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地時晴空萬里, 上山後開始下雨(下圖)...


剩下11公里時, 好久不見的Danilo Di Luca(VINI FANTINI-SELLE ITALIA)從主集團衝出來, 趕過領先集團, 想搶下這一站...

結果終點前300公尺還是被追上...

不過單站還是義大利人, 是年僅23歲的Erico Battaglin(BARDIANI VALVOLE-CSF INOX), 不管他是什麼方式拿下單站, 他就是冠軍, 值得臭屁一下(聯想到前陣子的"RM30事件"...)


Di Luca, 只能說可惜了....

然後粉紅衫沒換人!!! 難怪我不能成為半仙...(連1/10仙都不夠格...)

-----------------------------------------------------------------

今天這一站, 在"靴子國"的腳底進行, 原則上就是"從足弓前方走到後方, 再刺進腳底"(有沒有覺得
刺痛一下...

這一站的起點和終點, 其實是跨了兩個南部的省區, 而Cosenza(起點)和Matera(終點)這兩座城市
, 不但是這兩個省區的名字, 也是兩個省區的首府(Capital)。
Cosenza位於克拉提河(Crati)和布森托河(Busento)這兩條古河流的交會處, 所以這裡住的人就比
較多了。比起前幾站的起終點城鎮, 只有"幾千隻小貓", Cosenza光是市區就有77,000人, 如果算
進一整個大都會區, 更高達26萬人。對車手們來說, 終於有了個大城鎮可以去走走了...。

終於來到人口比較多的Cosenza
而終點的Matera, 從西元前3世紀開始, 就建在一個小峽谷中, 而這座城市在國際最知名的, 就是
它被稱為"Sassi"的石頭屋建築。這種依山而建, 以順著當地山石打造成各式的房舍, 有點像是中國北方陝西省黃土高原的"窯洞"。家父是陝西人, 前幾年隨他回去探親, 也特別要求到當時已經幾乎無人居住的這特別建築去仔細瞧瞧, 當時是7月大熱天, 裡頭卻是涼到要穿外套。倒是兩者相比, 看起來Matera的石頭建築是堅回多了...。

擁有特殊石洞式建築(Sassi)的Matera

和中國黃土高原的窯洞比起來, 好像人家義大利Matera的石洞屋比較堅固...



接著來說說今天的口路線, 其實不嚴格地比較起來, 開頭這幾站的經過地形好像都差不多:一開始有小起伏、中段一路平坦, 最後再爬個還不是太陡的坡。這一站也是一樣, 只不過一開始有一個4級坡登山點(37.2公里處), 算是小菜一碟, 不過放在一開始不太遠的地方, 已經可以引起部分車手在這裡脫離集團噴出去開始單飛了。
接下來經過一大段人家騎得很辛苦, 車迷趁機作作自己事的平路, 來到178公里處, 開始今天的重點爬坡-Montescaglioso。雖然這同樣只是個四級坡, 路程4.5公里、平均坡度5-6%, 最陡處來到10%, 由於已經接近終點了, 這裡應該會有另一波規模不小的攻擊行動才是。

最後近5公里的路線狀況...
提到Montescaglioso, 2003年環義的第二站, 後半段幾乎同樣的路線, 義大利著名的"光頭海盜"Marco Pantani, 在他生涯的最後一年環義的參賽, 就在這裡展開他最後一次擺脫主集團式的攻擊, 但他最後沒有拿下這一站, 而他生涯最後一次的環義大賽, 也以總成績第14名作收。

令人懷念的Pantani, 這一張確定是2003年的環義, 但不確定是不是第二站...
環義主辦單位有點兒在10年後重新回到Montescaglioso這個賽段的味道。而嚴格說來, 這一段並不是個很難爬的坡, 所以不是單純只會衝刺的車手, 像是Matt Goss(GreenEdge)和John Degenkolb(Argos-SHIMANO), 好好發揮會很有機會;至於Mark Cavendish, 則是要OMEGA PHARMA-QUICK-STEP這支車隊好好帶著他, 還得伺候他到最有利的衝刺位置...。
台灣品牌美利達今年冠名贊助了義大利的Lampre車隊, 期待他們在自已家裡的大比賽中有令人亮眼的表現。不過車評看到目前為止, Lampre-Merida車隊的運氣好像不是很好。剛轉隊過來的Roberto Ferrari(來過環台賽)第一站被摔車害到;而他們第二站的TTT也不是很優;主將Michele Scarponi又在第三站摔掉了爭GC的優勢。現在就看看Filippo Pozzato能否後來居上了, 可是,
他目前的GC是142名(+28分鐘)耶...。

據說最


所以今天這一站, 大家還是看得到這一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