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重量減輕法!是不是很危險阿!

前幾天遇到一個車友,他騎著公路車,整台車看起來都沒裝上該裝的東西,只有一個後尾燈,
連馬錶也沒裝。變速跟煞車的外管也只留一小節固定用的那部份。
該車友說他的車很輕,經同意後我舉了一下,真的輕到我下一跳,該車友說他沒量過最後重量,
不過肯定低於6公斤,重點是他的車居然都沒用碳纖維,他車都是鋁合金的,我就問說這樣很貴吧?
他回答其實不會,他一台公路車最貴的只在輪組,因為這一個他沒辦法省錢,其他的都都買普通的,
然後把該零件"鑽洞"!我詳細一看,天阿!他真的很多地方都"鑽鑽鑽"!

車架下管、上管、把手、大盤(連曲柄都鑽)、龍頭、頭碗、前叉都鑽,座管用切的!
我問他這樣不危險嗎?車友的回答是他學機械的,有評估計算過,鑽的孔都是安全的,
不會危害到結構部份,只要不跳落差,遇到坑洞都還OK的!

最後他也說,沒錢有沒錢的玩法,不要都去瘋碳纖維,他就佩服鋼管車友,因為鋼管車友不會去追求
重量,而是質感,他遺憾的是沒錢,所以只好買普通車來改重量!至少這點可以跟別人比。

不知道追求重量的車友們,對於該車有如此改法,有什麼感覺!我本來是相跟他說:如果這樣可以減輕
重量又安全,那車商出產就可以這樣做了,省下材料費不是更好。但後來想到,要在車上這樣做,其實
有時候開模不好作,而且若後制鑽孔對車商也麻煩。

大家有何感想!
文章關鍵字
覺得很危險耶
原廠算硬力應該有用電腦模擬過
再做一下實際振動測試之類的
用評估的... orz
有人車子沒鑽洞都騎斷了...
其實這種方法蠻危險的,
就算是學過機械的人也不一定對於力學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單純以機械的角度來看,
所鑽的孔或許是安全的,
但是上路後的力學和型變有考慮在內嗎?
而且先不論其他部位,
光是把車架上下管都鑽孔就很危險了,
因為公路車的管子都抽得蠻薄的,
這樣鑽孔可能短時間內沒問題,
可一旦應力累積到一定程度,
車架可能就應聲而斷,
要是當時又是高速行駛的話........,
嗯,自行想像吧。
"WOW. Such a crappy built frame costs $300? I think you are hijacked."
ShadowILin wrote:
因為公路車的管子都抽得蠻薄的,...(恕刪)


抱歉,忘了說,他的車架其實長的跟登山車一樣,只是他跟我說這是兩用車架,
所以不像一般公路車是圓管那一種,但輪子是700c的沒錯!
做的實在,活的愉快! 充實的生活構築在快樂的心態上!
將廢料清除,這個作法,基本上是對的。
可是要挖掉多少,也該科學驗證一下,該車主的作法有點土炮!!
我擔心耐用度大幅下降,金屬疲勞會提早出現。

不過對於該車主的實驗精神,欽佩!!

應該是蠻危險的吧?!短時間看來不要瞪到坑洞都沒問題,但是長時間下來的金屬疲勞可就很難預測。結構設計通常也都是機械、機構方面的人員在搞的。如果講求輕量化,通常設計完會用軟體模擬幾次,看看破壞點的位置及破壞強度是否足夠,初步驗證以後還要打樣送到認證機構去做測試認證。做出來的東西經過軟體模擬或者架上機台測試都還是可能發生破壞,怎麼可能光是憑著自己學機械就認為沒事,那不就太小看那些研發人員還有負責測試把關的測試機構跟法規。搞不好哪一天騎壞了,光是要換要修理的部分都划不來了,更何況如果受傷了咧?!更划不來吧!
單車結構幾乎都是以管件構成,
不論是何種斷面之管件通常不輕易對其施予"減輕孔"之設計
真要在管件上作減輕孔,必須經過縝密的計算,否則很容易降低其 I 值
再加上以單車的結構而言,幾已精簡至無"贅力構件"
所以你朋友在單車管件鑽孔至整車重量明顯的降低時,應已實際損及其結構強度

P.S.:單車上唯一可鑽孔減輕的零件大概只剩曲柄,不過能減輕的重量也是相當有限的
billy10 wrote:
單車結構幾乎都是以管...(恕刪)


其實我個人也覺得這樣很危險,但是因為本身也是學理工的,所以有一些他說的我沒辦法反駁,
例如他曲柄鑽孔處是鑽斜的,而且沒貫穿,他跟我說有經過一些計算,我是沒問更細啦!
大盤他也是鑽孔靠近BB處,因為他說BB處是罹鏈條最遠的,結構較不影響。
至於上管跟下管他是鑽管子的下方,該車主說上下管其實較不怕結構被破壞,要擔心的是如下圖
綠色的地方,因為受力較大!



很多理論該車主講的真的很有道理,其實應該是我不懂,所以也不知如何反駁,他也跟我說他有用過
軟體"懂阿密"跑過,(只講一次,拼音類似這樣,哈,還是不懂),可以承受大約瞬間8G的重力,一整
個不懂,不知道是不是蓋我的!只是他跟我說的時候感覺不像臭屁的人。
做的實在,活的愉快! 充實的生活構築在快樂的心態上!
鑽洞其實真的會影響到車子的強度喔! 而且車子會變的比較軟...

不過基於幫車子減輕重量, 又不砸錢的好方法, 確實是自己鑽最實在了.

只是鑽的地方要拿捏好, 如果太過火, 就容易壞, 用不久...


基本上, 自己在車子強度和重量上取得一個平衡點就好...


上圖的這支前叉已經裂了, 最好不要鑽在這種地方為妙!!!


















這是我的攀岩車,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ccc
frankyueh wrote:
鑽洞其實真的會影響到...(恕刪)

葛葛! 看了你的照片,連最後第3張的補強片都鑽,為鑽孔而鑽孔的作法 說實話沒有參考的價值
除非錢太多要換新車了.

另外你這種鑽法實際減輕了有100g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