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DMI的色彩空間(大概是這樣講)是16~235,跟DVI/D-Sub的0~255不同,目前Nvidia只有針對影片播放作修改,桌面部分得先改驅動程式的INF再重裝,ATI我已經很久沒用了不曉得,而Intel內顯目前有撇步,但我是從別的討論看來的,自己沒實作過。
為什麼我會說修改而不是修正?因為電視的色彩空間本來就是16~235,HDMI只是照規格來。而電腦端部分就得擴展到0~255才不會看起來灰濛濛的。為了省麻煩,電腦螢幕接顯示卡我都是用DVI,能盡量不接HDMI就不接。
有些電腦螢幕(聽說BENQ後面的機型)可以切換16~235與0~255,是單純設定螢幕就一次搞定呢?還是得跟顯示卡配合?我不曉得,因為沒機會試過,網路上應該可以查到使用者心得。
2. 前面我有轉貼sambad前輩關於Windows 7如何載入校色檔並啟用的教學,下面會重貼一次,另外我當初摸到的這台GW2250HM機器本來的預設值就是紅色偏高,所以調整白點後的校色曲線圖可以看到紅色被拉下去,而幾乎重合的藍與綠就有拉高一些。只照OSD調整,當然會偏紅,得靠載入校色檔到顯示卡裡修正。
這個校色檔我自己不甚滿意。結果是OK的,但因為當時太晚也太累,沒試著去調整螢幕的Gamma。如果當初有足夠的時間,說不定可以調到像我認為的C/P之王一代神機GW2240HM

校色檔載入方式重貼:
-----------------------
請參閱sambad前輩寫的教學:
[教學]Windows 7色彩管理檔(icc)運作不正常的解決方法
只調整完OSD是不夠的,還得在Windows7裡載入校色檔到顯示卡的LUT才行,教學一樣在上面的連結。
我剛調完GW2250HM的白點色溫也是整個畫面除了白色以外幾乎都偏紅,載入校色檔以後才又修回來。Curve曲線圖也可以看出來藍色跟綠色幾乎重疊在一起,而紅色曲線就往下拉一大截才能顯示貼近正確的顏色。
前面有提過,那天校色時間實在太短,忘記螢幕的OSD還有Gamma可以調整。


Intel內顯校色檔載入不正常的解決方式:
-----------------------
使用Intel內顯的網友遇到校色檔不能載入或玩個遊戲或休眠顏色就又跑掉的情況時,試試看下面的解法,從dispcalGUI的Readme看來的:
Solution: The Intel graphics drivers contain several utilities that interfere with correct calibration loading. A workaround is to rename, move or disable (e.g. using a tool like AutoRuns) the following files:
C:\Windows\system32\igfxtray.exe
C:\Windows\system32\igfxpph.dll
C:\Windows\system32\igfxpers.exe
對比:50
銳利度:1
Gamma:3
色溫:使用者模式
紅:100
綠:85
藍:83
AMA:關閉
圖片模式:標準
--------------------------------------------------------------------------------
你好!我是第一次接觸校色
請問是把BENQ螢幕選單調整成跟上面這些數值一樣嗎?
目前我是這麼做
調整之後顏色有點不習慣,現在卻是很喜歡
之後我也有照著「Windows 7色彩管理檔(icc)運作不正常的解決方法」做一遍
這之中是不是要將AFTER裡的ICC檔案設為預設檔案?
之後我再把BENQ調成其他模式(電影、照片....等)
都非常不習慣= =
ste253 wrote:
亮度:33對比:50...(恕刪)
是的,就是把OSD選單的參數調成我寫的這樣。前提是螢幕型號是GW2250HM,而且希望BENQ各批貨之間的色彩特性不會差太多。
調整這些數值是為了讓白點(就是我們在螢幕上看到的純白色)色溫為6500K,然後再載入校色檔到顯示卡讓顏色盡量逼近標準值。一般螢幕的各種預設值不會那麼正好,所以要用使用者模式調整。
這中間還有一些關於廣色域、以CIE 1964或CIE1976等演算法校色、色溫、與Gamma等細節,一般我們用sRGB螢幕的使用者只要會正確載入校色檔,爽爽的用就行了,有興趣再繼續去了解與鑽研就好。我除了有校色器艦隊(攀納的宿命)外,對這部份理解的不會比各位多多少。
而把模式調成電影與照片等模式,就跟校色的目的:盡量逼近標準顏色背道而馳了。
至於載入校色檔的部份,我不曉得您的問題指的是哪邊,如果是說將我上傳的校色檔指定預設給GW2250HM,是的沒錯。

除非知道怎麼解決,不然我非常不建議接HDMI。
幸好前面有人回文時另外私訊給我,才過來看這篇的回應。(這邊刪掉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