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期待了好久終於等到「騎向咱兜的巷仔口」活動出發成行的日子,七、八月份屏東肉腳團車隊活動滿檔計有400K、武嶺、日月潭二日遊、單車國道悠遊行、潮州成年禮、白河二鐵行、越騎夜美麗等,車友皆熱心參與,活動圓滿成功,為了不讓大家「騎於奔命」,「巷仔口」行程直到0822日才有出發成行的機會。
肇因東港首發團、高樹再發團、白河二鐵行都得到非常好的效果,更得到聯合報邀稿連載刊登,只有把活動辦理的成功,才不致讓車友失望。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受命以來為了讓騎程活動多彩多元,我用了很多心力在排行程、寫計畫、景點協調,每次活動圓滿完成,心中的壓力才得以舒解,活動後寫遊記、應記者之邀寫專稿讓我有成就感的,萬事起頭難,當活動成常態性後就順手多了,還是要感謝眾多車友熱情參與,才能成就此行,好,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0822「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快樂單車之旅。
0822一早天空露出一片晴空,我最害怕的「雨神」打擾彷佛不會發生,讓我吃下定心丸,但事與願違,之後我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活動集合地點仍是最方便的台糖量販店前,0730不到車友陸續報到!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廖大哥怕來不及,帶著早點一路趕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自從進入農曆「好兄弟月」後,肉腳團表定的夜騎進入「休整期」,這半個月來晚上都沒騎車,大明一路趕來與大家同騎。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melon一路從東港全單而來,上完武嶺後,再騎上這「騎向巷仔口」活動,簡直是小菜一碟。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美華姐也在百忙中來參加。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來自台南的熱情車友一尾魚、小乖與肉腳團於「瘋系列」賽程中相識,今日也相約參與。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melon與台南車友相見歡,一定要讓大家都了解路線及行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活動計有超過四十位車友報名,台糖量販店集合的車友點名完畢,出發前照例來張大合照!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騎程計畫人安排了最順暢行進路線,希望能成就今日圓滿的活動。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點名團體照相後出發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melon等在最後算計人數,總計今日共有超過五十位車友(含四加二)參與,創下「巷仔口」活動人數新高。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出發後直騎台糖廠區,用力騎一路領騎,車隊進入市區,長長車陣在屏東街頭引起側目。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路經民生、菸廠路口,原高雄區農改場遷移後遺留大片都市空地,文建會計畫在此建立國家級演藝廳。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車隊騎經屏商技再轉往麟洛單車道。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麟洛單車道全長3600公尺,很少人知道原屬台糖運糖五分車道上還保留有重要景點。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伯公亭的背後小黑房屋可是大有來頭,車友騎車經過位於麟洛單車道上的電話寮。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小小電話寮讓人幾乎忘了它的存在。電話寮位於麟洛新庄巷的西邊小土地公旁榕樹下,構建於1930年代。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屏東糖廠採收甘蔗製糖時期,載甘蔗小火車日夜行車,在重要路口設有電話寮作為交通管制聯絡之用,對鐵道安全及製糖產業有非常重要貢獻。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用力騎開始說起這段歷史.....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如今電話寮機電設備已走入歷史,只留下外觀,裡面都是伯公亭祭拜物品,讓人不勝唏噓。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阿志總是主動擔任交管,確保車友通過大馬路口安全。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沿著麟洛自行車道前進,當年是屏東糖廠載運甘蔗的小火車專屬鐵道,因為糖廠不製糖早已停駛了,五分車也從記憶中裊裊煙逝,現將癈棄的鐵路改建自行車道,真是明智的選擇。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今日參訪第二個景點是隘寮營區二次俘虜營。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隘寮營位於麟洛新田村,1942年日軍徵收改建為二戰俘虜營,入所俘虜大都是英國戰俘,不少盟軍俘虜不幸客死麟洛俘虜營,留下永遠的遺憾。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這裡仍是屬於陸軍營地。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玉樹總是高興的表演招牌動作,搏得滿堂彩。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營區位處麟洛新田村,本該由內埔分局管轄,卻由里港分局好茶分駐所駐守。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好茶村民原屬魯凱族,世居新好茶村特定區域,歷經多次颱風等重大災害,為恐土石流造成部落「滅村」,與政府協商「遷村」後,在八八風災重建專案的「契機」下,來到隘寮營區暫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雖然離老家百里之遙,原住民最有特色的豐年祭仍要按時舉辦。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政府提供的「遷村」計畫,好茶村總戶數是186戶,但目前申請核准通過的卻只有115戶,未通過申請的71戶族人,未來要繼續流浪或是被安置到何處?仍是政府該予以照顧。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此留下大合照.