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可能,造成汽車零件多多少少會有損壞。
於是,想要將自己本身遇到的情況分享給各位。
PART I
鑰匙拔不出來
之前,有些車友的鎖頭故障換新,小弟我都覺得很奇怪,
怎麼會壞這個東西呢?

而且之前車友壞掉的情況是,錀匙插進去整台車沒反應,
就好像是.......拿了別人的錀匙要去發動自己的車一樣。
今天,就在今天!我的鎖頭疑似也壞掉了

但是跟其他車友不同的情況,
我的情形是錀匙拔不出來。

如果還是不太能懂這樣的感受沒關係,
請S40/V50的車友們熄火時先不要打P檔,打在N檔就好,
然後轉動錀匙,
你們就會發現錀匙卡在關及第一段之間,無法轉到關。
就這樣...... 原本打算晚上要去吃個好料的,
結果換成去保養廠維修

後續如何..........
明天待續

ps:有多少人遇過這樣的問題了呢??
=======================我是分隔線============================
PART II
夏天吹暖風、雨天起大霧
換好點火開關跟排檔滑套後,
開小V出門,很是快樂,可能是因為換新換新的關係吧

但是,小V似乎不因此而感到滿足........
(小V的os:你嘛幫幫忙,才換個點火開關而已就爽成這樣,下次要讓你更HIGH)
某天,在換好點火開關不到一個月之後的某天,
開心載女王去上班的回程路上,室外溫度30度,天氣晴,有陽光,跟一堆癈氣........
突然間,覺得太陽愈變愈大顆快接近地球了!!!!!
不是,是溫度愈來愈熱啦.....
好吧! 恆溫給你調到23度,看你還能多熱......
調好23度後,過30秒...........................
怪了,沒有涼的感覺........
看了一下冷氣出風口,哇勒!!! 有水氣...... 這不就代表,A/C OFF了嗎!!!
天呀!!! 不會是壓縮機出問題了吧!!!
就這樣,勉強開窗,聞著癈氣,吹著熱風,一路靠北邊開回家。

當天晚上,再次開車,又好了,真是奇怪!!!
(後來才知道,天涼時,壓縮機離合器不會因為過熱而跳開。)
沒有理會他一星期後,
開心的開著小V下台中,雖然下著雨,但在車內還是因為出遊而開心。
沒想到......在中港路上塞車的車陣中,又沒有冷氣了!!!
天呀!!!下雨天....車內玻璃起大霧,趕緊將車內的A/C開關按成OFF,
窗戶拉下來淋雨

過十分鐘後,再按 A/C ON,又短暫的有冷氣了。
(會說短暫,是因為在走走停停的情況下,只能讓你吹幾分鐘的冷氣

後來上高速公路前,先停車休息一陣子。
果然有休息有差,從台中到台北都一路有冷氣!!
(因為沒有走走停停,一路有撞風的情況下,離合器可能比較不會過熱)
回台北後,心想不能再拖了,該換的躲不過,還是要花的~壓縮機離合器 呀!!!!!
看圖~










這就是壓縮機
二條皮帶所帶動的那個零件,就是離合器

新舊品比較






上面這張,中間的部份是新舊料號的差異,新品中間有一個溝
離合器更換好後,果然問題就解決了。
=======================我是分隔線============================
PART III


以上看圖隨便說故事一下,
當你將車燈開關打開後,竟然發現有一顆HID不會亮!!!

車過保固,最好維修保養都能自己來,才不會被貴到。但是..............
換機油,家裡沒有頂高機

換輪胎,家裡沒有平衡機

還好,換燈泡就比較沒有場地上的限制了,所以,車燈有問題就自己來DIY吧!!
Let's go,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更換HID燈泡吧

因為原廠貨太貴,就找了個台灣精品,竟然二顆加起來不到一張小朋友的產品還有保証書!!


S40/V50大燈很容易拆下,只要將卡榫往上抽出就可以了,
再來要注意的是線組連接頭按下拔出即可。







將燈組背後的蓋子打開


OPEN往左



之後就將HID燈泡更換,再依上面所述往右CLOSE,
要注意的是紅色那個正方型的東西,有條電線在打開時會自動脫落,所以裝好後要記得再接回去。
整個裝好後~


裝完收工,手也搞髒了,就只為了......省工資

=======================我是分隔線============================
PART IV
之前因為漏氣事件,所以常跑車廠,也因此看到了一顆頗大的Intercooler,
也聽取了一些ATF cooler加裝的事。
之後就決定要安裝了,只是安裝日期一直巧不好,直到最近總算安排妥當。
話不多說,一樣看圖說故事吧!!
這是原廠intercooler的寬度
Map sensor 1
Map sensor 2
完工圖
請仔細看,在測速器及喇叭之間的就是ATF cooler
換裝intercooler厚度意示圖
(意示圖的意思就是沒有拍到尺,所以厚度自行想像

實際效率很滿意,在輕負載的狀態下,
室外參考溫度為29度,而進氣溫度是30度
圖就這些了,因為在施工時我在上班,
下班過去拍就只能拍這些了。
以上分享給各位

=======================我是分隔線============================
PART V
小V換鞋記 之 17吋小腳變18吋正常腳
這篇沒什麼內容,就看圖而已.......請看~
原本的17吋小腳,還不錯看,算可愛
更換18吋之後~
雖然都是225的胎寬,但是17吋及18吋的踏面就有差
I like it
=======================我是分隔線============================
PART VI
這篇沒有圖

