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會的裡的那個中產階級定義為何?

這幾天很多議題都吵的沸沸揚揚,可是一直有一個疑問,人說現在是M型的社會了,那中間的那一層的定義為何?中產階級倒收入多少才算中產階級?之前曾看過雜誌說是以月薪4~7萬這一階算中產,可是說實在話,如果說以前中產階級是買房子的最大族群,那現在4~7萬要買房子除非爸媽有幫忙,要不然這樣的受薪級距買還過的去的房子一樣很辛苦啊...
文章關鍵字
吃不飽 餓不死

自給自足

但存不了錢
Kuocc wrote:
這幾天很多議題都吵的...(恕刪)

看你住哪吧
台北國不是那麼簡單混的
chiang:另外是那個豬頭說我要穿內衣的? 你嘛幫幫忙,雖然01沒有收視率的問題,但是好歹也要顧及社會觀感好嗎,別作出一些不好的示範

Kuocc wrote:
人說現在是M型的社會了,那中間的那一層的定義為何?


m型社會就是沒中產階級了啊
MP153 wrote:
吃不飽 餓不死自...(恕刪)


大大,這算低收入戶吧?

中產指的應該是出門有車2000cc以上
居住有自宅且離工作場所路程不超過一小時
衣食無虞
偶而安排個出國旅遊
回樓主的話,所以中產在台灣已經是新貧一族了,
台灣的中產消失了,誰搞的鬼? 主要是政府。


家庭償債壓力 10年來最沈重
更新日期:2010/05/16 13:40
家庭償債壓力,十年來最沈重!去年股市反彈、不動產交易熱絡,加上房價上揚,借款金額相對提高,央行統計,到去年底為止,家庭借款餘額回升到十點五八兆元,不過,民眾所得成長有限,「可支配所得」下滑,「借款餘額」占「可支配所得」的比例上升到一點二倍,創十年來新高!(張雅惠報導)
都會地區房價飆升,部分民眾買不起,買得起的,也從此成為屋奴
============================================================================
奢侈稅有效????
這是建商、財團(壽險業)、不肖銀行、仲介、投機客、投資客、代銷
在演戲裝可憐,

這些人的口袋經過幾輪的炒作已經是滿滿滿了,滿到央行收不回來了。


以現階段政府祭出的各種手段來看,

只有這樣程度,當然是假、是假同情(鱷魚的眼淚)(而且還放預售屋一馬),
(有人說,台灣資金過多??你可以滾到國外去,或者導引到清潔能源產業去。)

只能稍微退燒而已,之後有90趴以上的機率,高燒會再起!!(貪婪來自於人性!!)

奢侈稅(特種稅)=\=實踐居住正義,

正義是無所不在的(還是選舉時才突然出現?),
絕非一個稅就能解決造成社會M型的根源,
(炒作、暴利、合理住權被剝削),

騙票、口號、口水才是現在的光景,可悲國民黨!!!

給你這麼多權利(代表這段時間全民也花很多納稅錢),

做這麼稀少的事(自肥可多了),

砍掉重練,一點也不可惜。


============================================================


先炒房 後打房
林進國2011/04/01

台灣四十歲以上的人大多見識過國民黨炒作房市與股市的高超能力,這波的房市炒作起於國民黨執政,金融海嘯過後的二○○九年,一開始執政黨不斷釋放,中國將投資台灣房市,捷運建設,都市更新案,四十年優惠房貸等等利多訊息與政策,另一方面營造業者與仲介商也樂於配合,官商聯合炒高房價,肥了少數的官商口袋,卻苦了普羅大眾只能望房興嘆,以新北市新店、新莊等地為例,一般住宅起價一坪四十萬至六十萬,相較於多數起薪兩萬多元的上班族,想要買一個居住的殼,恐怕得要貸款成為屋奴一輩子。

