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會又在亂發言了--回診看報告不是被剝兩層皮

現在的問題在於健保在做兩面人.
因為有一些大洞打死不能補,
所以就拿這些小洞, 透過醫改會放話,
藉以取得輿論壓力,
然後就順理成章地減少支出.

你說一個療程, okay.
但是請不要什麼疾病, 只給付一個療程的一次治療,
然後另一方面叫民眾說我給付的是一個完整的療程.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id2437 wrote:
吃過東西有影響的只有膽固醇, 三酸甘油酯, 以及血糖,其它沒有影響....(恕刪)


只要是利用吸光度檢驗的儀器都會受到血脂的影響,因為血脂中的乳麋微粒會散射光線,造成透光度降低。
如果檢體是經過稀釋操作,可以減少干擾,但是不代表沒有影響。

剛好遇到中午吃滷肉飯,下午看診抽血,一但離心之後看到一層白色乳狀液體,檢驗結果不準是誰的責任?

=====新增資料=====
讓病人餓肚子檢查是不得已的,為了得到正確的結果,需要忍耐一下。
因為嚴重的乳麋檢體,有些儀器根本連報告都不會出來,檢驗人員還得去要病患的電話號碼聯絡病患來重抽檢體。

http://www.labmed.org.tw/publish02_1.ASP?mno=183
實驗室在執行臨床生化檢驗檢查時,因為病人高脂血症或採檢前未空腹十二小時以上,容易遇到乳糜樣的白色血清或血漿。一般臨床生化檢驗的測定原理,主要是利用光電比色法(Spectrophotometry),當血清中含有高濃度乳糜微粒,光線在穿透檢體時,會受到阻礙,進而影響檢測結果。其次是利用離子選擇電極法(Ion-selective electrode),由於高脂血檢體會造成實際血清體積上的差異,加上電解質稀釋液的前稀釋,易使檢測結果造成極大的誤差。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這點影響倒是第一次聽過.
如果單純就數值而言, 只有這三項會影響.

如果因為油脂影響到檢驗的進行,
那麼還是空腹好了. ~~~

對了, 如果空腹跟不空腹,
檢驗的數值會差很多嗎?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我相信版主說的,大多數回診都是必須的!
但以我自己來說,其實所遇到的醫生,大都不是這樣呢。
在我的印象中,有幾次到所謂的區域醫院(在臺北滿知名的)找主任級的照x光(骨科),我是排前面的(印象中,好想總共100多號),奇怪.........在別的醫院照x光,都是幾乎馬上看,在這他居然說,先給你幾顆止痛藥,下次再來看,也〝順便〞幫你預約,下次去時,發現一些熟面孔(上次去一起等的),換我看時,他老兄居然只說..............骨頭沒事...........,再給一些肌肉鬆弛劑+止痛藥,說真的,當下心中還真是痛罵...............難怪健保會..............當下真想投訴呢!
因為這主任說的讓我很沒信心,於是我有全台第一的*大醫院,一樣找骨科,果然就是不依樣,當天照x光後,馬上就跟你說(那天*大人數還比那區域醫院的人多),一天解決..................
說真的,我想可能我都運氣不好,遇到這種經驗的很多次,所以我也是相信醫改會所說的這種情形.............
醫學中心已經有總住院醫師在裡面先看過了,
而區域醫院只有主治醫師一個人看.

所以請不要有錯誤觀念.~~

尤其, 每一家醫院的系統不同,
而且醫師有時候要先看過報告比較放心,
因為有第二個人看的話比較不會出事,
所以會叫你下次回診.

醫學中心則是可以當場問的人很多.
所以可以這樣玩.

另外我說過了, 門診只是健保的小洞.
真正的大洞很多, 但是是不能談的. 談了會危害到一些人的利益.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ppt18360 wrote:
只要是利用吸光度檢驗...(恕刪)


對了, 你要不要發個主題文章, 說明空腹抽血的必要?
我認為這一點應該讓大家知道.
畢竟檢驗出錯, 醫師的判斷也會出錯.
但是貼這裡容易沉沒在一堆文章內.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感謝版主的回覆呢..............
原來醫療中心在x光室裡就有總住院醫生在裡面阿,還真不知道呢!我只知道照好後,直接傳輸到電腦裡(數位化),醫生就會在他那部電腦裡,告訴你狀況!就我眼睛看到的,還真不知x光室裡面有人呢,也佩服那位總住院醫生,每天那麼多人在拍,他都知道主治醫生要看哪裡,那位病人生什麼病,是什麼狀況,佩服......................
另外,原來醫生不當天告知病人,是因為想在事後再問其他醫生,那我還真不知道呢!我看的那位在該區域醫院是骨科主任耶,幾乎每個進去的人都會照x光,所以那位主任每天看完診後,再將那些x光片全部拿出來討論後,在病人〝下次回診〞時,再告訴病人有沒有狀況!
那以後去其他機構辦事情時,該承辦人員告訴我門,〝對不起,因為我們要回去討論依下,明天再告訴你〞,不可以生氣喔,也不可以說我們不專業喔.....................
我再重申一次,我相信多數醫生是不會這樣剝兩層皮,但是.............千萬別說完全沒這種人,因為我就遇過幾次(新聞中不是也常報導,還有詐領健保費的,團體中一定有不好的部份人群)!當然,我也遇過當天就告訴檢驗結果的其他醫生!
其實我覺得健保黑洞原本就容易存在,想想,就醫療中心、健保局、相關人員,那些預算都是民眾的,要是你,會怎麼處理呢......................只是,真要憑良心呢....................
醫師很多的決策, 其實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你看到的只有他直接告訴你最後答案的那一幕.
至於決策的過程其實都是在你進診間之前完成的.

醫學中心的好處就是, 人很多.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lai68twtw wrote:
還真不知x光室裡面有人呢,也佩服那位總住院醫生,每天那麼多人在拍,他都知道主治醫生要看哪裡,那位病人生什麼病,是什麼狀況,佩服...........................(恕刪)


就我所知,有些醫院在開出X光檢驗單或超音波檢驗單時(需要批價繳費然後持單去拍照),就會附上一張簡單的說明,告知X光科這位病人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例如:可能有腫瘤、發炎、骨折....。
讓操作人員除了一般的檢查之外,還能夠特別注意一下特定部位是否有異狀。
而X光科或超音波室並不是只有發出照片,還會加上對可疑狀況的說明。

不同的醫師做判斷還有個好處,X光科、超音波室與病理科的醫師不問診,只是客觀的對觀察到的現象加以評論。
有時候還能夠發現原本看診醫師沒有發現的問題。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id2437 wrote:
醫師很多的決策, 其實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那...我之前看胃病,第二次回診,護士叫我進去,可是醫生還在跟前一個病人解說,所以我只能站在門口等...
3分鐘後醫生突然抬起頭

醫:"有沒有好一點?"
我:"有!"
醫:"好,那再拿原來的藥繼續吃就好了!"
護士:"門口等一下喔!"

請問,這也是你說的情形嗎?
這跟我拿處方簽去藥局拿藥有不同嗎?
還是其實我自己覺得有改善了,也可以自己決定不用回診了?
等個半小時然後站在診間門口跟醫生說一個字要花我150元......吹冷氣的錢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