完全在說故事,所以看看就好。
另外寫在前頭,因為我們都是網路上的小屁孩,
所以以下只能當笑話,不足以參考。
前陣子,我的好朋友車子有點問題,
然後他聽說:有一顆很便宜的MAF,有需要可以打這支電話找那誰誰誰。
所以他就打了那支神秘的電話,然後拿到了一顆很便宜的MAF。
換上新的MAF後,
原本是想改善汽車「加冷筍」的問題。
沒想到,不只沒有改善加冷筍,還差一點點抽筯。
這就怪了??
換上全新的MAF竟然會有更嚴重的問題???
難道是這顆「好便宣的MAF」,跟好便宜的牛肉一樣???
心中滿是疑問的他,只好找上另一個白老鼠,就是小弟我本人,約出來交換測試。
如前所述,我們都是網路小屁孩,所以進氣方面一定有小屁孩專屬的高流量進氣系統,
而且還是菌菇類型的進氣系統,長度屬於金針菇類。
排氣方面也幾乎一樣,除了DP。
晶片改裝也是一定要的,不然小屁孩叫假的嗎??
因為這一些的雷同,所以交換測試的誤差可以更小。
首先是拆下我舊的MAF,換上好便宜的新MAF。
開始測試是我開自己的車,
測試感覺~更為輕快的加速感,其他無異,而且並無好朋友所述的症狀。
接下來好朋友開我的車,
測試感覺~似乎跟他車子沒問題之前的感覺一樣,也就是我的車換上好便宜MAF後是正常的。
再來換測好朋友的車。
拆下舊的MAF後,換上的是我車上的舊品。
第一圈一樣是我先開,
測試感覺~並無異狀,只能說我這顆還是好的MAF這樣,雖然已經用了近18萬公里。
再換好朋友開自己的車,
測試感覺~之前加冷筍的情況不見了,難道我的MAF還有療效???
於是我們決定先交換開看看。
在回程,如同以往的駕駛習慣,會去注意一些儀錶的變化,
突然發現一件神奇的事,好久不見的1bar增壓值回來了

難道這就是我感覺車子變得更為輕快的原因嗎?
我,小屁孩,
有使用高流量進氣系統,濾芯也有上油,MAF依然沒有亮故障燈,
但是跟新的好便宜MAF相比,效能卻有所不同。
一顆MAF用了近18萬(到昨天為止用了179XXXkm),是退化了嗎??
如果相同的里程下,一部未使用高流量進氣系統的車子,他的MAF是否就不會退化??
我應該買一顆全新的好便宜MAF了嗎?????
唉....舊的又還沒壞呀.....

ps1:MAF中文應該是叫空氣流量計吧
ps2:知道好便宜MAF去那買的朋友請勿在此打出叫貨專線來,因為適用車種不多,說了多增困擾而已
=======================我是分隔線============================
PART VII
夏天到小V中暑發燒
前陣子跟著好朋友開上北宜,結果遇到塞車,只能慢慢的開

就這樣跟著車潮慢慢前進,也慢慢感覺,怎麼冷氣愈來愈不冷了,
觀查一下水溫,還好在110度,就沒多想的繼續前進。
開著開著,沒多久小V竟然亮起「引擎溫度過高請停車」的故障燈!

再觀查水溫,天呀!來到了125度

立馬停在路邊,打開引擎蓋檢查。
查看副水箱,有水,水位並沒有降低,水管內的水也有在流動,
鬆了一口氣,至少不是失水造成的,不然這樣就要叫拖車了。
(註:小V的副水箱並沒有水位感知器,所以就算副水相完全沒有水,也不會提示)
關上引擎蓋,回到車上。
馬上做了以下的動作~
將冷氣關閉,室內溫度調至最高,出風量也調高。

這樣做的目的,是利用暖氣來幫助降低水溫,
因為在慢速行駛下,無法有效撞風散熱,但是利用熱排是可以有所幫助的,
這動作在我開武陵、福壽山、合歡山等山路都曾用過也有效用,
這次用在北宜也應該可以吧。
結果還好有效,水溫有降低,小V總算可以繼續行駛。
那會是什麼原因造成小V中暑發燒呢??
打電話請教神人,馬上抓到問題了,原來就是這個~



行駛20萬公里,風扇才故障,應該算合理了啦,換吧...

預防性的,再加訂了以下零件~


小V涼夏大作戰!!!
=======================我是分隔線============================
PART VIII
一樣跟水有關
在小V行駛22萬公里後,發現熱水管有滲漏的跡象!

難怪小V行駛一段時間後,副水箱的水位都會稍微降低。
原本擔心是某個部分吃水了,
好加在,在幾次拉高引擎轉速行駛後觀察水位並沒有明顯減少,
就是每過一陣子都會降低。
直到前天才發現滲漏的地方。
立馬叫料

提醒各位S40/V50/C30/C70,P1㡳盤的車主,
夏天到了,多注意冷卻水位的變化,
因為我們的副水箱並沒有水位感知器,
即使空了也不會提醒,等到引擎過熱就不好了。
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