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99.12.7)是來高雄的第二天了,也是這波寒流的第一天,氣象局在幾天前就預報了本週會有強烈寒流來襲,氣溫會急遽下降。所以免不了要為這趟行程準備了禦寒衣物;但是來到高雄卻對這一波寒流的感受沒那麼強烈。
先容我介紹一下這趟行程的目的地—高雄縣大樹鄉,大樹人口四萬餘,位於高雄的東邊,東以二重溪為界與屏東市相望,背鄰仁武鄉,北接旗山,南邊則是大寮鄉,境內多屬丘陵地。當地二大著名農產是玉荷包荔枝及金鑽鳳梨。著名的景點有佛教勝地佛光山,夜拍景點南二高斜張橋、歷史記錄高屏溪鐵路舊鐵橋及最近媒體可見度高的義大世界。
鄉內主要省道有台21,如果要由高雄市前往大樹鄉,可以由楠梓走186縣東行到底,或是經鳳山大寮走台21前往,當然路不是只有這二條,尚有許多其他的走法可以去體驗,如:經澄清湖也是很好的選擇。

第一天我是先走台1省道往北,在楠梓穿過了高速鐵路下方後,右轉水管路(市高4)直走經過仁武鄉境,在過了10號國涵洞後,仍直行,這時候道路編號改為186縣道,不久經過了仁武焚化爐,看到了左轉往義大心界的指標。因為此行不是來渡假,所以我必須意志堅決的往前走,且路上不能為風花雪月之事所耽擱;雖然前方的路幅變窄了,我仍需堅持的順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朝著大樹前去。馬路緩緩向上伸延開展,道路兩旁除了零星的民宅外,無趣單調沒什麼特別的,所以也沒多作停留,踏板一圈圈的踩著,很快的到達了高點,海拔大約90公尺吧,之後就一路滑到了大樹市區,也因此沒有留下任何影像紀錄。
下班回高雄,因太陽西下的速度很快,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不考慮走山路了,免得不小心中頭獎遇到山大王。所以改走台21到大寮,轉台1走鳳山回高雄旅社。這些地方人多熱鬧,騎起車來比較不會心虛,原則上往後的二天下班,我應也是會走這條路回高雄,且回途中會經過的如下景點:
古蹟竹寮取水站,竣工於日治時期的1913年,距今將近百年,為高雄縣定古蹟,是日治時期高雄地區的重要水源,原稱打狗水道唧筒室,係為因為打狗建港之都市建設所籌建。


三級古蹟舊高屏鐵橋,於1913年通車,跨越高屏溪,因高屏溪舊名下淡水溪,所以也稱下淡水溪橋



高屏鐵路橋下的溼地公園生態保護區,高屏大橋至舊鐵橋以北高灘地,面積廣達120公頃

橋下的自行車道

歷史建築,正積極轉型朝向結合「休閒、產業、文化、教育」的多角化型態發展的” 三和瓦窯廠”




還有路邊鐵皮屋的"男士理髮80元”(這樣子的價錢跟台北比起來實在是太便宜了,機會難得,所以我也下馬來拼經濟了)

第二天早上,就不再走與昨日相同的路徑了,改走鳳山的澄清路經鳥松的澄清湖到大樹,這條路線較第一天稍具挑戰,沿途是上上下下的,但都是小坡,路況也不錯,所以只能算是輕鬆騎而已。經過了數個村庄,出了村庄兩旁就是鳳梨田,有已結實的,也有剛栽種不久的,也有正在整地的。特別要提的是,今天又碰到水管路了,只是今天的水管路是在鳥松及大寮境內。
整地中的鳳梨田

路旁的鳳梨田


等待收穫的鳳梨

澄清湖一隅



澄清棒球場

第三天到大樹走的路又和昨日不太一樣,是所附地圖上的黃色路線,這條路的部份坡度比昨路的陡且急,但一樣是短坡,且不高,所以也沒有難度可言,路上的景緻一樣是鳳梨田及荔枝園,這就是大樹鄉的特色。
這是鳥松的水管路

中途有點小坡的道路

鳥松的仁美國小前

仁美國小附近的一條小徑,沒有其他人和你競速,只有你暢快暢的騎著

邊坡上栽種不久的鳳梨

上下起伏的路旁是無盡的荔枝園及鳳梨田


出門在外免不了要吃,在大樹吃了那些東西,遇到那些鮮事呢?
一碗珍貴的牛肉湯

首先要提的是這一碗牛肉湯,第一天中午在大樹街上找了一家店裡坐滿了客人,生意看起來不錯的麵店,與同事分別叫了二碗乾麵,店家很快的先送來這一碗湯,問了清楚這是乾麵附送的牛肉清湯,而且這一碗是兩人份喔! 各位有看清楚嗎?有二隻湯匙喔
不過也不要計較太多了,結帳時每人才花了35塊現大洋
至於第二天,在一家號稱是聯鎖店的麻豆碗粿,碰到一位少了根筋的店員點了餐明明說不加香菜的,結果加了,同事點的苦瓜排骨,來的是冬瓜排骨。

