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 啟動身體自癒能力(~101/05/04更新~養生減肥法,免費預約體驗!)


加藤老鵰 wrote:
有些朋友告訴我,水果...(恕刪)



我也搞不懂
只是不見得不對
就是有人沒搞懂就想教人
會出問題的

honorth wrote:
我也搞不懂
只是不見得不對
就是有人沒搞懂就想教人
會出問題的


其實也還好,就算對此深信不疑,反正只是多吃少吃的差別,不會吃出甚麼大問題啦.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加藤老鵰 wrote:
其實也還好,就算對此深信不疑,反正只是多吃少吃的差別,不會吃出甚麼大問題啦.


因為人的想法百百種
我看過有人對這種深信不疑
連生病都還想以此自癒
這豈是我等可以控制的
所以我才會反應如此激烈
就怕有人也是如此
那豈是你我等樂見之事

honorth wrote:
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說了...(恕刪)


您好~

感謝您在本版熱烈提問與發言,

版主大概看了看,稍微回覆您一下,希望您會得到滿意的解答,

首先您針對生病這個提問,認為""生病跟自癒""沒有關連,

那版主稍微請問,您看醫師,不論中西醫,是否都告訴您

用藥後請多休息,多補充體力、多喝水。

那藥物只是輔佐身體去補充體力而已,例如版主曾得腸病毒,一開始就是看西醫,

西醫開的就是消炎藥與維他命,其他就是交代我多休息,

那不是讓身體等待恢復體力去殺病毒是什麼?

那讓身體恢復體力去對抗病菌,那這不是身體自癒屬於什麼?

您說"皮蛇"這個病症吧,版主說過,我不是醫生不涉及醫療性行為,

所以版主也絕對不會告訴您,得了某病可以不要看醫師,在家等它好,

版主的重點是在防範於未然,以養生提升自己體質的能力,

萬一發生感冒等問題,體質強健者,自然可以從體內殺菌、修補。

這不也等於是自癒嗎?


再者版主也非反對科學的人,也未曾否定西醫所有貢獻,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大大認為版主的養生推廣不好,那大大可以自行斟酌離去,
版主也非強迫您閱覽,只是提供一個分享而已。



在此閱覽完各位大大的留言,有些對於本文章的觀念一、二都不太能理解或者是在未理解的情況下,
便對版主的言論提出質疑甚至言詞激進者,已有稍微攻擊的意味,
實屬版主所不樂見,並且有些大大對於其他大大的觀念與自身的想法也提出很強烈的攻擊,
這也是版主所不樂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養生理念,並且互相交流並非壞事,
硬要爭個誰對,那不是養生的本質,本來站在中醫就有中醫的觀念,與西醫不和,
在西醫就有西醫的看法,與中醫不和,這是自然的,但是希望大家在交流中成長,
而非執戈起矛互相攻幹,這會讓後來者如何想。

版主也非中醫理派、也非西醫、所以不會有什麼哪一個派就用哪個派來說
這種事情,版主強調,這些養生知識跟觀念,全屬版主自身經歷與經驗以及相關
理論的中醫書籍所學而來分享,
當中經過多年版主親身的實驗,也與版主周遭身邊的人嘗試過,
結果都獲得良好的結果今天才來分享給各位,
如要說理論有,但是信不信、聽不聽在於各位大大,重點在於聽完之後,
各位大大願不願意改變生活模式嘗試看看,說得再好的事情
,他也有被攻擊的縫。

感謝各位的支持與提問,
版主會在假日空檔,多放幾篇關於運動觀念上的分享給予各位參考的。
我說過板主很用心
我只是想說一個觀念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或許你有你的經驗與體悟
然不宜過度延伸
譬如引用豆漿新聞一事
您說不要信冰冷冷的機器
企圖以自身經驗推翻他人有廣大樣本之研究
這說不反科學似乎說不過去
牛奶會致癌
那要有引用之處啊
說喝豆漿產生子宮肌瘤的人是虛寒體質
請問如何驗證
或許你是對的
但沒證明之前
這一再的反科學之言論
個人不能茍同