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離開隘寮營區,前往溼地公園。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信封夫妻倆放下工作,難得一起出門騎車,相信他們一定會有甜蜜畫面演出。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洪大哥賢伉儷在此合影。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溼地公園就交由學有專精的雷米頓解說導覽。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melon一路拿著肉腳團旗領隊,大家跟著他走,就像觀光團一樣。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溼地自然淨化工程所種植的挺水性水生植物包括香蒲、莎草、蘆葦及培地茅等的營養來源,以維繫水系生態多樣性理念,重新塑造自然的生態環境。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雷米頓專精生態工程擔任解說員,娓娓道出溼地對生態的重要性。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溼地公園共有三座生態池,到這裡遊玩千萬要小心,因為座生態池都很深。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有多深?怕大家沒慨念,就由經下去無數次的雷米頓比給你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透過生態池層層過瀘,去除污水中之氮、磷營養鹽,並營造溼地景觀與推展生態教育,讓發揮多元化功能。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飛刀總是居高臨下為大家捕捉最好鏡頭。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有解說當然就有討論,廖大哥總是能適時提問,讓解說人充滿成就感。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溼地公園備有鳥類觀賞平台,利用探視孔,在不驚擾鳥類環境下,讓賞鳥人士滿足賞鳥樂。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荷花是對生態、水質要求很高的水生植物,若是有污染就會整片枯黃,溼地公園有整池荷花池,賞蓮不用到白河,在此就能滿足賞蓮的樂趣。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民國九十五年完工的麟洛鄉人工濕地,面積約3.5公頃,每日可處理2,000立方公尺之污水。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下水道工程尚未普設的農業縣,興設人工濕地,藉由自然淨化系統淨化河川污染,減少氮、磷等有機物質,並利用場址其餘空間構築觀察點、景觀平台,營造溼地景觀及生態教育,不失一個折衷辦法。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縣麟洛鄉人工溼地,靠近南二高麟洛交流道附近單車國道旁,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對面,假日吸引很多遊客參訪。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melon覺得今天這溼地公園參訪太有深度了!獲益匪淺的表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黃老闆今天照例又提供了礦泉水、飲料,並騎上新座騎出門,好不威風。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沿著單車國道走,風景真的很美麗。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騎騎噸踏之中充滿樂趣,我們轉赴下一個景點。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六堆文化園區到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此補給,飲水、飲料一應俱全,大家都能在此享用。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目前園區內正展出「南方秋閑」,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今日我們安排了導覽解說,讓專業解說員為我們服務。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光說不練是假把戲,專業志工劉媽媽帶我們走向客家伯公亭。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剛開始大家都一楞,怎麼帶我們來看「墳墓」,現在是七月半也!
劉媽媽解說下,大家對客家守護神「伯公」有了更進一步了解,客家人將土地公視為土地的守護神,並賦予其「伯公」或「庄頭伯公」等名號。將祈求神祇庇佑土地的心理,展現在客家居民所關心的土地守護、有土斯有財、司法庇蔭乃至閒雜瑣事等各方面。
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福德正神姓張名福德,(還好不姓倪),三十六歲時,當上朝廷的總稅官,為官廉正,享年一零二歲。神奇的是,他死後三天後,容貌都沒有改變,有一貧窮人家用四塊大石圍成石屋奉祀牠,過了不久,居然由貧轉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資建廟並打造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拜牠。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人工濕地,佔地約6公頃,未來藉由溼地生態系統的導入客家生活文化,以吸引遊客,建構一個客家的水生植物園區。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此時天空然下起雨,面對驟然而下的雨勢,我好無言,上次雨中高樹行的印象在心底想起,只期望老天賞我們一個好天氣。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劉媽媽馬上轉進展覽館,訴說起客家六堆的故事。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作亂,客籍居民為求自保,共禦外犯,與較早來台之高屏地區客家庄共稱六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右堆為高樹、美濃、六龜、杉林、甲仙一部份、里港武洛、旗山手巾寮。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前堆為長治、麟洛、九如圳寮、屏東市田寮、鹽埔七份仔。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後堆內埔排列「後堆」之名,因此先人有「後堆」之名代稱內埔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先鋒堆,當年客家跨海移民,在東港溪萬巒一帶上岸,所以先鋒堆指的當然是萬巒鄉。