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s wrote:
想問一下sambad...(恕刪)

那問題是大家都有份, 只是程度不同, 而且幾乎無解. 問題最大的是螢幕, 若是夠準的話, 顯卡的LUT不必怎麼調, 掉色掉的少. 但是有些人會注意到, 沒校色不掉階, 校色之後會掉階, 而且更慘的是永遠回不到不掉階的狀態. 甚至連Copy-Paste圖形時都會掉階, 這個部份要由Windows/校色器共同負擔, 但也是個無解的問題.
我手上有一粒老LCD, 三爽172T的樣子吧, 當時花了一萬六大洋買的. 它已經很老很昏黃了, 最高亮度只剩90cd/m2. 校色之後, 顏色果然不黃了, 美美的. 但是我自個兒寫程式產生灰階, 麻煩來了. 灰階不但跳階而且Gamma失準, 一階偏粉紅一階偏粉藍的交錯. 然後我就把它按Print Screen Copy下來嘛, 貼到小畫家, 存成JPG. 把那個JPG丟到另一台Eizo去看, 喵滴, 怎麼看到的和那台爛螢幕看到的"一模一樣"! 我把它倒過來做, 由Eizo畫灰階轉貼小畫家再轉存JPG的圖, 卻沒跳階. 丟回爛螢幕看, 喵滴, 跳階一樣跳的很快樂.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因為要"所見即所得".
Windows裡有一半程式不靠ICC運作, 那麼校色器想要讓使用者立刻覺得校色有用該怎麼辦呢? 很簡單, 直接去改顯卡的LUT. 校色器一面校色, 一面留下螢幕的特性資料, 順便把參照表做好, 直接叫顯卡收到Windows訊號時, 透過LUT轉換顯示成6500K/2.2Gamma. 然後再做個ICC檔, 用來描述LUT被轉換後螢幕的特性. 於是呢, 沒有做色彩管理的程式直接餵訊號給顯卡時, 它就先在顯卡的地方把東西調成該有的樣子, 然後再送去顯示器, 所以使用者一看就會覺得校色器果然有效. 你不妨注意, 使用校色器的話, 它有個常駐程式, Windows一開機, 有時會顯示個小視窗說校準資料已上載至顯卡, 就是在調LUT. 至於有色彩管理的程式呢, 它收到的是對已改過LUT的描述, 自個兒再對應一次(為應付不同色域空間)之後往顯卡送. 於是, 沒有做色彩管理的程式能大致以6500K/2.2Gamma顯示; 有做色彩管理的程式, 則會再多做一個色域空間轉換, 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但是麻煩出來了, 要"所見即所得". 今天你調整LUT之後顯示出來的影像, 被認為是"正確"的影像. 那跳階時呢? 不就好幾個顏色都要被迫顯示成同一個顏色嗎? 例如我的老螢幕, RGB(100, 100, 100)到RGB(103, 103, 103)之間都顯示"相同"的顏色. 此時, 這四個顏色可能最接近RGB(101, 102, 101), 當你存檔時, 由於"所見"等於RGB(101, 102, 101), 所以你只好"得到"這個值. 大結局是, RGB(100, 100, 100)到RGB(103, 103, 103)之間的全部值, 都只好用同一個RGB(101, 102, 101)取代掉, 否則你所見不是所得. 也就是說, 你總不能要我在螢幕上看到雨傘節, 結果存檔存成龜殼花吧? 這個現象有時被稱為雙重掉色.
所以, 你在問是誰的問題呢? 大家都有責任, 而且是個無解的問題.
至於有內建LUT的螢幕, 主要是應付調整OSD時, 儘量不要掉階不要色偏. 若你有注意的話, Dell 240X就有被人提到說當它把亮度調到不刺眼時, 顏色會偏掉(忘了偏紅還偏藍), 然後暗部細節會消失, 掉階變明顯(調OSD會掉色). 螢幕內建LUT, 即是在減輕這個現象. 所以, 針對有內建LUT的螢幕, 你還可以先用OSD調色功能調到最接近6500k的狀態(調OSD不會掉色), 然後再用校色器做最後校正, 醬子不但可以克服老化產生的自然色偏, 還可以得到精準的結果而不會掉太多色.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謝謝你的解釋
我之所以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網路流傳nVidia只有內建8bit LUT,
而ATI有10bit LUT

依照你的文章,我總結一下結果請你看一下對不對
螢幕有LUT,顯示卡也有一個LUT
當用螢幕OSD調整色彩時,動用到的是螢幕的LUT
用校色器調整螢幕時,只要調整顏色動作是在windows裡的程式做的
不管是套用icc檔還是用校色器專屬程式還是用顯卡內建調整顏色程式
動用到的(修改的)是顯示卡的LUT

