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69988 wrote:
我的文筆不好.可能會...(恕刪)
不會阿 看的懂
好音響 有錢我還是會換 (嗯...應該是為了一個爽字)
而且 以前在台灣 也是會跑國家音樂廳
現場的感覺 就算是買最便宜的票 (事實上我買的大概都是便宜的票)
家裡花上個百萬也達不到 (這邊我寫的是感覺 不是音質音效之類)
前提是 表演者水準要夠就是了
那時候 我根本沒感覺所謂的 高音甜 中音準 低音沉 之類
更別說樂器定位之類 只覺得 樂團是整體的 音樂是舒服的 心情是愉快的
--------------------------------------------------------------------------------
軟體 猶豫的話
一個擦身而過 搞不好就絕版了阿
所以我買軟體 就算只有一曲喜歡 我也幾乎是買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可能有不少人連科學的驗證, 如何鎖定條件, 如何嚴謹的測試都不了解
不是取笑各位, 就連設計這些音響的 RD, 有時後也會犯相同的毛病.
在測試音響的時候還會犯電源/音響/示波器三點共地問題
SPDIF是數位傳輸, 至於前後怎麼接, 就看你接甚麼器材.
當然也有可能器材的廠商作弊, 接上光纖的時候, 故意將 16bit 升到 24 bit, 或者 48k 升到 96k
那當然拍手叫好~但是不代表那條線有問題, 事實上 100元的光纖就能勝任傳送的任務.
這類的科技產品, 並不像塔羅牌這麼主觀
大部分的規格都已經有制式的儀器可量測
而絕大部分不同在於最後端的 DAC -> 功率放大 -> 喇叭 -> 人耳 -> 腦
人耳+腦=最無法控制的數據
也因此造成了喇叭的頻響的感受因人而異.
事實上喇叭的頻響可以透過 DSP 重新調整去適合聆聽者的感受, 甚至於空間環境的調整.
這些有點題外話.
敝人因為是這方面的工程師, 在音響設計方面從事二十幾年, 市面上一些音響的 IC 都是本公司出的. 不會跟你胡謅 SPDIF 的原理啦.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