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空虛到底有多嚴重阿

布魯吉他 wrote:
但我重申一個看法,「台灣的教育經費有93%拿來養老師」,這是制度面的問題
,不是老師的錯。


你以為政府不想改革嗎?但是威脅政府抗拒改革的,不就是你們嗎?
光是推動一個教師繳稅,代表教師的全教會就不斷向政府施壓
轉眼間幾年過去了,明年能不能實施還是未知數
不是你們的錯是誰的錯?
混血法務長^^ wrote:
你以為政府不想改革嗎...(恕刪)



混血法務長^^
你以為政府不想改革嗎?但是威脅政府抗拒改革的,不就是你們嗎?
光是推動一個教師繳稅,代表教師的全教會就不斷向政府施壓
轉眼間幾年過去了,明年能不能實施還是未知數
不是你們的錯是誰的錯?
==============================
「你以為政府不想改革嗎?但是威脅政府抗拒改革的,不就是你們嗎」
抱歉,真的不是我。

「光是推動一個教師繳稅,代表教師的全教會就不斷向政府施壓」
哪個改革沒有阻力?哪個革命不會流血?
不管是公部門、私部門,遇到改革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抗拒,很正常
難道您覺得可以看到教師放鞭炮來慶祝自己的福利即將減少了嗎?
再者,您看台灣過去軍公教改革的歷史就知道,改革雖慢,但卻是不斷進行。
我說過,公務員無法規避時代的潮流,不合理的制度本來就要修改。
新的公務人員不已經沒有18%了嗎?教師不也最後「快」要繳稅了嗎?

「轉眼間幾年過去了,明年能不能實施還是未知數
不是你們的錯是誰的錯?」
抱歉,應該是立法者和上位者的錯,不敢排除萬難和阻力。
而且進行改革,雖然會失去部分教師的支持,卻可以換來絕大數贊正公平正義人民的支持,
為什麼上位者不敢執行?
您把這個責任推給全部的軍公教人員,我認為擔子未免太大。
而且,真的不是我布魯吉他的錯。
很難得這篇文到現在還沒被回收
記得以前只要扯到軍公教
只要扯到月退
馬上就進回收桶了
簽了ECFA後
實在應該引進薪資較低的內地人民同胞
取代台灣地區現有的米蟲軍公教
難怪我會覺得 我家附近國中小10年都是一個樣子 我們國家真的太窮了 ORZ 好處都被拿走了 教育經費100塊老是就拿走 93塊
混血法務長^^ wrote:
你以為政府不想改革嗎?但是威脅政府抗拒改革的,不就是你們嗎?
光是推動一個教師繳稅,代表教師的全教會就不斷向政府施壓
轉眼間幾年過去了,明年能不能實施還是未知數
不是你們的錯是誰的錯?...(恕刪)


沒繳稅的只是義務教育(國中小)的教師喔!
其他教師還是跟其他人一樣得繳稅的喔
Viscount wrote:
簽了ECFA後
實在應該引進薪資較低的內地人民同胞
取代台灣地區現有的米蟲軍公教...(恕刪)


連政府單位(含政務官)也國際化(創下全球首例.又是個台灣第一)豈不乾脆
外勞進入台灣全部不設限

講到競爭力,與國際化/本土化之爭

想到原產於非洲的慈鯛科混種:吳郭魚及原產於美洲的小花蔓澤蘭
要怪那些本土物種沒有"國際競爭力"
死了活該嗎?
無心的錯 wrote:
公務人員這麼強大 讓...(恕刪)


當政府要處理公務員時都沒見到任何團體出來贊聲
只見到公務體系的反彈聲音
只能說任誰也不敢招惹公務人員啊
票啊~
恭喜發財 wrote:
當政府要處理公務員時都沒見到任何團體出來贊聲
只見到公務體系的反彈聲音
只能說任誰也不敢招惹公務人員啊
票啊~


應該說台灣人被馴化習慣了
公務員某種程度代表最基層的統治階級
從荷蘭、清朝、日本、中華民國
臺灣人只要起來反抗
死傷人數都是以萬為單位

也造成一般人民對爭取資源分配平等的害怕和冷漠
混血法務長^^ wrote:
應該說台灣人被馴化習...(恕刪)


混血法務長^^


應該說台灣人被馴化習慣了
公務員某種程度代表最基層的統治階級
從荷蘭、清朝、日本、中華民國
臺灣人只要起來反抗
死傷人數都是以萬為單位

也造成一般人民對爭取資源分配平等的害怕和冷漠
=====================================
「應該說台灣人被馴化習慣了
公務員某種程度代表最基層的統治階級」
大概沒有您講的那麼誇張,公務員沒那麼了不起。
行政法上的「特別權力關係」在法理上都不存在了,更甭提基層公務員還有統治階級的權力。
大部分的公務員只是默默的在他們的職位上辛苦工作而已,我看不出有什麼統治人民的本事。
如果您指的是政務官,那請不要和考試的事務官混為一談,政務官是人民用選票選出來的。

「從荷蘭、清朝、日本、中華民國
臺灣人只要起來反抗
死傷人數都是以萬為單位」
真的是扯遠了。感覺很像某位關在土城看守所的陳姓人士找不到皮條
,只好用台灣人受到迫害,東扯西扯來轉移話題。
如果能從國庫空虛扯到什麼死傷人數,我只能佩服您法務長的想像空間,還是這是您的「烏賊戰術」?

「也造成一般人民對爭取資源分配平等的害怕和冷漠」
台灣可貴在於是民主國家,不是一言堂,大家都有發表自己言論的自由。
沒什麼好害怕和冷漠的,這裡不是共產國家。
只是因為某些人對於一些職業上存有偏見,進而用一些似是而非的邏輯,斷章取義的新聞,
作為自己偏頗意見的看法。我比較不能認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