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大尺寸照片,請按這裡
常騎滿月圓、熊空、大豹溪沿岸的車友可能會有一個遺憾,在「插角」附近,往「東眼山森林遊樂區」的告示牌明明已經立在那裡,卻被遮起來了。到底能不能從插角騎到東眼山呢?
往東眼山森林遊樂區的這條路是「北113」鄉道,現場的路標也標明往桃園縣的復興鄉,但是「復興」兩個字也被貼住了。
查看地圖,北113確實是條無尾路,無法直接騎到東眼山。據說,北113以前稱為「北桃113」,是台北縣與桃園縣的共同鄉道,原先的規劃確實是可以通到桃園縣的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後來不知何故只通車到七公里處,變成一條奇怪而不知用途的道路。
細看地圖,有一條細細的白色登山路徑可以連接到桃119(復興戰道)。查詢網路上的相關車友紀錄,確實有些車友扛車走這段山路越嶺到東眼山。
最近有從五寮騎到北113盡頭的車友提到,北113盡頭有怪手在施工,已將原來的登山路徑拓寬直通到東眼山了。看到這個訊息,我如獲甘霖,「肖想」這條路線已久,雖然路面泥濘,但總比扛車好,即刻啟程朝三峽直奔而去。
北114過了「大板根」後不久,右邊就是北113的起點。
標示牌上的北113總長是10公里,但實際通車只有7公里,難道還有延長的計畫嗎?
進入北113後就開始爬坡,一個接一個的髮夾彎,讓人懷疑北113是否是公路工程人員的髮夾彎練習場。
東眼山的山神很高興單車騎士來探望他,特別派了雲仙子與樹精靈合作一齣歡迎的舞碼。
北113是單車樂園,路幅寬,路面平整,又幾乎沒有機動車輛, 看,我一人獨享北113。
路旁發現一隻黑色單車手套,如果你剛好是遺失的車友,請與我聯絡。
應該很少人利用北113,路邊狹窄的護坡已被附近農家開墾成菜園。
水溝分段攔截成水槽,以便灌溉。
大約過了四公里處以後就沒有農家了,路旁的植物往中間侵奪。
在山神的邀請下,我往大山騎去。
背陽的路面長滿青苔,這種「青苔綠」對「好攝之徒」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但騎車經過時可要小心。
北113與桃119被稱為「復興戰道」,可能是作為戰爭時三峽、復興間的備用道路吧。看,這座戰士紀念碑說明了這是一條戰道,見證了台灣的一段歷史。
右邊遠處的山坡是插角一帶,我們是沿著這山谷一路上來的。
回望來時路
隨著海拔的上升,人為的影響力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大自然傑作讓人駐足。
一月19日,這裡的櫻花已經開了!
兩旁都淪陷了,原來的兩個車道,只剩下一個車道的寬度。應該快到通車終點了。
這個畫面經常出現在車友的紀錄中,往右有產業道路可以通到台7乙上的五寮。
上方就是通車終點
爬上連續的髮夾彎,往下望這髮夾彎已經是北113的經典畫面了。
這些砂石應該是準備鋪路的。
終點前也故意堆放了砂石,不讓四輪車輛進入。
怪手擋住路口,工程好像暫停了。
從怪手旁繞過往前騎,前面這段是水泥鋪面。
好景不常,進入泥土路面了。
看得出是近期才推挖出來的,路面都還未壓實。
看,這獨一無二的里程牌,官方沒有記錄的一條路線,傳說中的北桃113現身了。
往後大部分都是泥濘的路段
中間有幾處開闊的地方,展望極佳。
一路騎在爛泥中,開始研究起路面上的輪跡。除了工程車輛的車痕外,還可看到越野機車的輪印。
這是我的巧克力胎印
這應該是防刺胎的輪印,我原來也打算騎防刺胎來,全程130公里,越野路段不到十分之一,但不清楚北桃113新開通路段的情況,還是騎巧克力胎來比較保險。從現場的情況來看,防刺胎是沒有問題的。這輪跡還很新,應該是這幾天留下的。從胎紋判別,與我同向,剛剛撿到的那支單車手套說不定就是這位車友的。
大約騎了兩公里,到了出口,這裡有兩塊巨石擋住。
出來後接到一條產業道路。不知應該往左或往右?瀏覽GPS上的等高線地圖,左方幾公里內無道路,右方500公尺有林道,決定往右邊騎。
這地圖上沒有的產業道路還真有林道的味道。
我終於騎出來了,產業道路剛好接到桃119的起點,可以一路下到復興(往我拍照站的地方),往上走是東眼山林道,林道前段2.8公里,五星級的柏油路面,一直通到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入口。遊樂區內,後段的碎石路面林道才是我的目標。
急著告訴大家北113開通的訊息,先寫到這裡,下集「雪見東眼山 寒梅伴春櫻」再與大家分享東眼山及角板山的絕俗之美。
地圖、路線、軌跡及拍照地點
坡度分析圖
本文同步發表於 Eric的單車日記 http://bike.ericchen.info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