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與我一樣,對金山的印象應該只有老街、鴨肉、溫泉和衝浪。在上網爬文後,看到大大們對金山自行車道的評價有好有壞,為了一解疑惑並且抱著發現新大陸的興奮心情,就決定召集同好一起向金山、萬里前進,順便把此處單車旅遊路線記錄下來。
PART1 START~
早上,詹姆士帶了家眷同事共七人,飛車前往目的地。
一下交流道,敝公司著名的「美食百科」-米糕桑,立刻推薦這家知味鄉玉米,聽說超好吃。
所以就在分泌唾液的同時(哈哈..急急忙忙出門早餐吃太少了啦),馬上奔到萬里去。


這家店就在省道台二線往金山方向,過核二廠不久的路旁,非常容易找到,對面還新開了一家分店,聽老闆娘說那邊只有假日才會營業,平日只有開這邊。

老闆娘非常可愛,還把玉米借給我們拍照。老闆娘本身很熱情但又很害羞,不讓我們拍照,還說:「拍年輕的水姑娘啊就好,不要拍我,你們放在網路上,我怕會嚇到遊客啦。」

知味鄉的玉米是秤重賣的,詹姆士和同事買了6枝,一枝大概是50元,可以選擇大中小辣。
小弟建議如果一個人吃不完一枝,可以請老闆娘分成兩份,但半枝絕對會不夠吃啦..嘿嘿。


吃完好吃的玉米,再往前走一段就是金山市區了。前幾天這裡好像剛舉辦完烤地瓜的活動。


停好車後,一行人步行到金山唯一的一間捷安特,在民生路上,離我們停車的地方大概只有5分鐘的路程,老闆和老闆娘人都很好。

在店裡,老闆還輸出一大張自行車道的導覽圖給我們,為了紀錄方便,特地跑去向老闆要電子檔,在此感謝提供照片的相關單位啦。(為了區分路線,我用綠、藍、紅標記)
如果和詹姆士一樣要到此租車的話,相關資料如下:
平日:一般:150元/次、協力車:200元/次
假日:一般:150元/小時、協力車:200元/小時
每增加一小時,一般車增加50元,協力車增加100元。
租借整天優惠價:一般車300元,協力車500元。(租借前需事先告知)
備註:租借的車都會附大鎖。
車行還提供寄放單車服務。

在告別老闆後,終於要開始今天的金山自行車道之旅,大伙決定先走第一條路線(綠線)。
金山-國聖海灘-(折返)-水尾漁港-獅頭山風景區
聽金山遊客中心的阿姨說,這條路線比較適合親子騎乘,因為沒有什麼車,比較安全。
這條路主要結合金山的兩大特色「海洋」和「獅頭山風景區」,各位可以自行選擇想要前往的景點和路線。

詹姆士和同事大約9點半從鐵馬驛站出發,今天的天氣不錯,所以大家的心情都很High。
一開始這個路口,要右轉往水尾漁港的方向前進,車友不要搞錯囉。

這是詹姆士在路邊看到的第一個自行車道指示牌,原來是長這個樣子。

下坡後繼續往前騎,就會看到舊金山總督溫泉的小花圃。雖然這不是詹姆士第一次來金山,但對這個地方卻沒有什麼印象。提醒車友,這裡左轉是往水尾漁港,右轉是往萬里的國聖海灘,所以待會要往右邊前進。


詹姆士導遊時間:「舊金山總督溫泉原名"新館",1939年9月竣工曾風光一時,台灣光復後,新館被列為海防要塞,溫泉水源亦被軍方堵死。後來軍方撤防,新館建築也開始荒廢,直到2000年整建,才又賦予新館溫泉新生命。內有設置露天溫泉、冷泉、總督浴池等…」叔叔是有練過的(其實在簡章手冊上就有寫…呵呵。)

參觀完舊金山總督溫泉後,詹姆士和同事繼續往小花蒲旁的萬金橋騎,沒多久就可以看到地上的自行車道路線標示,這就是金山自行車道真正的面目。雖然是在路的左側,但仍然是雙向道,去跟回都走這條。


往前騎一小段,在自行車道旁出現一個很特別的地方「瑪克的院子」,大門口有咖啡、簡餐、寵物…還有一個看不太懂的標誌,應該是農藝花卉之類的吧。詹姆士和同事決定進去參觀一下,充滿了歐式風情的主體建築,仔細看可以發現,屋頂上的煙囪只是個裝飾。聽老闆娘說,假日這個地方有很多車友來到這裡休息,也有遊客帶著寵物來這邊遊玩。這裡除了供應飲料和餐點外,還有販賣花卉和盆栽。如果有車友有興趣,不妨把這當作一個休息點,滿不錯的。