因為當我想要調整我的LG螢幕時,用OSD內建調整RGB值得到的結果色階大致是連續的
所以我假設他用的是10bit或12bit LUT
但是當我使用顯示卡驅動或是其他校色程式抑或是載入icc檔,得到的結果卻是嚴重的color banding現象
我只好假設我用的顯卡內建LUT只有8bit
所以,您說的大家都有分的意思是不是
如果你只用螢幕OSD來調整顏色,有color banding現象問題出在螢幕內建LUT
如果你只用程式/顯卡驅動/icc檔來調整顏色,有color banding現象問題出在顯卡內建LUT
如果你兩個部分都有調整,出現色階不連續自然問題雙方都有分是嗎?
還是說只要用的是程式/顯卡驅動/icc檔來調整顏色,就會同時動用到兩個LUT,不管你有沒有調整螢幕OSD內部的顏色選項?

另外一個問題
一般在sRGB模式底下是否無法修改OSD內的RGB值?
因為我這台螢幕預設亮度過亮,必須改成sRGB模式才能調整亮度且保持對比
用其他模式就無法保持對比,造成亮暗部細節嚴重消失
而我用廠商提供的程式直接從windows裡調整OSD值,竟然可以在sRGB模式底下修改OSD內的RGB值
但是同時在螢幕OSD上修改RGB值卻是鎖死的狀態
我已經排除這是由修改顯卡LUT來達成的,因為並沒有出現color banding的現象
應該是直接控制OSD的數值,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好bug...
請問我的想法對不對?
顯卡內建LUT的bit數不同, 主要是為了讓你利用顯卡調Gamma一類的可以得到較精確的值. 但是校色器運作原理不同, 它是搜集螢幕特性後, 經過電腦換算, 再直接把顯卡LUT值改掉, 所以顯卡的LUT深度沒太大影響力.
螢幕調OSD, 若有內建LUT的話, 是螢幕內有電路改變它選擇LUT內顏色的方式. 但這些螢幕通常都會在廣告上寫它們有內建多少bit的LUT, 或在規格表上寫"顯示顏色:1677萬色(10億6433萬色中)"這類的字眼. 然而, 每家LCD廠處理OSD的方式有所不同, 例如改變色溫是改變各色頻增益, 他們當然也可以在螢幕的LUT之後自個兒做個小電路, 直接把各色頻的電壓按照增益值改掉, 雖可減少掉色, 但Gamma卻會嚴重失衡. 理由是改變色溫時, 0-255之間每個值的電壓改變量不一樣, 若使用等比例改變增益值的話, Gamma一定會跑.
針對任一螢幕來說, 除非內建硬體校色等級的螢幕, 你做校色是不可能動到螢幕LUT的, 只會改到顯卡LUT. 至於使用廠商的程式可以修改OSD, 那當然是可行的, 它與你手動修改OSD差不多. 理論上, sRGB應該是鎖死在6500K/2.2Gamma上, 所以不讓你用手動去調OSD也算合理.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印象中 目前的程式可調整OSD的
目前以SUMSUNG跟EIZO為大宗?

去年甚至有一篇文章是專門教人用SUMSUNG的程式調整GAMMA的

早期CRT時期是有TOSHIBA HITACHI等等
不過目前沒看到這兩家的監視器螢幕 所以不清楚~~

對了 NV到底內建的是多少BIT LUT阿@@?
我用NV的卡用的很習慣

我只有早期REDON LE時期用過ATI BBA卡
後來就很少用ATI了
KOBAYASHI wrote:
另外請問目前較入門版的校色器(Huey和Spyder),如果要支援到LCD螢幕&雙螢幕校正那款比較適合呢??

之前看Huey和Spyder,前者的PRO版可以支援LCD校正&雙螢幕,Spyder2express的話規格有看到可以校正LCD但是好像沒有說可不可以用於雙螢幕。

