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是筏式基礎沒錯(大學基礎工程學教科書上 "基礎工程原理" 的梁+版型筏式基礎)內政部營建署之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的定義"筏式基礎係用大型基礎版或結合地梁及地下室牆體,將建築物所有柱或牆之各種載重傳佈於基礎底面之地層。"(筏式基礎在地層之上,如同竹筏/船在水上)但是3樓你錯了喔,樓主是筏式基礎沒錯!1.獨立基版+單柱-->獨立基腳(Single Footing)2.長型基版+多柱(牆)-->聯合基腳(Combined Footing)有人稱連續基礎,(長型基版+牆 有人稱牆基,通常只有X向或Y向,一維)3.獨立基版(偏心)+地梁+獨立基版-->懸臂基腳(Cantilever Footing)有人稱連梁基腳(Strap Footing)4.大型基版+全部柱-->筏式基礎(Raft Foundation)有人稱蓆式基礎(Mat Foundation),(含XY方向,二維)2.3.4都是擴展基腳(Spread Footing)也有人稱聯合基礎。腳,基礎,聯合,連續,連梁,擴展,這些名詞在外國是定義不同的,但是翻譯過來,中文望文生義,套用來套用去,卻亂了套。有些人只憑了一本書幾行字幾張圖,卻硬要否定不是筏式基礎實在......。下面幾張圖摘自我大學念的 Principle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基礎工程原理)作者 BRAJA M. DAS筏式基礎四型:1.厚版2.柱下版加厚3.地梁+版 (如樓主照片)柱筋預留長度一致,斷筋(搭接位置)位置沒有錯開是錯誤的。4.版+底牆 (如地下室/水箱層)灌漿時因為水的比重較混凝土骨材小,在混凝土凝結的過程中骨材粒料會逐漸下沈,並將水分擠到表面來,稱之為水泥浮漿 俗稱乳皮或浮水,若水分過多或過度搗實 這個現象會更加嚴重,其"水灰比"較原本配比高,而易生成劣質混凝土,水泥浮水泡沫(劣質混凝土)必需在硬化前徹底清除,並立即以濕潤之麻袋覆蓋在上面加以養護,防止因水快速蒸發而造成灌漿層之龜裂。
請看我上文1.厚版基礎版版厚50cm多擺了地梁鋼筋 不就是你照片中的基礎3.地梁+版基礎版版厚40cm地梁深50cm讓基礎版版厚成50cm 不就是你照片中的基礎4.版+底牆 (如地下室/水箱層)把筏基結構區分為大底(FS)、地梁(FB)、水箱蓋(BS)三大部份大底FS(基礎版下版)厚20cm地梁FB(底牆)深50cm水箱蓋BS(基礎版上版)厚20cm水箱層淨高10cm水箱層不裝水不裝回填土 裝混凝土版/梁/水箱層一次澆築不就是你照片中的基礎你要從它的力學模式和精神去判斷是否式筏式基礎啦否則你得到的知識是死的內政部營建署之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的定義"筏式基礎係用大型基礎版或結合地梁及地下室牆體,將建築物所有柱或牆之各種載重傳佈於基礎底面之地層。以基礎版承載建築物所有柱載重之筏式基礎,......"精神在紅色的字力的傳導:所有(柱或牆之各種)載重--->一塊大型基礎版(或結合地梁及地下室牆體)--->地層Principle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基礎工程原理)作者 BRAJA M. DAS4.2 筏式基礎的一般型式3.梁和版:雙向延伸梁,柱坐落在梁交點。3.雙向梁版式(two way beams and slab)--筏基本身建造成雙向配置鋼筋的一種梁版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