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剖文】關於原木製材...


Z大


"無3尺下的小樹......應是無法再繁衍"是什麼因素造成?

Z大圖中紅檜真是漂亮
希望它們能平安的生長幫我們守護這片土地
這樣的巨木能涵養的水量應該很多吧!

這趟溪邊行在溪兩側還看到不少紅檜苗



紅色圈起處應為樹根
本也想一探究竟
無奈下雨趕路回程
沒有多駐足觀察
如果下次有經過話再細細觀察....


幾根紅檜倒木堵住水流
型成中間推滿土石並長了些植物
水由兩側找出口往下流
蘭勃舵 wrote:
Z大"無3尺下的小樹...(恕刪)


舵兄:
如果這地方進行採礦,搞不好這兩年就會被"清場"

大抵上這些紅檜,介於壯年~老年期

加上株數不多 → 互相授粉機率低 → 空包彈

您的第二張照片,後面有特大號的筆筒樹......也是珍品哩!!
Z大

"清場"一辭
讓我想起家父說過以前做林班時
會清理山澗或乾溝的倒木
那算額外的收入
聽說有些地形數量還不少勒

對筆筒樹沒研究
不知是珍品
不然多拍幾張....
蘭勃舵 wrote:
Z大"清場"一辭讓我...(恕刪)


是的....開闢林道至伐木地、集材路徑清理

都可以先處理起來....

(包括較次級的樹種,如:赤皮、各種櫟木類...等)


材積計算,指樹幹本身

而台檜的樹枝,大者有達2~3尺徑,統統算是額外收入了
公視森之歌 記錄台灣森林興衰

公視為記錄環境生態,同時宣導水資源關懷議題,特別以高畫質HD製播台灣山林百年變遷與生態樣貌的紀錄片「森之歌」,將於28日晚間10時首播。

「森之歌」是導演柯金源籌劃1年半,走訪台灣5大山脈,並親赴東南亞熱帶雨林,同時注入10多年的觀察與生態資料而拍攝完成。影片記錄了台灣森林興衰,與人在山林中的生命智慧。

公視今天表示,2010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公視特別推出「森之歌」高畫質環境生態紀錄片,從海岸到高山,從新生的幼苗到千年的神木,全面探討森林與人之間的互動因果。

製作團隊還親赴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地的熱帶雨林,親眼目睹雨林被燒墾、砍伐的慘狀;甚至拍攝到當森林消失之後,當地居民沒有乾淨水源可以飲用,連生存都有問題的情況。

根據統計,台灣99%以上的木材使用量,都從國外進口,而且躍居全世界第2大熱帶雨林木材的進口國,但許多台灣人並不知道。

製作團隊並獨家記錄到生態失衡的現象,例如在中央山脈的東側,拍到水鹿啃食山櫻花、香蘭等樹木樹幹,許多山櫻花因而幾乎枯死。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台灣山林日漸減少,野生動物聚集同一地方,並長期啃蝕同1塊林木,造成壞死。

公視表示,除了林木破壞也造成綠地縮減,這個生態現象呈現森林保育的重要性,也看出人為破壞所造成的因果關係中最後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人類。

「森之歌」邀請著名的生態攝影家徐仁修配音,娓娓道來森林的悲歡離合,共同譜寫山林間生命組曲。

easyhawk wrote:
公視森之歌 記錄台灣...(恕刪)


轉貼一大篇新聞.......然後,您自己的看法呢??
來逛此篇文章的大大們, 都是對木材很感興趣, 因此才轉貼公視製作的台灣山林百年變遷的影片撥出訊息給大家.

不過想必這個影片除了講述台灣森林的紀錄外, 還會對台灣的林業或森林的破壞有所批判,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不以為然, 也許有些人卻是頗有感觸. 但我本意並沒有要藉著這部影片來勸世什麼的. 我只是覺得這可能是大家會感興趣的節目, 然後分享訊息而已.
easyhawk wrote:
來逛此篇文章的大大們...(恕刪)


E大:
小弟懂您的出發點,也感謝告知此節目播出訊息~我會準時收看的

身處在林業的一環,自然期盼能多瞭解多方看法

樓上簡短回文,若有讓您覺得不快~小弟這裡先跟您道歉

也請不吝發表節目觀後感~謝謝

Z大

抱歉貼幾張離題的照片
因樓上報導有提到水鹿
就貼一下去年在中央山脈稜脊上拍的台灣水鹿


晚上


因位於偏遠地區 少了補獵壓力 數量不少


署光


日出後水鹿返回森林內


強壯的公鹿


台灣水鹿是台灣野外最大型的草食性哺乳動物
我想成鹿除了人大概沒什麼天敵了
Z大的文章真是讓我看的非常的感動~因為原木本身就是一種歷史的軌跡~經過z大的圖文解說,真的了解了很多,
對了!不知道z大位於中部何處?我也很喜歡攝影,有機會可以交流一下、喝茶聊天交朋友!應該也是一件人生樂事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