自癒對身體是極為重要的
但不能拿來跟醫學相比較
你的言論之中真的都沒有這一丁點比較之意

你有你的用心
你的經驗
但不要被過度的延伸解釋抹煞了自己的用心
回到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共勉之

還有網路既是公開平台就應受公評
我那句話那個詞說錯了
也希望大家指正
我會認錯會改正
這就是很好的交流不是嗎
真不知我那裡有攻擊之意了
關於此篇之言論為個人誤解sea-learn大大的意思
在此向sea-learn大大致歉
也向每個有看過的人致歉
希望大家原諒我一時之誤解
以後我會更加小心解讀的
抱歉造成大家之不便

honorth wrote:
真搞不懂
板主不是說涼的嗎
怎麼這回又是熱的

我認為中西醫都有其根據與存在的價值
不要讓像我這種不懂的人把他們搞到沒價值
每個人應該講自己知道的
理性討論
不要引用錯誤
前後邏輯矛盾
讓我這種不懂的人去否定原本有價值的東西

加藤老鵰 wrote:
有些朋友告訴我,水果...(恕刪)


據我個人所知,是這樣子,有些食物加熱後,屬性會改變沒錯

前面討論的食物屬性,都是以常溫和本質來說;

舉例:在常溫下,綠茶是涼性,但經過發酵的紅茶,則屬於溫性。


在黃帝內經的素問·至真要大論裡提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就說明了兩者的關係。
------------------------------------

像穴道按摩,也是屬於自癒的一種,只是是自己去把開關打開,讓身體自癒功能啟動。

另外,我覺得版主比較像自然醫學...

自然醫學的範圍很廣,就看個人用什麼角度去看!
Krayt wrote:
101/03/27

『第二觀念』:

藥物不治病!
現代人很多人的想法認為,頭痛吃了頭痛藥,是因為藥可以治療頭痛,
所以吃完藥之後頭不痛了,所以得到頭痛藥可以治好頭痛這個結論,
但是在版主的觀念看來,其實所有的藥物都不是對疾病進行治療,
而是當我們吃了這個藥物之後,這個藥物改變了我們的體質,
體質改變之後再由體質去修補這個受損的地方,當修補完成之後
疾病自然就改善了。
所以也就可以說是你吃了這個東西之後,
這個東西改變了體質,(啟動身體的自癒機制)
當自癒機制啟動之後,修補了局部受損的地方,受損的地方修復了所以改善了不舒服的症狀,
那有人說感冒頭痛是有病毒阿!
沒錯我要說,當人感冒染病時,體質一定是處於虛弱的,
也就是自癒能力非常的滯緩,所以我們必須要透過多休息、多吃溫熱的東西,
讓身體得到營養與能量進而慢慢恢復身體地自癒機制,自癒機制恢復後,
再由身體的自癒機制去修補身體受損的地方,或者是將病毒殺死。

舉例來說,今天我們可能頭痛欲裂,但是經過按摩之後,頭疼的症狀改善消失了,
那按摩的東西可能是手、按摩器具,那是否能說是手或按摩器具治好了頭痛,
我想應該不是吧,手或按摩器具只是一個工具,重點是在於透過按摩之後,
改善了體質,進而體質去修復了頭疼。

所以版主這邊要表達的重點是,現代很多人因為依賴藥物,而拼命的胡亂吞藥,
認為頭痛就吃頭痛藥,喉嚨痛就吃消炎藥、腰痛就吃肌肉放鬆的藥,
進而忽略的吃了藥之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病症消除了,

吃葯不能治療某種病,只能改變體質,而非治療某種病,吃對葯有幫助改善體質,
讓身體有足夠的能量抵禦外敵;
如果能夠理清這個觀念,那就可以了解,為什麼版主說不願意把身體託付給藥物,
不願意把健康推託給醫生,身體是自己的,使用是自己的,自己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才是最正確的態度。

