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蓋的大樓如果有容積獎勵
外面都會插個牌子寫那邊是公共空間
然後有幾個停車位是大家可以用的
例如地下一樓四個車位 地下二樓15個車位為公共停車位
請問這種停車位真的能停嗎???
最近我家附近的還把牌子都用膠布貼起來了
是這種獎勵容積的空間有時間性嗎??
再請站上大大提供資訊了
感謝
好事都會變形…
變成建商增加容積率的方式,口袋滿滿。
基本上不會對外開放,你去檢舉,政府只好裝個樣子來查,查完就結案了。
能不能停,建商會說「當然可以,只是你沒來停。」或是「中間有誤會,當然可以停。」
再來就耍一些手段整你。
1、收費高到嚇人。(本大樓全天保全、N支監視器等一大堆理由,所以成本比較高。)
2、以住戶安全為擋箭牌,要查驗你證件,
想辦法造成停車人的不方便,自然你就不會想來停了。
這種所謂立意良善的方式,好像還不只這個,如2009年北市府為花卉博覽會而推出的政策,建商只要將基地美化18個月,最高可增加10%的容積獎勵,因此被質疑創造了不少的「假公園」。
好像還有一種是建商會收購畸零地,再拿來捐給政府換容積率。
當然買來的都是比較不值錢地、可以拿來換好地段的容積率。
如台中通過的「台中市實施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審查許可條件及作業要點」
政府都帶頭給這麼多優惠了,房地產怎會不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