雖然餐點是送錯了,我和同事還是將就吃了,很快的吃完了,午休剩下的時間就在大樹街上四處走走了,依往例辦理,每到一處總要找找當地的特色美食,而且最好是能夠帶回去孝敬女王及攏賂可愛公主們,就在這個信念下,並經人介紹,我們在這盛產鳳梨的大樹鄉街上,找到了唯一一家,沒有名氣,也不起眼,卻不錯吃的鳳梨酥(說來也奇怪,盛產鳳梨的大樹鄉街上,竟只有這一家做鳳梨酥)。
說到鳳梨酥這個平凡的甜點,在台灣也算是個奇蹟,在台北市每年有鳳梨酥比賽,在台中亦然,而基隆李鵠餅店鳳梨酥的名號更是響叮噹,更特別的是大部分的鳳梨酥的饀料是冬瓜製品,而不是鳳梨,直到近二年才有廠商推出標榜真正鳳梨饀料的鳳梨酥,一時聲名大噪,而我們這些普羅大眾也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從小吃到大的鳳梨酥,說穿了,其實應叫冬瓜酥較符實,不知道這應該說是差很大,還是騙很大。
來到這家位在加油站旁的鳳梨酥店家,只有布旗,沒有店招,店裡也看不到人(其實也不像是一家店),只有一台包裝機,及一台應該是烤箱的機器,二、三箱已包裝好,尚待裝盒的鳳梨酥成品靜靜的趟在那裡,說實在的是有點零亂。我心裡在有點懷疑,這還有在營業嗎?本想要走人。不死心的同事,發現店後面的房間裡好像有人,一陣呼叫後,終於出來一位男子,在寒暄過後,得知他是老闆,是個種植荔枝及鳳梨的果農,荔枝是一年一收,鳳梨則是一年半後才能採收一次,而且採收後要重新栽植。賣到台北的鳳梨,因考量到包裝及運輸成本的關係,所以都是比較大顆,但是小顆的反而比較香甜,肉質及口感也佳。他的鳳梨酥是真正鳳梨饀料,饀料是百分百用自家種植的鳳梨製成的,一百公斤新鮮鳳梨只能製成11公斤的鳳梨饀…當然現場試吃是一定要的。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吃了人家好幾個鳳梨酥之後,好話是一定要說的,不過也不能虛偽,個人的覺得,它的口感是不錯的,並不輸給最近很夯的山上的那個品牌,而且看了老闆所用的其他原料也是不錯的品牌,所以另外花了六佰大洋買了兩盒回家給女王及公主們品嚐。
貨真價實的鳳梨酥

鳳梨酥一堆

包裝機器

裝盒的鳳梨酥

第三天在吃了45元真是便宜又大碗的4附一主菜超級快餐後(也因為實在便宜,所以對口味就不挑剔了)。

好久沒吃過這麼豐盛的大餐了,肚子實在是太撐了,加上今天是來大樹的最後一天,想說農會同仁一直推薦我們去他們的姑山休閒倉庫參觀,距離不遠徒步只要20分鐘,也好反正這時候真的是吃飽著撐著,就去看看吧!順便還可幫助消化咧!何樂而不為呢?就這樣頂著南部的大太陽走,20分鐘很快的過去了,我們的腳程並不算太慢,怎連隻蚊子也沒見著,懷疑是否走錯路了,趕緊問題路旁的店家,答覆是「就在前面」,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到了,快到了,結果是又走了15分鐘,真是差點沒昏倒,這也差太多了吧!也還好冬天的大太陽沒有烈焰。
大樹鄉農會姑山休閒倉庫一隅




此行的任務在今天結束,下班後人整個輕鬆下來,現在是大寮花海季,回高雄的路上繞道現場以GARMIN估算只較正常里程多了5公里,並不會太遠,也不用耗費太多時間,計畫好了,就順著台21南下,到台1不右轉。
沿著高屏溪南下的台21省道,左側是河堤

右側是一望無垠的紅豆田,及漸行西下的太陽

前年到大寮時,當地的朋友即推薦大寮花季值得一遊,大寮花季的場地是利用休耕農地,鼓勵農民播種特定花種做為綠肥,所以花區面積廣大,散播在鄉間田野,加上公所及社區的用心經營,所以每年花季期間都為大寮帶來人潮,對當地的繁檾助益不少。我依照OREGON的指引由台21轉進田間的小路,很快就到花季的場地三隆村,田間繽紛色彩一幕幕映入眼簾,美不勝收,雖然天色漸暗,仍不減其風采,這個額外的加碼確實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