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考慮將一些CD片轉存到硬碟裡面
所以有測試了一些數位訊源
以現今的條件來看
要撥放硬碟裏的CD檔案(LPCM 44.1KHz)
還是以PC+USB RECIVER+DAC的方式可以獲得最佳的效果
在合適的條件下可以獲得與HiEnd級的CD轉盤相近的結果
雖然對多數人而言,PC的設定與使用並不困難
但PC若要插入音響系統中
在PC的外觀與音響機器的一致性
以及PC使用的介面上來說
也是一些人不願使用PC音源的因素
這時使用高清機或許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最大的優勢是在於讀取系統上
高清機直接讀取硬碟內的數位資料後
再由高集成的單一IC進行資料處理
相較於CDP的光學與馬達的伺服系統及多IC處理方式而言
來的簡單許多,在可靠性方面也高多了
如果再配合固態硬碟(SSD)或隨身碟的話
即可達成全固態的讀取系統
即便是使用傳統的硬碟
只要對傳統硬碟的散熱,避震及電源做好處理
在資料傳輸的可靠性上也會比CDP的光學系統來的高
所以經過適當修改過的高清機
如果聲音表現比CDPRO2好的話
大家也不必太意外
當然高清機使用高集成的單一IC也是有缺點的
主要就是由於太多的功能的裝在一起
所以很難避免彼此之間的干擾
結果就是在聲音的表現上較為乾澀
即便是在高低音域的延伸及動態表現上不輸給CDP
但在韻味及音樂性是不及CDP的
所以這次的高清機修改
主要是針對高清機的韻味及音樂性上做加強
同樣的
修改完的高清機也歡迎有興趣的網兄借測
高清機已是個很熟悉的東東
但或許也有些網兄對高清機不是很了解
所以在這裡會用比較多的篇幅敘述它
若有不足之處
尚請網兄多多指教
市面上的高清機幾乎都是使用Sigma或瑞昱的晶片
其中Sigma晶片的功能強一些
這裡有兩種晶片的比較
http://kpxx.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html
http://forum.lowyat.net/topic/1265083
對我而言
在使用電子分音喇叭系統後
已經沒有容納5.1或7.1聲道的機器擺放空間
所以是用兩聲道的系統在聽音樂與看影片
無論是無伴奏小提琴,還是絕是人聲,或是變形金鋼
都是使用同一套系統
所以高清機是使用它的數位輸出傳送兩聲道的LPCM到DAC
影像則由高清機的色差端子或HDMI端子接到電視
而修改高清機的重點也是著重在高清機的兩聲道數位輸出部分
在我的想法中
使用頻寬足夠,音域平衡的兩聲道系統來看影片也夠用了
音場表現調校好的兩聲道系統
即便僅是使用兩支喇叭,影片的3D環繞聲也自然會出來
而且兩聲道的影片系統可避免多聲道之間
因喇叭,擴大器,線材的不同而導致整體音色的不協調
所以兩聲道的影片系統在聲音的自然性上會比多聲道系統來的好
當然若是次世代的音效,如tureHD來說
還是使用多聲道系統較為合適
只是多聲道系統在搭配,調校上要更為費心些就是了
對以音樂及音樂片為主的小弟而言
還是傾向使用聲道系統
如果交响樂可以表現的不錯的話
用來看影片時的聲音舒適度也會不錯
其實像小弟這樣使用兩聲道系統看影片的網兄應該也有不少
所以這次修改高清機所選用的是使用瑞昱1073晶片的HD300A
1073晶片全貌
由1073的方塊圖可看出1073是片高度集成的晶片
其中兩組連接硬碟的SATA介面
以及兩組USB介面都不再需要轉換格式
直接可與1073溝通
這張圖可看出USB介面的資料直接傳送到1073晶片
這個對聲音的表現很有助益
至於讀卡機則需要一顆IC來轉換資料格式再傳送1073晶片
所以理論上來說讀卡機介面的聲音表現會劣於USB介面
實際上以同一張SD卡測試
SD卡直接插在讀卡機上的聲音果然比SD卡+USB轉卡插在USB介面來的差
由於打算將HD300A重新裝箱
讀卡機一方面聲音較差
另一方面讀卡機在PCB上的位置不合適
所以屆時會將讀卡機的功能拿掉
有使用記憶卡的情況時
就要透過USB轉卡連結到HD300A的USB輸入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