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中堆,為現在竹田鄉一帶,當時是以多竹林、水田而命名,位於屏東平原的中樞地帶,是一個物產豐富、水利方便的地方,是六堆中得天獨厚之地。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melon總是適時引導,彌補劉媽媽先天上的缺憾。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當然有時也會出現哄堂發笑的對白,弄的劉媽媽臉上三條線!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主題館外大大的竹籠,這可不是養雞用,這是麟洛幼稚園讓小朋友玩滾堆遊戲的竹球,最後功成身退,園區反而成為最好展覽去處。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園區裡處處都有新楚標示的路標。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市歸來碾米廠有座百年碾米機,塵封多年,由客委會補助300萬,委請專家拆卸這組骨董碾米機並重新做防蟻處理,完工後將移至客家文化園區展示及操作,見證台灣農業發展過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碾米廠是五、六○年代屏東鄉下不可少的傳統店家,碾米機造價高,一般人都會把稻穀送到碾米廠,由店家把稻穀倒入小洞,開始作業。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歸來碾米廠原是屏東市歸來地區的一家老字號米廠,建於日治時期,曾經被評選為優良的碾米廠,在第三代掌門人後繼無人,13年前只好收起碾米廠,不過,在客委會收購下又重新展現生命力。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經由碾米機第一次去皮後,產出的「粗糠」就會被風力吹送到後方集中,「粗糠」可以用於助燃,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經過初步碾皮的稻穀,再經由去胚等過程,由轉輪決定「粗、細」。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能下鍋的稻米最後就從出口源源不斷而出,就完成所有碾米作業。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早期碾米廠獲利很大,不止論斤收工錢,還順便販售新米,所以如果家裡是開「碾米廠」就是當地大戶人家。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參觀完碾米廠,我們走出戶外,園區有五分田地,交由志工裁種,田園、水圳,景象非常完整。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圳溝上都有調整水量的水閥,專營「水利設施」洪大哥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小時候常採摘「恰查某」就是鬼針草,從前務農大多經濟貧平,大自然裡隨處都有健康環保的飲料來源,鬼針草便是其中一種清涼降火的青草茶,曬乾後熬煮出大桶的青草茶,這草茶清肝、利尿、解毒降火氣,有病治病,無病保身。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俗稱水蠟燭的圓錐形穗狀花序。每逢端午節客家人常採其葉與艾草插在門口,用以避邪。葉片可做草繩、草蓆、扇子,或灌上煤油,可以當作蠟燭使用。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九層塔,這是快炒店必具的食材,上述這三種植物在園區裡處處可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田園水圳護岸使用大理石板,這恐怕是少見高檔「田梗」。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梁屋菸樓,以前常帶朋友到六堆文化園區逛,但總是閒晃個二圈就離開,若沒有安排導覽我是不會知道園區裡還有那麼特別的碾米廠、客家菸樓。
門口有可愛的菸樓娃娃,大家總是喜歡與它合照。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劉媽媽說起客家菸草起源,從日據時代的昭和十三年起,屏東地區農民獲得日本總督府許可開始種植菸草。日本政府為了轉移客家農民對殖民地政權的挑戰,開始諸多利民政策下,如菸葉保證價格,強制收購,無息貸款、肥料補助等,使得菸農就像「公務農民」般受到保護,是穩賺不賠的農作。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菸樓最有看頭的地方就是傳統菸樓,傳統菸樓整座在此重生,沒有髒髒臭臭的感覺。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菸樓內部模擬晾菸葉,裡面充滿濃濃菸味,土厝角的設計更讓人思古幽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抬頭一望可以看到復古般的屋頂,還有成串連接的菸葉。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走訪難得一見的老菸樓,薰烤菸葉雖是傳統作法,在晴天可以打開屋頂,讓菸葉透氣,也加速薰烤時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菸樓內前廳,非常復古的設計,已消失在台灣街頭巷尾的菸酒零售雜貨店。
菸酒零售雜貨店不止零售菸酒,也兼賣民生用品,小朋友的零食。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還有傳統的彈珠台,老闆不在,大家都迫不及待試試手氣,豬豬說:「我中了二根香腸」!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菊珠也大展身手,快打不亦樂乎!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日本政府在收購菸葉後,就把最高級的菸葉裝箱,運回日本,只留下三級品在台灣發售,這真是殖民地的悲哀。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當台灣回歸國民政府時代,也沿用舊管理方式,烤菸葉及蓋菸樓都是要有許可証的,梁屋菸樓保留許可証,見証它曾經有過的繁華盛代。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飛刀拿起菸葉,品味最道地的台灣香味,直說有濃濃的雪茄味。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洪大哥經驗老道,想直接點火就地品味。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參觀菸樓後,我們大家都被另一股更香濃的糯米飯香所吸引....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劉媽媽說今天是因應「七月半」普渡拜拜,由園區志工帶領客家媽媽及家人一起製作客家傳統美食活動,我們運氣好恭逢其盛。