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寫這東西, 如果只是固定地在說本站從那兒到那兒, 全長幾公里, 有幾個登山積分點等等, 千篇一律, 相信大家看了也會覺得無趣, 所以我每次都會想個開頭。原本這一站想要聊一下昨天Mark Renshaw的終點前頭捶事件, 可是說真的, 我不知道要怎麼寫, 因為大家在11站的討論已經很多了, 正反不少立場也都說得很詳細, 在這裡再評論覺得是畫蛇添足, 脫褲子放屁, 但想了半天, 又不知道要如何開頭, 簡言之, 就是沒fu, 所以本站就原諒小弟直接介紹吧。


在慢慢離開阿爾卑斯山區, 環法賽逐漸接近庇里牛斯山地區, 這一站慢慢高起的地形, 顯然又回到了山地站的賽段。出發後約15公里的平路, 就開始進入山地。本站共有5個登山積分點:2個2級坡和3個3級坡, 而最高點是1417公尺的Lachamp-Raphael, 這兒位在整個賽站的97公里處, 也是本站的補給點。倒是車評擔心, 愈來愈熱的氣溫, 會不會一開始就有車手爆掉。

一開始不久, 在60公里內就有兩個3級坡, 而在96公里處, 再上到標高1315公尺的2級坡Montivernoux, 接下來的賽段其實不算太陡, 只是很多上下起伏。在上上下下中, 經過在北阿爾代什省(the north Ardeche) 地區古老而茂密的村落, 最後再上一個2級坡, 來到終點的Mende. 這裡位處塞文國家公園(the Parc National Des Cévennes)的北邊, 據說又是一個很適合騎單車的好地方。

其實本站的重點, 會是最後一個2級坡, 原本最後這個坡的名字是Côte de Croix-Neuve, 不過現在被稱為Montée Laurent Jalabert (Laurent Jalabert之坡), 正是為了紀念法國車手Laurent Jalabert, 在1995年的法國國慶日這一天, 拿下了這個單站, 而Jalabert的故鄉, 就是在Mende西南邊的Mazamet。這一段3公里左右的爬坡, 陡度9-11%, 被認為是今年環法賽最陡的一段。 Alberto Contador對這裡應該還有深刻印象, 因為今年3月的Paris-Nice賽, 他就是在第4站最後的這個坡奮力一衝, 甩開了Alejandro Valverde、Luis León Sánchez(Caisse d'Epargne)和Joaquim Rodríguez(Team Katusha)等同胞好手, 拿下單站也穿上黃衫, 最後順利拿下總冠軍, 而這也是康弟繼2007年之後再次穿上冠軍黃衫。

起點的Bourg-de-Péage, 是第一次出現在環法賽之中, 不過它在中世紀時, 就已經奠定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主要是因為鎮內的一座聖巴德羅馬大教堂(the Abbey of Saint-Barnard de Romans), 當時就為了這座教堂, 特別在Isère River上建了一座橋, 而且在這座橋上設置了收費站, 進行來往貨物稅的徵收, 這個在當時封建體制下的經濟型態, 間接保障了當地後來在19世紀生產兔毛氊帽(felt hats)的商品流通, 而現在則成為了法國主要高速道路和鐵路(TGV Rhône- Alpes-Sud 高速鐵路)的重要交會點。

終點的Mende則是位於Lozère area的中心區, 同時是附近幾座城市的進出必經之地, 這裡也保有非常多的歷史文化遺產。像是建於14 世紀的哥德式大教堂- 聖皮瓦德聖母院(Notre-Dame-et-Saint-Privat), 這裡被13世紀興建的聖母院橋(Notre-Dame Bridge)和許多古老型態的街道包圍著, 在今日, 也因為眾多的歷史和藝術遺產, 而被譽為the Land of Art。
GC車手們經過好幾天的休養生息後, 在接近庇里牛斯山區的這一站, 是否又會有關鍵性的一戰?不知道。而如果真是這樣, 車評認為可能會提前預定第20站後站上香榭麗舍大道上頒獎台的GC名次。
後記-
剛接獲指示:晚上要和太太帶小朋友去看玩具總動員3, 因為再不看就要下片了, 尤其現在是暑假, 小朋友又期盼很久, 看來今天小弟就沒法看完本站, 因為回到家可能已經跑完了, 所以各位車迷朋友, 如果可以的話, 多在本版留下文字轉播紀錄, 讓小弟回來能透過大家的記載來回味一下, 謝謝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