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為何看到01上有再討論太陽能發電的文章,再加上因為小朋友過敏想要全天開除濕機,又怕電費暴增,兩個因素下,讓我走上了太陽能發電的這條路
一開始只是想玩小的,結果文越爬越多,網路商店一間逛一間,從Y拍露天掏寶ebay甚至到國外專賣太陽能設備的網站,在我心目中這個太陽能的種子已經開始發光發熱,到這個階段,已經不是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一種熱誠,一種興趣,一種娛樂,一種遊戲了…成本?已經不重要了
經過幾個禮拜的瘋狂搜尋,在我心目中的太陽能容量從1千多瓦現在已經上看7千瓦,甚至要把全家的電力通通換成自己發電的太陽能,甚至已經選好要採購的設備,準備在網路下單,從國外進口設備,這實在太瘋狂…
人人都說,太陽能發電是不可能賺錢,不要說賺錢了,回本都很困難,但是若以個體家庭戶來說,到底建置太陽能一度電要花多少成本,成本上到底能最佳化到什麼程度?
前幾天跟01上遇到一樣玩太陽能的朋友,到他家參觀了他的太陽能設備,這位朋友對太陽能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吧…談了很多想法,讓我自己問自己,我到底要做到什麼樣?願意花多少錢?在採購設備之前,我停下來整理腳步重新審視成本這個問題..我知道很貴,但到底多貴?我到底需要配置多少容量才是當?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把自己的用電量先作分析,翻翻過去的電費帳單,統計一下自己的用電狀況,以我自己來說夏天用電每個月大約950度,冬天大約750度,也就是每年我大約需要10550度電才夠,但這一萬多度電都要自己來發嗎?
大家都知道台電的費率是分級費率前面的幾個等級電費都非常便宜,用量越多越貴,所以自己發的電若發的太多,則經濟效益太低,不如像台電買電,反正一度才2.1元,自己的太陽能發電肯定比這個價格貴很多,所以要發多少電是最佳的必須先決定
以台電電費跟我自己的用電度數為例

每月220度以下的價格,根本就是便宜到脫褲子的2.1塊,這麼便宜的電不用白不用
每月超過220-330之間就算漲足價格後也只要冬季3.13/夏季3.47元
超過330-500的電費就貴多了,要冬季4.1/夏季4.89元
從這個電費價格表可以先決定大概多少度數以下跟台電買,多少度數以上自己發
要多發一點電未地球節能減碳盡一點心力,但是經濟效益上比較不划算,少發一點電比較經濟但要多用一點對地球產生負擔的電,如何取捨自己決定嚕
假設我用超過330度才要自己發,所以可以算出一萬多度的電力需求中,我需要自己發5840度電,剩下的跟台電買,因此夏季(6-9月)要發2840度,冬天有八個月要發3360度,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