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夢想中的全程通勤車....外變PSL終於<9kg了~

quakerneo wrote:
同为PSL用户,赞w...(恕刪)


呵呵
改外變是個人喜好啦,鍾情於PSL的Y架但是內三真的不敷使用
雖然也跟團買了一顆內八,但還是覺得對外變比較順手

改花鼓是不得已也~因為市面上幾乎沒有120mm的卡式花鼓
之前有找到一顆DURA ACE的五速含UG飛輪,不過賣家寄丟了
現在想想還好沒用那顆,因又聽說老款Uniglide跟現在的Hyperglide系統兼容度不佳
除了飛輪安裝方式跟棘輪溝槽閒距不同之外(不過系統轉變的過渡時期有兩用的棘輪)
鏈條搭配上好像也有點問題

但若想朝單速發展那又是另一個思路了
也許可以買場地車的後花鼓
甚至是腳煞的後花鼓改成pist bike的感覺(把V夾器跟底座全拆了)
這樣可以把PSL的輕巧發揮到極致~

dinohsu wrote:
恭喜wizz大 新車...(恕刪)


黑化只有上半部啦
輪框本來想弄的不過因為DA16遲遲沒到貨
所以就把原後輪的內三給拆賣了,用原框去編輪子
省下一點$$,看起來已經算滿意了

不過這個原廠框因為是拋光的
煞車效果不如煞車面有CNC處理過的DA16,也容易刮傷,騎一個小時已經有點醜醜了
等會下班要去找不咬框的煞皮來換(KS好貴..+_+\\)
wizzchang wrote:
呵呵改外變是個人喜好...(恕刪)


关于内三,一个车友总结比较符合我的感受,他说,内三是看自己心情和身体状态的,身心俱佳时,好像没什么效率问题,身心疲惫时总会把问题撇到内三头上,呵呵,很有点心理学的味道。。

关于重量,小弟这台PSL目前体重8.7kg,下个立交桥时max跑到51kmph,并没有飘的感觉,重量不破8kg估计不会十分影响高速稳定性

关于场地后轴,小弟也考虑过,其实这样改最省精力,况且强度足够。不过,fixgear腿永远随着车轮转,一方面有点抹杀单车的自由特性,另一方面在拐弯时减速可能会造成脚踏打地的危险,所以,单速还是想改成传统的样子,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实施,终极可能会采用单刹车来让这个你风格更简洁。

在刹皮方面,由于16的轮圈直径较小,用长的抽屉式的刹皮接触面其实不十分足够,个人推荐用一些便宜的、短的、材质软一些的刹皮就好,小弟刹车兄改用的是avid sd 7,刹皮尽管不再是ks,但是档次应该也不错,不过依然磨圈,目前换了tioga的修补刹皮,使用感觉良好,也不损伤车圈
quakerneo wrote:
关于内三,一个车...(恕刪)



內三傳動效率還是其次
我個人是比較受不了滴滴答答的聲音~
加上耗材取得不易,還是選擇傳統外變
又阿提瓜潤度確實還不錯,且我換棘輪時更重新上了黃油
騎起來特別輕鬆~

單速的話不採場地車的死齒
則只好選擇傳統鎖牙式的花鼓搭單速帶棘輪的飛輪摟
不過問題是
菜車用的單速鎖牙飛輪齒數好像沒看過很少的
之前我有買過一顆14T的來玩
所以可能得搭52大盤才能獲得一些加速感
另外就是重量也比死齒稍稍重了點
不過再怎麼樣還是不會比變速系統來的重啦(話說改外變後其實沒有輕多少)

目前我也還再想要怎麼減才能有效果又經濟(因我還想裝擋泥板--通勤必備)
2014座管應該是要採用的,但是比較想要KORE的,尚不知重量如何

煞皮的話除KS以外還是有比較平價的,不可替換的一車份還不到KS的一輪
只是我前幾天去逛的時候剛好缺貨
主要也是想挑軟質的,跟煞車面咬合比較好且不傷框,這點倒是不謀而合~
另外就是原廠框很窄,夾器不容易夾到,但調太近又怕太容易鎖死有危險,
所以我是把煞皮軸上的兩個墊片反裝了,本來是外厚內薄改成外薄內厚
這樣比較好調整力道,鬆開夾器也容易些
wizzchang wrote:
呵內三傳動效率還是其...(恕刪)


拆开过一次内三,觉得滚珠的部分有些粗糙,这可能和润滑度不高有关系吧,不过今早上班和一个车友同路,他的element轴承花鼓+齿胎的山地车和我的psl同样从立交桥上下滑,速度比我的还慢,平衡了一些:)。