這樣看起來以最低預算來說好像HueyPRO的功能會比較多,Spyder2再上去一級價錢就要到4K多了而且聽說硬體似乎都是一樣的。


Spyder2 校正上比較麻煩,雙螢幕時需先校正完一顆,然後在使用校正好的設定檔來做基準,在校正另一顆螢幕,版本限制於軟體上面。
只有一個感應器的情況下,
當然任何廠牌的多螢幕校色都是 一顆完畢才接著一顆:)

huey pro也是,但是他是一顆校正完畢後,
另一顆重新以沒校正過的畫面開始校正.
如果有下一顆螢幕也是接著如此校正.
一直到你選結束為止

而且會產生各別的校正檔
在雙螢幕使用環境下 就看你的圖形程式在哪顆螢幕的畫面執行
再去各別套用該螢幕校正後的ICC
這樣就OK了

好比說我DELL +DECAVIEW
當我的PHOTO PAINT在DECAVIEW那顆上頭跑的時候
我在PHOTOPAINT內部就套用DECAVIEW的校正後ICC檔
我在DELL上跑的時候 我就套用DELL的
但是整體桌面環境當然還是交給校色器管理
所以你的意思是只要用程式調整顯卡gamma就會受到顯卡內建LUTbit數不足的限制產生斷階現象嘍?

然後依據之前網友的熱心翻譯
"開啟一個檔案,並顯示在螢幕上" 針對這個動作
色彩管理機制應該會有以下流程
1. 讀取埋在檔案裡的色彩描述檔 (ICC profile)
2. 依照檔案的描述檔將相對的色空間轉換成絕對的色空間 (RGB to Lab)
3. 再依照螢幕的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再度轉換成相對的色空間 (Lab to RGB)
4. 依照螢幕的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進行Gamma的調整 (由GPU負責)

代表只要用icc profile也會受到顯卡LUT的限制嘍?
因為裡面包含gamma的調整

就我的瞭解,LUTbit數不是直接影響了修改gamma值時的色彩顯示是否會產生斷階嗎?
既然如此那麼為何顯卡的LUT深度沒太大影響力?
還是使用一般校色器的流程跟使用顯卡driver內建gamma調整或其他程式相同功能的流程不一樣?
(我的意思是指用眼睛而非校色器來調整色彩的流程)
xds wrote:
就我的瞭解,LUTbit數不是直接影響了修改gamma值時的色彩顯示是否會產生斷階嗎?
既然如此那麼為何顯卡的LUT深度沒太大影響力?...(恕刪)

因為校色器是"用個人電腦換算"之後去調顯卡LUT. 在以往校色器不流行的年代, 你還是有一些像Adobe Gamma的小程式或是用顯卡內附的工具程式幫你校色, 那時後的校色換算在顯卡裡進行, 當然顯卡的LUT深度就有差囉. 問題是, 不論顯卡內部是幾個bit的LUT, 它永遠輸出8個bit, 而顯卡裡有幾個bit的LUT也不代表它是螢幕的LUT, 因此不論怎麼繞來繞去, 校色器都會自己算過再更改顯卡LUT, 而不會叫顯卡用它內部LUT去計算調色. 若你有在顯卡工具程式去調顏色的話, 顯卡的LUT也會有作用. 問題是, 在校色器運作之下, 你要關閉顯卡全部的色彩控制, 否則校色會失準, 所以變成顯卡內LUT只要有8bit即可, 多了也沒用處.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所以你的意思是如果要調整顏色而不產生斷階現象
首要工作就是絕對不要用顯卡driver的調整gamma功能或是其他類似Adobe Gamma程式功能嘍?
(當然,除非你的顯卡內建的是10bit或是更高階的LUT)
要就去買台螢幕內建12bit 以上LUT且可以由OSD調整gamma值的高階螢幕
不然就去買校色器來用?那是否所有校色器都不會用到顯卡的LUT來調整gamma?
或是只有某些廠牌或某些型號有這種功能?

另外,依據網友之前提供的流程
使用icc profile來調整色彩是否一定會用到顯卡LUT來調整gamma?
第四項:4. 依照螢幕的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進行Gamma的調整 (由GPU負責)
xds wrote:
所以你的意思是如果要...(恕刪)

1. 使用校色器, 則請勿調整顯卡, 勿使用其它校色程式. 因為兩邊都在調顯卡內同一組LUT, 自然會有互相干擾的狀況. 這就如同有兩個人發號施令, 請問你要聽誰的? 因此我會建議關閉顯卡調整顏色的選項(回歸預設值), 剩下的交給校色器處理.
2. 校色器會建立你螢幕的描述, 而且許多校色器會調整顯卡的LUT(先讓色溫/Gamma歸定位), 因此建立的是"調整顯卡LUT之後"的螢幕描述(包含螢幕被調整後的色域空間與特性), 而色彩管理程式再依據這個ICC來決定顏色怎麼顯示. 在這整個過程中, 顯卡的角色被淡化, 它只負責存放被改過的LUT, 然後忠實的把顏色丟到螢幕去.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