告別老闆娘後,詹姆士和同事沿著門口的自行車道繼續前進,沒多久就會抵達這個轉角,樹下擺滿了椅子,推斷這應該是村裡阿公阿嬤的聯誼場所。


在聖安宮,詹姆士發現一個體貼的設計,在這段自行車路線上,有些地上會標示「前有自行車道」字樣,提醒進入的車輛。


聖安宮旁有一座太子亭。詹姆士發現一旁的停車場有腳踏車架,特地給他試用了一下。


過了橋後,自行車道就分成了兩個方向。上圖是右轉往國聖海灘的自行車道。下圖是左轉往海灘的方向前進,可以看到自行車道的字樣上被一層沙子覆蓋著。我們決定先到海邊去看一下。


在沙地上牽車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大伙只能先把車鎖在入口處。從這個方向看過去可以看到燭台雙嶼佇立在遠方。因為詹姆士當天沒有看到任何救生員和救生設備,所以呼籲大家不要在此處游泳和戲水。


離開沙灘後,回到主路線上,沿途都會有自行車道的指示牌和景點介紹,很方便。


從入口進來一小段,就會連接到木棧道。在髮夾彎的頂端,就是生態濕地。


出發前詹姆士還在想,這個季節會有鳥嗎?呵呵,看來詹姆士想太多,雖然當天天氣很熱,但還是可以看到幾隻小白鷺。

離開木棧道前,會有類似減速標線的裝置,詹姆士建議車友減速從旁邊經過,即使是登山車也絕對會吃不消,這點千萬不要懷疑,因為詹姆士的同事已經成為其中一個苦主。


這個路口有車友反應水泥塊的擺設不是很妥當,空間太小。另外,如果是從國聖海灘的方向過來,會不知道該右轉還是直走,請車友注意。


沿著路騎就會抵達「頂寮漁村」。看到地上的水溝蓋,才知道已經到了萬里。這個路口的自行車道分為去跟回兩條,大伙推斷這樣的設計應該是用來分流車輛。詹姆士為了符合「自行車道剖析」的宗旨,將隊伍分成兩組,最後證明兩條道路還是會相交在一起。


路口去和回的方向,地上不知道是民眾還是熱心車友留下的標誌:「往核二廠出水口」。

這個地方就是兩條自行車道的交會口。


看到這棵大樹,已經離終點不遠。旁邊就是國聖海灘,當天有很多人在沙灘上玩風帆,還有一種結合拖曳傘和衝浪的運動,請問有網友知道這種運動叫什麼嗎?


國聖海灘旁的木棧道就是自行車道的最後一段,騎在這條木棧道可以遠眺野柳的海邊。只能用「水啦」表達詹姆士內心的激動。


連結木棧道和出入口的是一小段網友說的OFF ROAD小石子路線,詹姆士建議如果騎公路車或是小輪徑車種的車友,因為距離不長,可以選擇下車用牽的通過。


大伙終於抵達路線一的終點:核二廠對面的停車場。詹姆士建議如果車友有自備單車的話,也可以選擇這個停車場為出發點。自行車道的入口有點不明顯,但不會不好找。


在停車場旁有洗手間,如果以公共廁所來看,詹姆士認為裡面滿乾淨的。另外,台二線往金山方向不遠處也有一家便利商店,也可以當作其中一個休息站。
(休息完就沿著原路往回騎,往下一個景點水尾漁港前進。)

回到這裡大約只要10~20分鐘,從舊金山總督溫泉旁這條路往水尾漁港前進。


在舊金山總督溫泉的對面停車場,可以看到公共澡堂,分為男湯跟女湯。在男湯的角落發現停止開放使用的公告,不知道公告內容是不是真的,但我們去的當天確實沒有水。


男湯和女湯的格局差不多。雖然門口沒有管制上鎖,但千萬不要誤會,女湯的照片是詹姆士請女王幫忙拍的。


公共浴室的旁邊就是泡腳池。但也許是抽水馬達壞掉的影響,整個池子都是乾枯的。


公共浴室的旁邊就是泡腳池。但也許是抽水馬達壞掉的影響,整個池子都是乾枯的。


或許是個小漁港,詹姆士發現當天水尾漁港沒有什麼遊客,也沒有看到船隻在運作,大部分都是釣客,一旁可以看見已經荒廢的賴家別墅。

詹姆士跟同事先將單車停放在這,準備越過堤防前往神秘海岸。先提醒一下車友,這一段路線必須用步行的方式,若車友不方便離開愛車,可以自己選擇是否要規劃在行程裡面,如果同行的有長輩還是幼小的孩童,請注意自身的安全,量力而為。


