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西結束之後, 也代表今天的自由車賽季接近尾聲, 當然是還有其他的單日賽啦, 不過像我這種看熱鬧的人, 就覺得把環義, 環法和環西三大賽看完, 就差不多了。不過再怎麼樣, 這種三大賽就好像是MLB, NBA的例行賽一樣, 21站的比賽, 不必每一站都要取勝, 只要把戰術擬好, 盯著主要的對手, 自己再穩穩地騎, 就能拿下最後勝利。而在這樣的比賽方式看過之後, 也來看個不一樣的, 那就是一戰定輸贏的世界錦標賽…。
不知道大家看不看棒球, 我說的是2009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 記得那一年的美國隊, 找來的是大聯盟最頂級的華麗陣容, 結果在四強賽之前, 兩度敗給委內瑞拉;而最後的四強準決賽(Semi-final)竟然以4-9敗給日本, 失去爭冠的機會!所以這種所謂短期賽制, 只要幾場就定生死的世界錦標賽, 也讓人有另一種意想不到的結果。
其實今年的比賽, 早在19日(一)就開始了, 這次是在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小弟我因為周日和媒體朋友跑去2天1夜的武嶺"硬要騎", 加上一開始的Junior(今年新增)和U23級的計時賽, 參加的車手可能大家也比較不熟悉, 沒興趣, 所以就略過。不過還是要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先前各級男女比賽的前三名車手
首先是19日的Junior Women(暫譯青年女子組)的個人計時賽(13.9公里)..

Junior Women的世錦賽前三名: Jessica Allen(Australia, 中)、 Elinor Barker(Great Britain, 左, +0:02)、Mieke Kröger(Germany, 右, +0:03)

Jessica Allen確定以19:19(均速43.188Km/h)奪冠的振奮神情...
接下來是U23男子組的個人計時賽(35.2公里)..

Michael Hepburn(Australia), 原本是奪冠的熱門, 結果因為摔車事故, 損失了至少30秒, 最後以+0:46拿下第三

地主車手Rasmus Christian Quaade(Denmark), 以+0:36奪得亞軍

冠軍則是另一位澳洲車手Luke Durbridge, 以42:47(均速49.362Km/h)拿下金牌

三人的頒獎台合照
再來是20日的個人計時賽比賽結果, 首先是Junior Men(青年男子組)的27.8公里..

這是來自哥本哈根的地主車手Mads Wurtz Schmidt, 在觀眾的加油聲中跑出不錯的領先成績

這一位也是奪冠的大熱門David Edwards(Australia), 結果他後來以+0:21的時間, 只拿下第三

這讓Mads Wurtz Schmidt大鬆一口氣....

最後Schmidt(中)就以35:07(均速47.483Km/h)拿下冠軍, 左邊的是亞軍James Oram(New Zealand, +0:04), David Edwards(右)得到第三
菁英女子組(Elite Women)的27.8公里方面...

其實在菁英女子組進行的前半段, 下了一場雨, 地上是濕的(這是隸屬HTC-Highroad女子隊的德國車手Judith Arndt剛出發之時)

不知道是不是下雨之後路滑的影響, Linda Melanie Villumsen(New Zealand)雖然還是跑出個人最好成績, 還是以+0:21拿下第二名

去年的冠軍Emma Pooley(Great Britain), 這次以+0:24, 屈居第三名

Judith Arndt最後以37:07(均速44.931Km/h)拿下冠軍, 不過因為她沒有戴無線電, 所以沒人通知她, 也沒有終點前的勝利手勢...

Arndt也是2004年的公路賽世界冠軍...