-----------------------------------------------------------------------------...(恕刪)


這個說法與論點有點爭議或問題,
西藥一大堆, 各藥品各有其作用機制
有些類別的藥品或許是類似版主所說的這樣, 但許多藥品卻完全不是如此.
例如.抗生素.避孕藥(動情激素/黃體素類),壯陽藥(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類)等

小小建議或能讓版主思考修正內容讓論述能更完整嚴謹.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現代人受庇蔭於,前人的各項醫學發現。
各種疫苗,盤尼西林,抗生素,抗組織胺,近代中醫進步...種種醫學成就。

天花,霍亂,烏腳病,牙周病,病毒感冒,壞血病,傷寒....
這些以往可以取人性命的病灶,在有系統的科學照護下。

然而,現代人似乎開始以為,這一切是如此的理所當然。

甚至反過來,開始覺得人定或許能勝天。
自體的健康,可以完全由自體掌握。

人身脆弱。

你以為,你超強的自癒能力,能克服一切病痛。
其實不過是建立在,被你遺忘的,默默的醫療基礎,而你尚未遇上更大的麻煩時

生,老,病,死。
無論再健康的軀體,沒有人可以擺脫老,病,死。

這一連串的過程....
即便你再怎麼養生...身體再怎麼會自癒....

在座的每個人,你們還是都會老,病,死....

人吃冰,喝冷,對身體不見得是好事,這點或許可以成立。
但是不是,需要做到完全避免,生冷性寒的食物?

如何證明,完全杜絕冷食,才能啟動身體自癒能力?
這兩件事真的有其關連性嗎?

難道吃冷食,晚上睡覺時,肝臟細胞就不會修復了嗎??

人體有自癒能力,這絕對是無庸置疑的。
每一天,每一刻,我們身體一直在新陳代謝,汰換老舊細胞,修補。
即便人類的自癒能力,不如海星,蚯蚓這類低等動物。但仍然具備這樣的能力。

不管你生活習慣如何,飲食習慣如何。

這細胞汰換修補的過程,是不會終止的。
除非這個人身體機能,出現了極大問題。

如果自癒能力,還要等你想到才開啟,人恐怕早就死了....

再者,一味聽從身體需求,到底是不是一定是對的?

人體有強烈進食,儲存能量的本能。
難道你要因此,讓它盡量的儲存能量?

人體不喜歡疲勞,酸痛。
難道你要因此,從此不做任何運動?

人體不喜歡髒,病源。
難道你要因此待在無菌環境,讓身體沒有任何抵抗力?

人體不喜歡寒冷,炎熱。
難道你要因此待在恆溫室內,這樣子身體真的會比較健康嗎?

同樣的,即便人是恆溫動物。
遇到溫度改變,有他精密的溫控機制,可以去處理。

一味的完全避免冷食。

到底是讓身體,完全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還是讓身體,失去面對各種狀況應變,而讓機能發生退化?

一個完全不出門,整天待在無菌房間的孩子。
真的會比那些,偶爾會去泥地打滾的孩子,長的更好更健康?

人體雖然脆弱,但真有那麼脆弱嗎?



說理清晰、博學多聞!
每次看您的文章,都有東西可以學習!
太感謝了!

lls613 wrote:
據我個人所知,是這樣子,有些食物加熱後,屬性會改變沒錯

前面討論的食物屬性,都是以常溫和本質來說;

舉例:在常溫下,綠茶是涼性,但經過發酵的紅茶,則屬於溫性。


一般來說水果多屬涼性沒錯
但經過加工可以改變其屬性
譬如葡萄與葡萄乾
一般來說製成乾就屬溫熱的食物
或許跟所含的水份有關吧
也就是說單位重量內的熱量高就會屬溫熱
所以熱量高的通常會被歸到熱甚至燥
譬如榴槤就屬燥
這是個人想法
供參考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