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客家菜包先置入餡料,再加入事先拌勻的糯米粄,二者用力搓揉。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大家一起動手,就能製作出最具客家風味的客家菜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菜包完成後再用傳統蕉葉襯底,就能備便入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大家一起動手,在學習中體會製作客家美食的樂趣。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芋仔粄完成後開始以大火蒸熟,不到半小時,濃濃芋頭香就吸引了我們!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放冷後好吃客家芋仔粄上桌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屋角的舊大同電扇賣力吹送著,香氣四散,我們就是被香氣吸引而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擲筊造型的芋仔粄是因應中元普渡而製作,在還沒有拜拜前是不能偷吃的!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好客的鄉親還是請我一起品嚐美食,我準備大口吃下芋仔粄....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離開美食製作場地天空的雨勢加大了!遠眺園區,在雨中特別有濛濛之美。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大家走過竹林,這裡很有電影「臥虎藏龍」竹林飛天決鬥的感覺。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竹林深處劉媽媽特別幫我們安排了客家傳統二胡演奏,這位六十歲的阿伯為我們表演客家小調、日本歌謠,在二胡悠揚聲中結束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在雨中參觀的過程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雨中melon與我先有了腹案,再與大家一起商量,畢竟大家都出門騎車了,天候是必然的變數,肉腳團車友總是能在討論後想出大家都能接受的作法。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結論就是穿上雨衣上路,真的對不起大家,選了一個會下雨的天氣出門騎車,害大家淋雨。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我們省略了內埔酒廠參觀,直接轉往內埔青島啤酒廠。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青島啤酒廠設有「鐵馬驛站」幫單車客保管愛車。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如果愛車沒有停車架,也準備了停車桿,當然打氣、加水一應俱全。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車還沒停好,遠遠就聞到啤酒香腸的迷人氣味。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來到試飲區,不管從那來?消費多少?都能領一杯清涼有勁的啤酒。
小乖與一尾魚立即開懷暢飲!
在大台南地區可是沒有這種「好康」!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melon大常說:「大家都是很NICE的車友,不管相識程度多少,來吧,一起乾杯吧....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啤酒採無限量供應,喝到你滿意為止,在啤酒廠就是啤酒多,大家用力喝吧!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雷米頓啤酒搭配屏東特產「黑毛豬香腸加大蒜」就是最佳組合。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此同時,melon忙著請青啤餐廳把我們預訂的啤酒風味餐上桌,真的大家都餓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大家上桌後,快樂出遊的心情毫不受大雨所影響,看到大家淋雨也快樂的表情我就無怨無悔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好菜上桌啦!
先來道青啤招牌,青啤大雙拼(青啤香腸、啤酒養生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用有德國風味啤酒熬煮出來的「青啤豬腳」,風味奇佳!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有滿滿吻仔魚、鮮蝦的「宋嫂魚羹」。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去寒補身用的「藥膳啤酒蝦」。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吃飽用的櫻花蝦啤酒炒飯。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席間melon逐桌致意,感謝大家的熱情相挺,讓活動順利舉辦。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再來乙道「梅林脆皮雞腿」。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山藥燉雞件」,這個補什麼?男人最清楚!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酒香炒野蓮」,野蓮富纖維素,對常騎車的車友是必須補充的養份。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酒釀蒸鮮魚」,用的可是高檔台灣鯛,搭配酸菜真是絕配!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悶煮五分鐘起鍋,香氣四逸,我再拍下去就吃不到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我們總不喜歡被稱為「吃吃喝喝團」,但面對滿桌好料及喝不完的啤酒,要怎麼說就隨意吧!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最後就是「季節鮮果」,這就隨意吧,因為我再也吃不下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等一下酒廠安排有導覽行程,休息時間melon開始說起「武嶺3275單車遠征故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我到處走走,青啤超大挑高建築設計及大酒瓶讓人雙眼一亮。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青啤也是知名球賽贊助商之一。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午休時間菊珠姐總是貼心幫智民大哥「服務」,羨煞在場所有男車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時間一到,開始參觀導覽。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多媒體簡報室,在強力冷氣吹送下,大家可別發出鼾聲!