如果一個民選的執政黨,沒有能力營造讓人民基本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那麼這個執政黨應該被唾棄下台一鞠躬才是,現在執政的國民黨馬政府,炒房國民黨,打房國民黨,一來一往暴利循環,未來的執政者必須追究現在執政者的政治與法律責任,還人民一個公道。

(作者為科技公司營業部經理)
(恕刪)


---------------------------------------------------------

隱藏? 那就更是政府的責任了。("租稅改革"故意積極不做為!!尤其是土地、不動產落實非自用及炒作課稅)

上面的文章,其實明明白白說明我們的政府,其實,本身就是個貪婪的政府,

還記得新光以近64億天價標下國有財產局--信義聯勤土地,轉手賣一百億,

這政府是帶頭貪婪的政府。
(當然,這與政黨無關,不要再政治化,就事論事,但台灣政府的大方向卻是往貪婪、往剝削走,
造成台灣社會M型,一點也不奇怪,經建會一天到晚發佈假數據。(M型的平均化,一點參考價值也沒有)

----------------------------------------------------------------


開放陸資買房
...(恕刪)



開放陸資買房買土地,這是一個極可惡的政策,


想再掀起百公尺高的房價、土地海嘯,淹死所有台灣人(尤其是台灣年青人)。

甚麼可以開改,甚麼不能開改,這政府不是心知肚明嗎???
(要開放炒股,很歡迎,要投資新產業或台灣沒有的產業,更歡迎,
但國土是台灣的根,是絕不可買賣的,所以不動產當然也不該開放外資來台置產,包括陸資。)

少子化衝擊 婦產科快撐不下去了
更新日期:2011/04/11 06:25
由於少子化關係,不少婦產科醫院因此吹起熄燈號!部分婦產科醫師則是以特約醫師方式勉強維持營運,有醫師打趣的指出,年輕醫師寧願選擇牙科,因為人有卅多顆牙齒,但小孩卻愈生愈少,也有不少頂客族,根本不生小孩,搞不好以後接生婆行業還會重新掛牌營業。(彭清仁報導)
台灣少子化的情形愈來愈嚴重,人口負成長比例高居全球第一,政府也拼命催生,希望適婚男女多生幾胎。而受了少子化的衝擊,新竹市私立南門醫院婦產科,成立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在新竹地區算是知名度相當高的婦產科醫院,但少子化現象,讓婦產科每個月接生的嬰兒,已驟降到只有個位數。醫院也坦承,專任醫師很難請,為了考量產婦的安全,醫院也不得不做出決定,七月之後婦產科只提供婦科,產科則是吹熄燈號,不提供接生的服務。


--------------------------------------------------------------------------------------

簡言之,想要實現 ”居住正義”(居者有其屋),就一定要碰”租稅改革”,
再加上實行社會住宅(只能與國家買賣,不能釋出到市場。),

才有可能改善台灣的持續M型化(M型上端就是投機的主力),
接著才能改變現在台灣的少子化問題惡化(現在式,全世界第一),

否則未來台灣就是呈現 ”超高齡社會”。(一個台灣年青人養4、5個老人)

至於M型上端這些人(投機族群),
對台灣其實會越來越沒幫助,

撈夠了,資產之多,
隨時可以申請楓葉卡、綠卡等,去到國外退休(小孩子也一起帶去),

最後台灣剩下甚麼????


會像希臘、冰島一樣,陷入國家債務風暴,不得翻身。


MP153 wrote:
吃不飽 餓不死

自給自足

但存不了錢

其實這個就是.....庶民經濟的最終目的..
從反投機到無歧視的居住正義【社論 20110419】
2011.04.19 01:42 am

立法院迅速通過奢侈稅法,行政院可能提前至六月一日開徵。實施奢侈稅制的意義,其實不只在為飆漲的房價「退燒」,更代表了台灣政治思維進行了一次重要的修正:施政必須更向中間及弱勢調整,才能維持社會公平與正義於不墜。