前三名合影...
接下來, 就是今天的重頭戲, 菁英男子組的個人計時賽了…
和前面介紹的青年組, U-23和菁英女子組當然不同, 菁英男子組要跑46.4公里。出發地點是在哥本哈根的市政廣場(City Hall Square), 這是位在市區的西南側, 路線上在出發後就一路向北騎, 到達最市區最北邊的Østerbro, 再往北到達哥本哈根北方的衛星小鎮Hellerup, 接近到Charlottenlund Slotspark之前, 就可以折返回到哥本哈根市中心區, 這裡會看到早期有著典型北歐傳統保壘式建築的Kastellet, 和丹麥王室避寒的"夏宮"(Amalienborg Palace), 還有現代感十足的歌劇院(Opera House), 最後回到市政廣場。不過這只完成了一半, 也就是說, 比賽一共要騎兩圈。

起點也是終點的哥本哈根市政廣場

Kastellet是早期丹麥的保壘式代表建築所在, 不過現在已經變成公園了...

Amalienborg Palace, 丹麥王室專門避寒的地方(會比較不冷嗎...)

現代感十足的哥本哈根歌劇院
這次沒有任何高度表的資料, 不過看來路線在哥本哈根市區附近繞, 以它靠海的平坦地形, 應該不會有什麼坡度;倒是這次連平面路線圖也不是給得很好, 還好有以下的影片檔, 大家可以大致了解車手們行進的方向和沿路景致...
當然, 這場比賽最大的話題, 就是Fabian Cancellara能否第2度衛冕他的世錦賽計時賽冠軍, 以及拿下他的生涯第5個世錦賽冠軍, 繼續穩坐他計時賽之王的寶座。最大的威脅, 就是來自於另一位來自德國的年輕計時賽好手Tony Martin。

連續兩年, Tony Martin(右)在世錦賽的菁英組男子計時賽屈居第三...(圖為2009, 下圖2010)


坎叔今年換了車(TREK), 能否在環法和環西的ITT連續敗北後, 在世錦賽雪恥??

Tony Martin能否繼續維持優勢, 順利在世錦賽稱王??
其實, Martin已經連續兩年在世錦賽的男子計時賽以第三名收場, 不過2011年, 他從Volta ao Algarve開始, 因為順利贏得第5站的ITT, 也幫他拿下了最後的總冠軍;接著是3月的Paris–Nice大賽, 幾乎是同樣的模式, 靠著最後一站的ITT勝利, 也取得了總冠軍頭銜;再來, 他在俗稱"小環法"的Critérium du Dauphiné, 和另一場在西班牙的Tour of the Basque Country的ITT, 也都拿下了單站第一。而坎叔呢, 在2010年風光地在Ronde van Vlaanderen、Paris–Roubaix和E3 Prijs Vlaanderen三個具代表性的古典賽都拿下第一, 加上環法的兩個ITT(序幕戰和第19站)拿下勝利之後, 今年卻只保住了E3 Prijs Vlaanderen的冠軍頭銜, 更重要的是, 在環法(第20站)和環西(第10站)的兩場ITT單站, 坎叔和Martin的正面對決, 卻都以1分20秒以上的時間, 輸得一塌糊塗, 縱然坎叔在環西後半段退賽跑去準備世錦賽, 但還是讓人懷疑坎叔的計時賽之王寶座是否不保。

去年比個"4"(世錦賽個人第4冠), 今年呢??
當然, 除了他們兩位的計時賽之王老少對決之外, 也要注意幾位可能是配角, 卻也可能搶戲的車手, 像是兩位代表英國隊的David Millar, 和今年在環西大賽看起來狀況還不錯的Bradley Wiggins, Millar是去年世錦賽的亞軍, Wiggins在2009年原本奪冠呼聲也很高, 卻因為變速器的故障, 連前三名都不保。看起來今天的世錦賽菁英男子組個人計時賽, 應該就是這幾個人去排前4名了!當然, 要是我來說的話, 我是比較希望看到坎叔比個"5"啦, 不過看起來, 幾乎所有的車評, 都把冠軍的票投給了Martin, 最後的結果如何呢, 就請大家在台北時間今天晚上18:30以後, 開始注意比賽的訊息, 剛好Martin和坎叔是最後兩個出發, 時間大約是台北時間晚上10時左右。同樣地, 也請善於尋找轉播網址的各位車友, 屆時不吝分享, 讓大家看看今年的世界計時賽王座爭霸戰...
世錦賽菁英男子組個人計時賽出發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