堤防後的景象看起來就像一般的岩岸地形,但詹姆士發現地上卻有人工將岩石鑿成階梯的痕跡。


沿著路走就會看到一個海蝕洞,洞口有一個箭頭指著裡頭。這就是神祕海岸的入口:「一線天」。順便一提,詹姆士不知道蟑螂跟海蟑螂是不是屬於同類,只知道我家女王把它們視為遠房親戚,只能半哄半騙帶她進去。


費了一番口舌(不是指洞口路不好走,是把女王騙過去這件事情),穿過去後就是美麗的「神祕海岸」,雖然看不出路線,但聽說往前走就會連接到獅頭山風景區。如果車友沒有要繼續往前的話,可以選擇直接折返。


沿著岸邊走,一路上會發現人工開鑿的痕跡,這就是主要路線,也可以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岩石,


大約走了15分鐘就抵達神祕海岸的尾端,這裡可以看到往獅頭山風景區的步道。當然車友也可以選擇從金山遊客中心那頭進入獅頭山風景去再接到神祕海岸。


剛走上步道沒多久就被這一幕感動,燭台雙嶼平常都是遠遠看著它,而現在卻離它好近好近,用望遠鏡或是長鏡頭還可以發現燭台雙嶼的上面有許多鳥類棲息或是停留。

從這還可以看到網友說的神祕沙灘,目前是沒有對外開放,基於保護大自然的原則,詹姆士呼籲車友不要前往,也為了大家自身的安全著想。


金山曾經是軍事海防的重地,所以在獅頭山上隨時可以看見碉堡或是坑道等軍事設施。

穿過碉堡看到的燭台雙嶼,很特別吧。


大約又花了15分鐘,詹姆士和同事才抵達獅頭山的最高點「中正亭」,這裡可以清楚的看到燭台雙嶼和整片海洋,剛好可以在中正亭稍做休息,補充一下水份。

遠眺位於獅頭山另一頭的磺港漁村,旁邊可以看到充滿學生回憶的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和金山海水浴場。

跟著「公園出口」的指標繼續往前走,發現隱藏在山林間的軍事建築,猜想應該是當時士兵休息的地方。

獅頭山風景區還有一個景點就是:彌勒佛。只要跟著步道指標走,就可以在一座涼亭後發現這一尊超大的彌勒佛,實際在現場看,真的很大,建議車友一定要去看,不會花太多時間。

離開彌勒佛大約10分鐘,繼續沿著指標「公園出口」前進,就會走到獅頭山腳下步道的終點:金山遊客中心。


詹姆士到的時候金山遊客中心在整修,預計10月多會完工。服務的地點改在中心入口處的一間貨櫃屋裡,裡面可以拿到許多簡章介紹和特製的紀念戳章。


另外,詹姆士建議想牽車上山的車友,這裡是從金山遊客中心往前沿著公園路到底會看到的一個地點,如果有車友不想將車停在山腳下的話,可以從旁邊的柏油路進去,這條路會一直到一個旁邊有廁所的空地,可以將車停放在這裡,再用步行的方式前往中正亭和彌勒佛(大約步行5~10分鐘)。

光武坑道就從公園路旁的這條小徑進入。先提醒車友因為坑道內沒有照明設備,地上濕滑,如果跟詹姆士一樣規畫這條路線做為折返的話,請務必準備照明設備並且小心行走。


大伙抵達光武坑道的入口,詹姆士先在洞口探了一下,有股涼風吹了出來,再次聲明,是涼風不是陰風。準備好手電筒後準備進入啦!


坑道裡面果然非常黑暗,沒有手電筒就是一片漆黑,根本無法前進。詹姆士提醒車友,前進的時候要彼此互相提醒,像是階梯、濕滑、洞口低矮等,裡頭有叉路,但都是死路。所以不會有迷路的問題。


可以從照片看的出來地上相當濕滑,從金山遊客中心這頭進入大部分都是下坡,請車友注意。在隧道裡面還遇到蝙蝠。


終於抵達出口,水尾漁港的光武坑道出入口處,大伙大約花了10~20分鐘走完全程,距離不會太長,但因為行進緩慢,所以還是花了一點時間,雖然有點小危險,但是做為這段路線的Ending,還滿不錯的。


面向威靈宮的右邊巷子就是光武坑道的出入口。從坑道出來後,大約再步行5分鐘就可以回到水尾漁港囉。 這時候已經接近中午,大伙決定先去金山老街大吃大喝後,再繼續今天的單車之旅。
PART1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