我耐心看完影片,覺得小小內埔鄉真是得天獨厚,好山好水的鄉土特色,吸引二家台灣最資深(台啤)及最具發展力酒廠(青啤)在此生產。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觀光酒廠設計在於遊客可以近距離,參觀酒品生產過程,從原料區、糖化區、發酵區、瓶裝區、品管區都可以讓遊客參觀,是寓教於樂的行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啤酒的原料為大麥、水、啤酒花。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跟著路線走,處處有驚喜。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這可是青啤原料,大麥都是「過鹹水」從澳州坐船來的!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濃縮精製過後的啤酒花,倒有點像「狗飼料」!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廠區高掛安全信條,讓員工時時注意,小心作業安全。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隨著路線走,就能發現啤酒的歷史。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相傳啤酒的歷史古埃及人,從金字塔壁畫中就發現有啤酒釀製的製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時至今日啤酒商發展出各種口味的啤酒,但喝酒還是要注意,過量是有害身體健康的!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跟著參觀動線直走...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啤酒不同於一般老酒,首重新鮮潔淨,現代化高速無菌充填機一分鐘可以充裝600瓶。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約與國造65步槍學理射速約600發一樣,可以想像啤酒裝瓶的速度等同於步槍上膛發射的速度。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好學必問的廖大哥總是能提出最好的問題,再從討論中得到解答。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參觀至此結束,酒廠還不忘請大家離去時再暢飲啤酒。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看著melon夫妻倆一起出遊,互相牽持的場景,想起昨天與女王吵架,一樣是夫妻,為什麼差那麼多?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離去前大家再去參觀青啤展出的西安兵馬埇。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合影留照是一定要的!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當然也可以發揮創意一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大家都說我跟「它」長的有點像,真的嗎?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成群的兵馬埇堆真的很壯觀,我雖沒有機會到西安去參觀,但在這裡一樣可以滿足好奇的心。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美華姐,你就不要寵壞了melon大,因為我會忌妒的!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我一直不太懂「鶼鰈情深」這句成語,看到這一幕,我都懂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離去前還是要來個大合影見証我們吃、喝都很大的一天!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酒廠附有游泳池,來此參訪遊客不止能大口喝啤酒也能享受清涼一夏的滋味。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出發前天空放晴,真的讓大家好雀躍,因為不用淋雨了!
我們行程公開,內埔分局請我們配合拍攝活動紀錄,公益性活動我們向來是樂於參加的!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台灣青啤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第一座民營年產量可達10萬噸的大型觀光啤酒廠,從外觀來看氣派非凡,參觀遊客不斷,也謝謝青啤今日的招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行過內埔小鎮,因為大雨之故,我們變更路線,先行騎訪萬巒鄉萬金村、五溝水劉氏宗祠,出發吧!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路旁像小玉西瓜大大的芒果,只要100元,真的好便宜。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騎過東港溪就進入萬巒鄉境。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路經成德村。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成德村為萬巒鄉最北邊的村落,當時移民開闢,在農暇時在附近搭建起一個個草寮,成為新村落,又名「寮腳」(台語發言),後改名為成德村。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突然,小乖的愛車破胎,大家於是下來等他,「肉腳團緊急修補中心」開工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趁著補胎的空檔,還是來研究飛刀的愛車霸王號。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整台都是黑鐵製的霸王號重達36KG的「武車」。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霸王號龍頭上有它的廠牌,在五十年前這可是單車大廠。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霸王號當然有車牌,這張小小黃色車牌,飛刀說了快五百元在網拍中得到!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陽光出來了,補胎中心還在如火如荼趕工中!