以往談房價,執政者都以自由市場為藉口,諉稱沒有干預空間,而無所作為。事實卻是,有限的土地及房屋供給遭到少數財團的壟斷,再加上資本家、投機客的哄抬炒作,房屋市場變成薪資階級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奢品,甚至成為打擊年輕族群奮鬥意志的社會障礙;如此扭曲變形的房市,絕不容再坐視不管。馬總統宣示要捍衛「居住正義」,原因應也在此。

從這次立法過程看,外界原預期利益團體會有強烈的干擾,結果並未出現。這顯示,朝野立委都認知高房價已成為社會隱憂,也對民眾厭憎房價炒作的心情有深刻共識。值得玩味的是,政府不過藉奢侈稅對房地投機小試身手,即對房市交易產生了可觀的抑制作用,可見市場中以屋養屋的投機客多麼猖獗。要實現居住正義,執政者可以運用的政策工具還很多,未來必須透過稅制及交易價格認定制度的改革,繼續推動房地價格結構的合理化。

例如,這次奢侈稅未將預售屋納入,無異留下一大漏洞。財政部門可擴大清查交易紀錄,來補課這類炒手的交易所得;但如果成效不彰,投機客繼續利用此一漏洞賺取暴利,立法委員仍應修法將預售屋納入。再如,現行公告地價制度極不合理,遠遠低於實際市價,造成土地增值的計算嚴重失實,尤其是圈地養地的財團享受巨額暴利,卻不必將之回饋給社會。這項制度有必要逐步調整,把國父提倡的「漲價歸公」精神找回來。

所謂「居住正義」,說易行難,這其實也不只是政府的工作,而需要社會大眾共同的理解與投入。以台北市正在推動的「社會住宅」為例,不論是在市中心規劃的「小帝寶」,或預定在木柵郊區興建的住宅,都遭到當地居民的強烈抗議,反對設在當地。這或許是區位選擇不當,或者是市府未做好溝通協調;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反映了市民對於社會住宅的排斥與不信任,認為社會住宅將影響整個社區的房價市值及居住品質。

這種「別在我家後院」的心理,其來有自,但並非無法化解。重要的是,政府要拿出有說服力的社會住宅興建及管理計劃,來爭取社區居民的認同支持。同樣重要的是,民眾要放寬自己的心胸,放下階級高低乃至貧富差異的差別心,來迎接不同住房政策下的鄰居。只有在無歧視的氛圍下,才是建立社區共同體、實現居住正義的終極樂園。

經常往來兩岸三地,或有跨國生活經驗的人都會注意到,台灣是一個階級較不分明、社會相對公平的國家,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成就。但近年產業發展的失衡,加上稅制的重商、房價的過度炒作,正逐步將原有的公平帶向失衡,才如此讓人憂心。政府此時推出奢侈稅,除了打擊投機、穩定房價,更宣示了政策上轉向「照顧弱勢」的意涵,這個從「富」到「均」的變化,值得繼續推升。

奢侈稅的推動,只是實現「居住正義」的一小步,對台灣整體社會正義觀念的改變,卻是一個大啟發。對政府而言,這顯示執政者在政策上有很多積極角色可以扮演,不能以奢侈稅為已足;對投機客而言,這意味短期炒作可以休矣,請尋找別的標的去投資;對建商而言,要打造更合理、人性而合宜居住的房屋,不要再一味誇耀豪奢及高價;對一般民眾而言,要理解無殼蝸牛及通勤族的痛苦,請給社會住宅一個機會,不要用異樣眼光看待其間居民。

台灣的中產已經變新貧了~~~

台灣政府實際上是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說男盜女娼,還侮辱了男盜與女娼咧!!!

因為男盜女娼,男的還要花時間、出力氣,才能順利得手,風險還很高,
女娼,那就更不用說了,出賣青春的肉體換錢生活,不偷不搶,天經地義,
她已經付了她的代價了。

表面提倡的教育,不是真教育,
而是政府的所作所為,身教言行,是呈現何種真實面貌???
(說一套做一套? 只說不做? 遇事推諉? 無為而治? 資本主義之毒? )


至於,這政府裡所美稱的公僕們(這些人聰明過了頭),
實際上,是一群不知長進、默守成規、遇事則閃,
佔了便宜還賣乖,專挖人民納稅錢及不知廉恥為何物的群體,
不認同嗎?