以前喜欢内三是感觉简洁,后来骑上感觉档位之间相差达到33%,太大了,现在牙盘改成52T,13T齿轮差距更加明显,看了wizz大大的帖子,还是用Ultegra,加上wizz大大的改装方法上单速好,用些飞轮垫片就能搞定。我自己用,还是52对12的齿比合适踏频一百时速度31。

减重方面,2014铝目前只有单轨座管,重量400g出头,大行在MU xx上使用了2014铝的双轨座管,不知道何时才能飞到寻常车友家,此外,还可以考虑PZ的碳座管,或者那个钛座管,重量300g上下。其他方面,可能中轴还值得一减,原配大概300g,找到FSA黄金方孔中轴则重220g,牙盘锁紧螺丝换成钛钉也花费不大~
[第二階段]簡單算數

SDG IBEAM 2014鋁座管,412g


KREX鈧合金直把,114g


SDG I FLY座墊,154g


原來隨便買來配色的黑直把,217g


附帶量了一下原廠把手,233g!!!


原廠AVID 5號煞把,一對154g


TEKTRO可調式煞把,一對192g


不咬框軟質煞皮,一車份124g


原廠煞皮,一車份122g


配色用的普通黑座管+VELO PLUSH舒適座墊,844g
原廠SDG座管+舒適座墊814g

整理一下
座墊座管部分
(412+154)-844=-278

把手部分
114-217=-103

煞皮部分
125-122=3

總結(-278)+(-103)+3=-378
然後車重就變成8.8公斤左右了
差不多符合期待~可以收手摟~
本來想等KORE的I BEAM出來的
可是算了一下好像沒有比較輕
剛好又看到應該算是I BEAM系列裡面最輕的I FLY上架
而且價格比同樣重量的碳纖座墊低太多了
PZ碳管跟鈦座管都太貴,MINIMAX那支我怕撐不住70以上的體重
而且也怕刮花
這樣講起來還是買陽極黑的I BEAM卡實在啦
座墊加座管加鈧合金直把還不到三張
就減了快四百克,算是滿意摟
再來比較實惠的減重部分大概是腳踏跟拆駐車架吧
應該也還有個兩三百,最後是大盤跟BB
這部分等有閒錢再說
好棒的車 改起來很有特色
wizzchang wrote:
主要也是想挑軟質的,跟煞車面咬合比較好且不傷框,這點倒是不謀而合~
另外就是原廠框很窄,夾器不容易夾到,但調太近又怕太容易鎖死有危險,
所以我是把煞皮軸上的兩個墊片反裝了,本來是外厚內薄改成外薄內厚
這樣比較好調整力道,鬆開夾器也容易些
...(恕刪)


wizz大 可以針對這段在說明清楚嗎?
昨日去更換KS煞車片
可是煞車片實在有夠長的(登山車晴雨兩用款)
而且很難調整

原廠的煞夾空間實在很小
煞車片幾乎都要貼在輪框上了
這還是小事情
會磨到輪胎這才嚴重

wizz大有什麼好建議嗎?

我的車是16吋的 CSL
wizzchang wrote:
至於後輪關鍵技術
可以告訴大家了
其實也沒啥
就是拿幾個shimano花鼓來拆裝而已啦
我用的是老款ACERA的七速棘輪搭老款105的軸心再搭阿提瓜的本體(為了那討厭的28孔)
拆去左邊墊片,然後請車行編輪子

飛輪用12-25八速拆成七速,12T用同樣八速11-28的11T來替換
反正不要太貪心要完全對應的話這幾片用來通勤綽綽有餘摟~
恕刪)


真是高手耶...@@
要對腳踏車的各部位零件都很熟悉才能做到吧...
還說"其實也沒啥"
太謙虛啦

dinohsu wrote:


wizz大 可以...(恕刪)


應該不會喔!
我換的跟KS差不多長
沒這個問題耶!
要不要PO個照片來看看
我覺得PSL輪框的煞車面真的蠻小的...orz
而且又是拋光面
用長的登山車煞皮裝上
其實弧度不十分理想
我也只有調到不磨胎而已(差大概1mm)
其他就不管了
但還是煞的住啦
既然決定用便宜貨就不挑摟XD
而且我買的是拋棄式的那種
所以弧度如果真的太不合,或太長
還可以去頭去尾一下~

至於空間小的話(我理解的是煞皮跟輪框的距離,不知道有沒有想錯)
通常煞車座會有一薄一厚的墊片,我是調整那個墊片來調整與輪框之間的間距
我一拿到PSL的時候也是覺得夾器兩臂要調的很近才有辦法夾的住框
近到想把毛毛蟲給剪短...
而且夾器很難鬆開

後來把墊片對調就好了
原廠墊片是外厚內薄,我改成外薄內厚這樣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