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檳榔在萬巒是綠金,收割完後立即送到「行口」,馬上換得現金,是村民重要經濟來源。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成德村一千多人小村子,民風純樸,麵店老闆衣著讓人十分驚豔,來此吃麵,秀色可餐。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小乖補完內胎後騎行無礙,肉腳團維修功力又再一次得到明証。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沿著路標走,就能著名萬金綠色長廊、萬金聖母聖殿。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出發後騎抵萬金營區外著名綠色長廊。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路經萬金營區黃桉樹道,長長黃按樹還依舊挺立,我的老家就在這裡,轉個彎就可以回家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不過我今天帶著一大票人,可不能說走就走,萬金營區的道路兩旁,種滿檸檬桉與桃花心木,樹木高聳參天,枝葉翠綠形成美綠的「綠色長廊」。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成群黃牛在路旁吃草,有人說直騎轉彎進入沿山公路就能「上北大武」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萬金村信奉天主教約為80%的人口數,是特別的天主教村落,但萬金頂頭(台語發音),有三皇宮主祀神農大帝,與天主教一樣保佑萬民。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騎抵萬金聖母聖殿。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菊珠姐先來一張獨照。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團體合照是一定要的!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萬金村開教於西元1861年,是台灣現存最古老聖殿,由西班牙籍郭德剛神父從高雄前金步行到萬金傳教。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教堂歷久悠久的神轎,萬金教堂之所以有別於一般教堂就是在傳教時能溶入台灣人民生活,每年十二月第二個星期天會舉辨「主保贍典及禮拜日」並於完成禮拜後由教徒將聖母像置於神轎上巡迴萬金村,以彰顯聖母化育四方護國保民之神威。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聖殿內部莊嚴神聖,聖母像後方有四大片彩繪玻璃。
教堂聖殿內部是最神聖的地方,一定要保持靜肅哦。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1984年7月20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敕封萬金教堂為「聖母聖殿」,地位僅次於梵諦岡羅馬教廷的大教堂,在東亞華人教區中,被羅馬天主教廷冊封為「聖母聖殿」,也只有萬金教堂和中國上海佘山教堂。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教堂內部左側有簡單教堂歷史文物展示區,裡面有不少當年傳教的照片及祭典神器。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巧遇阿欣,阿欣也是公路車愛好者,平時在聖殿表演扯鈴。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聖殿就在村子中央,白色代表天主教聖潔的聖殿外觀讓人驚豔,聖殿外觀為正面雙塔式,具西班牙風格城堡造型,設計極簡幾個窗戶加上大門就讓人覺得它的不凡。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可愛的小朋友在聖殿玩著,在我小時候可不能在教堂玩,因為神父很兇,會拉我耳朵,現在小朋友真幸福。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單車騎過南台灣許多地方,沒有一個地方像屏東萬巒鄉萬金村讓我有很熟悉的感覺,我跟這個小村子有著血濃於水的關系,向車友介紹這座落於大武山腳下的人口三千多人的村子讓我很有成就感!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騎累了,旁邊也有咖啡店,讓車友休息喝飲料。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就要離開萬金了,我連家裡一眼都沒看到!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萬金壁畫街,最足以見証這素以天主教堂聞名於海內外的「恩典之村」。
除了原有大壁畫,今年又增加了「本土味」十足的牛車版壁畫。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沿著產業道路直騎,我們離開了萬金村。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劉氏宗祠創建於清同治9年,地點是在萬巒鄉五溝水廣場西側,是全台規模最大的宗祠。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穿過劉氏宗祠大門,裡面就是最美的宗祠。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從古牆看過去,饒富古趣。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簡單解說後取景照相都是必要的,我們還有幾個景點,於是簡單參觀後就離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來到內埔老街源順行,準備品嚐著名酒釀湯圓。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源順是百年老店,從清朝時期開始,先祖即從事釀酒(米酒釀製)之製作,為了發揚延續祖傳事業,以酒釀、紅糟為主。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特別將製酒技術加以改良,並延續傳統風味,陸續開發新的美食創作,首推酒釀紅豆湯圓為特色美食。
各位車友,今天就讓號子雯為大家服務,因為她今天騎最少,多做事就對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號子雯果然是常做家事的「宅女」,先裝料!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再裝湯,將來誰娶到妳就是幸福啦!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大家統統都有,只要大家吃的快樂,用力騎就很高興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信封、豬豬總是恩愛的相互餵食。