讓你看看,政府過去二、三十年怠惰的結果,
舉如下事例只是台灣萬例中的一小小例而已,

為甚麼會有如此不利於國家社會的經濟環境,
不利於台灣年青人的環境,
政府有責給全台灣人一個答案!!

嚴重到何種程度呢?
會使台灣人的價值觀嚴重錯亂!!!
(不事真實的生產與服務,一樣活得像王子公主一樣,是這樣嗎????)

它會讓台灣後輩覺得社會上別人的虧損是他們得暴利的利基,
也覺得由這種方式所得來的金錢是再正當不過了,(這是事實嗎???)
所以奢侈、名牌、浪費是正當的,
是別人無能,所以不能有奢侈的生活,
所以貪婪是無罪的。

台灣就是有這樣無法無天的政府(法規不修,租稅不革,”故意”漏洞大開),
以致於有這樣乖謬、無良的一群M型上端。(約佔台灣人口的二十趴)
(表面光鮮,口袋滿滿,說穿了,
是踩在勤苦的台灣人民辛苦工作的血上面來獲取暴利。)

台灣的經濟,是在買空賣空之下建立起來的,會有感嗎????

=====================================================================

投資房市獲利 林毓芝:爸爸帶得好
30歲出頭,就有千萬身家,投資房市很有一套的三立主播林毓芝,到底是怎麼挑標的?除了父母的經驗談,林毓芝堅持小本經營,量力而為,讓精準眼光的她,投資無往而不利!

■房市投資啟蒙 父親居功厥偉

「其實真正的房事投資達人,是我爸爸啦!」林毓芝說,爸爸退休後,就成了專業房市投資客,南來北往看房子,他才是真的老江湖,林毓芝跟著爸爸耳濡目染,膽子才漸漸大了起來。
林毓芝說,雪山隧道還沒通,爸爸就先在宜蘭買了獨棟別墅,想在宜蘭先蓋民宿,當時七百萬買進的房子,就在雪燧通車後,以一千多萬賣出,轉手起碼賺了六七百萬。

■慎選投資物件 小本投資立大功

「周邊環境很重要!」爸爸的獨到眼光,帶著林毓芝的房事投資視野跟著變寬,她開始懂得自己挑房子。林毓芝說,抗跌的房子不能太偏僻,最好能鄰近捷運等重要交通動線;此外,優質的居住環境不能太吵雜,最好也不要有路沖等風水問題,將來拋售才不會有困難。

投資房市,林毓芝通常只出租或買賣,幾乎都沒自己住過,不過因為手頭上的現金有限,林毓芝買的房子,通常價位都在五百萬以下,就是擔心利息太重,投資變成負擔,未蒙其利先蒙其害。

■專挑中古屋 逢低買進賺價差

此外,林毓芝挑選的物件,青一色都是中古屋,「預售屋看不到實物,買起來真的很不安心!」因為穩健謹慎,林毓芝的小本投資,風險低,但獲利上漲空間卻相對變大,林毓芝說,投資前兩間房子時,她的壓力不小,因為這些錢,都是辛辛苦苦存起來的,不過累積經驗後,接下來選標的,林毓芝才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

雖然最近房市低迷,景氣不佳,不過林毓芝最近還是到處看房子,因為她相信逢低買進,逆向操作,才是投資致勝的不二法則。

================================================================

不肖、不勞而獲的世代,會一代傳一代,會鼓勵台灣年青人,
辛苦工作幹嗎???

上一代的受害者,會變成下一代的加害人。

一天到晚被老闆幹譙,辛苦領到薪水,還得給不肖的政府納稅,何苦來哉???

M型社會的裡的那個中產階級定義為何?
答:正在消失的族群!!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