳,又不會有下背痛。
( 不同騎姿,不同Bodywork 差異很大,我用拱背騎姿座墊設定到69.3cm 騎趟坪林不但肌肉出不了力屁股還痛得要死,而Dr.蕭的騎姿我還騎過70.8 cm高所以 Bodywork 很重要 )
so....
1.要決定座墊高,請先定下您的踏板與座墊,這會差到快1cm。
2.收集一下不同騎姿的的Bodywork,這很重要。不同的Bodywork 不同的座墊位置、不同的設定。
P.S.
所有的公式得到的結果只是一個起始的參考點,尚須自己去調整,有經驗的車手在旁邊帶會是一個比較好的主意。因為一個座墊高調整起來實際上等於設定了座墊前後、高低、傾角,這些還是在座墊確實符合你的臀部與鞋底板位置正確的情形下。這個部分有點複雜,用文字實難描述。位置設定的最終目的在追求最有效率的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