店裡的酒釀紅豆湯圓以三種食材混搭,在濃醇酒香中透出一點酸甜,這也是甜蜜的負擔。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豬豬的胃口極佳,滿滿一碗,快速見底。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吃完酒釀湯圓,豬豬、菊珠自告奮勇幫大家洗碗。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品嚐完老街最有特色的酒釀湯圓後,與店家老闆合照後離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雖然夕陽很大,每一位車友還是快樂騎車,我們還要趕赴下一攤,沒有照計畫騎完(吃完)所有行程不能回家的!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老闆開心在店門口送客,歡迎我們再來!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內埔老街由此出發...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我帶領大家繞行陽濟院老街,沿著內埔老街開始參觀。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元興鐵店位在內埔鄉東成路,過去是內埔鄉最繁華的街道之一,鐵店裡菜刀、鐮刀、番刀及鋤頭等農具什麼都打,是內埔鄉碩果僅存的百年打鐵店,更是祖傳三代傳統打鐵店。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客家向來以藍色為代表色,青花巷裡到處都有彩繪,別有風情...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騎經耕讀樓,代表客家人重視晴耕雨讀的精神。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守護大內埔地區治安的內埔分局。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內埔鄉當年也有戲院,清河大戲院,當年我在這裡看過「秋蓮」、「英烈千秋」、「汪洋中一條船」等名片。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騎進內埔老街,處處都有驚奇。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內埔鄉第一棟傳統樓房,主要建材為紅磚紅瓦約有八十多年歷史,因大門面向大武山而取名「東望樓」。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內埔米廠,裡面已是全自動設備,設備隆隆作響。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賴媽媽豆花店,是今天最後「吃的」景點。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點完餐點後,老闆開始準備美食。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店裡的招牌是花生豆花,花生豆花為什麼是紫色的呢!花生豬腳湯也是淡紫色的呢?因為花生的膜含有豐富的植物性鐵,遇到高溫就變紫色了,這是完全天然的顏色。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小銘、阿志點的是原味豆花。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小乖對我們這騎很大也吃很大的車隊留下深刻印象。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在大家起哄下鍾大哥也動手餵食鍾大嫂。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鍾大嫂一幅哭笑不得的表情,其實她該是很高興的。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號子雯在達成目地後樂的大叫:「幸福成功」!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李大哥一家人也跟著我們快樂的吃吃騎騎了一天。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臨走前老闆逐一請大家吃糖,melon代表接受,等一下他們還要全單回東港。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騎行了一整天,從清晨初陽到下大雨,還有午後豔陽,今天天氣真是變化萬千,集合出發,我們準備騎上回程,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觀音廟位於六堆天后宮與昌黎祠中間,三者連結合為同一廟體全台罕見,充分表現客家鄉親包容胸及對傳統宗教文化共存共尊的精神。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客家人最重視教育,晴耕雨讀的精神世代傳承,除了自已要用功外昌黎祠也是學子心中無形支持力量。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廟裡兩旁掛滿各種考試准考證影印本,雖然考是司法特考五等錄事,但人人都想金榜題名,不想名落孫山。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縣內埔鄉因早年此地為茂密的森林,來開墾的先民首先在森林中間開闢出一片旱田,客家話稱為「埔」,又因在森林裡,故稱為「內埔」。
清康熙年間為區別閩、粵籍移民及北大武山原住民生活地界,在此設立「漢番界碑」,過了這界碑就屬原住民生活地區,漢人不得進入,否則後果自負。時至今日後代都通婚變成一家,再看這石碑更具歷史意含。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六堆天后宮(媽祖廟)位於屏東縣內埔鄉,建於清嘉慶八年,是六堆客家最古老的媽祖廟,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媽祖廟裡香煙撩繞,不僅為六堆人士信奉媽祖之所,文化、藝術、建築方面頗具歷史價值。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大家都累了,在廟前休息,準備返回屏東市區。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收拾愉快心情返家,計畫下一個最好的約騎路程,讓我們的行程沒有終點。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感謝一路跟在我們後方保護安全的補給機車,不僅補給還帶給我們安全。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今日在旭日東出中出門,最後在夕陽餘暉中返家,結束這美好內埔、萬巒故鄉踩風行。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屏東肉腳日夜騎團又再一次完成「騎向咱兜的巷仔口」活動,感謝各位車友熱心參與及一路上的配合,雖然有點雨,我們仍在堅持中完成一日遊行程,「巷仔口」活動已是常態性約騎,下一回計畫騎向萬丹、新園、潮州一線,歡迎車友熱情響應,這面小旗子代表的是榮譽,也是我們向心力的展現。
屏東肉腳團「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內埔、萬巒單車采風之旅

從開始騎車以來,隨著騎行距離越來越遠,海拔越爬越高,回頭看...咱兜的巷仔口,你了解嗎?
屏東肉腳團舉辦的在地活動不只可以認識騎乘路線,由肉腳團成員體驗在地文化,籍由單車騎向屏東各鄉鎮,每個小村落,重新認識人文地理,親近市井生活中的平凡小故事變成精彩多元,期待你的參與。

全文完...........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搶頭香~!

寫的太好了!真是充實的一天~感謝大家的參與~!
期待下回歐~
被飛刀搶走沙發了...不過第2也不錯^^
真是又一篇豐富又精采的遊記, 感謝 用力騎 的用心安排,

這是 「騎向咱兜係仔口計畫」的第三集,

後續會在繼續推出,更深入的騎向屏東各鄉鎮,

你家的巷仔口,若有精采人文典故,也歡迎告知我們,

讓大家認識恁兜的巷仔口,更認識自己的台灣在地生活與在地文化。
call me "Melon",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melon-red
飛刀 wrote:
搶頭香~!寫的太好了...(恕刪)

++++++++++++++++++++++++++++++++++
飛刀你好:
有用了幾張你的照片哦,謝謝提供,我們下回去新園好不好?
有了你的帶路,我想,一定很精彩!

頭香,加分!
信封 wrote:
被飛刀搶走沙發了.....(恕刪)

+++++++++++++++++++++++++++++++++++
信封你好:
有了你及夫人參與,路上笑聲不斷!
使用了幾張你的照片哦,謝謝提供,我們下回再去萬丹好不好?
有了你的帶路,我想,一定很精彩!

謝謝回文!加分
用力騎 wrote:
++++++++++...(恕刪)

我一直以為你寫錯了~!新園萬丹第一次巷子口活動不是去過了嗎???
melonrh wrote:
真是又一篇豐富又精采...(恕刪)

+++++++++++++++++++++++++++
melon大你好:
受命以來,一直擔心表現不好,還好有你的參與,有了你的支持,大家參與更踴躍了!
豐富又精采的遊記,如果沒有大家那麼好的演員,就讓我一個人寫也寫不出什麼名堂的!
加入這個團體,我總覺得受照顧的多,像常常吃蛋糕都沒有繳錢...
我就覺得很好不意思,有機會讓我表現一下,剛好而已!

「騎向咱兜係仔口計畫」的第三集,這是我寫過最長的遊記,我很認真在寫,希望大家看了滿意,我記錄下來的旅遊過程,會讓大家回憶無窮!

後續我們還要再騎向屏東各鄉鎮,如果有車友願意主動提供素材,那就是最好的計畫,不然我一個人想破腦袋也沒有用的!


飛刀 wrote:
我一直以為你寫錯了~...(恕刪)

++++++++++++++++++++++++
飛刀兄:
萬丹有36個庄頭也!我們這樣叫騎過哦......
還有新園,你總不會以為吃個油條就算騎過了吧?
用力騎 wrote:
++++++++++...(恕刪)

上次有騎過我們新園的十二犛頭鏢;水往上流;萬新吊橋;新園五房段堤防;陳一郎故居,剩下的景點還有一些~
大約有~
1.赤山巖
2.泥火山遺址
3.生態池
4.新園媽祖廟新惠宮
5.烏龍百年古井
6.去烏龍當然要參訪的"烏龍派出所"現已改名"興龍"
7.參觀汞污泥放置點(應該沒人想去吧)

其他地點我再想想..........

我覺得跟肉腳團騎車安排"吃"的應該比安排"騎"的還難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