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想捐營養午餐錢的話~我該捐那個團體啊!!

在網路上有查到
中華佛教善緣慈善會
主要幫助家境突發重大變故,本無恆產且收入微薄之單親或父母雙亡隔代教養等
眾多政府無法補助家庭之無力繳納書籍費、註冊費或營養午餐費學童就學及就食。
網址:
http://www.buddha-charity.org/main.php?funName=news
立案證書:內政部台內社字第0930062210號(請問要如何查證啊?)
另外他的網站寫說
本會收據:合於「所得稅法第17條第2項第2款」規定為所得稅申報列舉扣除之捐贈扣除憑證。

是不是捐款可以抵稅啊?~感恩
wu0221 wrote:
嗯~~那我還是自己花掉好了~~省了17塊轉帳的錢!!
..(恕刪)


台北市可以面交嗎?

q6461 wrote:
如果可以的話,等你捐...(恕刪)


有需要這們酸嗎 = =
ATON259 wrote:
台北市可以面交嗎?...(恕刪)


不接受面交~~

需要請直接下標唷~~
wu0221 wrote:
不接受面交~~

需要請直接下標唷~~


可貨到付款嗎??

底價是多少??
sparrow wrote:
可貨到付款嗎??底價...(恕刪)


抱歉~~以售出~~!!

再來啊~!!!!!!!!
捐款有那麼難嗎?捐個一千,可以讓一位小朋友吃一個學期還有剩了,
而且可能他全家都要靠營養午餐過日.
捐完款後,他們會寄收據給你,報稅時可以扣抵,不過好像列舉的才能抵.
對上班族來說,捐個一千應該無關痛癢吧!
8k1060 wrote:
捐款有那麼難嗎?捐個...(恕刪)


對啊~我就是看報導說捐一千塊可以讓小朋友吃一個月~

天啊~~我平常居然那麼奢侈!!
不知道這樣建議好不好?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捐書

什麼單位不去裁,就裁這個聯合國也曾支持過的單位。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8953

教育部錯估當前童書市場?
羅 融
2002/04/30 第318期
一次開會即決議裁撤兒童讀物小組力推兒童閱讀運動的前任教育部長曾志郎,曾經拍胸脯保證,這個小組絕不會裁撤,沒想到,黃榮籿上任之後的第一次業務簡報會議才開了十幾分鐘,就作了裁撤小組的決議。
兩年前,每個小朋友一年只要交十五元,最近兩年,不用交錢,就可以讀到三十本新書、十二本人文性質的兒童雜誌。這樣的福利,在教育部長黃榮村的決策之下,已經不再有了。

很多人都懷念 中華兒童叢書

一九六四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為了協助我國發展國民教育,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撥了五十萬元美金,與當時的台灣省教育廳共同推動兒童讀物出版計劃,為期五年,向全省學童徵收兒童讀物費、設置兒童讀物出版資金管理委員會,並成立了兒童讀物編輯小組。

自該年八月起,兒童讀物編輯小組即以編印國小學童的課外讀物為工作主軸。第一期「中華兒童叢書」共出版了一百六十五種,發給全國各國小圖書館每種一本、各班兩本。三十多年下來,「中華兒童叢書」已經累積了八百六十八種。

南投縣至誠國小負責圖書館業務的陳恩祥老師說,許多人的成長記憶都離不開「中華兒童叢書」,由於該叢書總是依照難易程度註明給低年級、中年級、或是高年級閱讀,加上有文學、科學、健康與藝術四類,對小朋友們來說,是內容很豐富的課外讀物。

當年的五年計劃結束之後,由於成效良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省教育廳又再續約五年,直到我國退出了聯合國,才轉由徵收兒童讀物費、並繼續由省教育廳編列部份經費的方式,來維繫該項業務。

從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六年,該小組完成了一套共四冊的「中華兒童百科全書」,是當時第一套專屬兒童閱讀的百科全書;一九八六年開始,該小組又推出「兒童的」雜誌,直到現在,這本雜誌還是市場上少見的人文類兒童雜誌,一九九四年始,又陸續編印了供幼兒參閱的立體遊戲書-「中華幼兒圖畫書」,贈送給立案的各公、私立幼稚園。

叢書編輯方向 不涉意識形態

一九八三年,本土作家鄭清文就應該小組之邀,寫新莊的在地故事。在還沒有解嚴的一九八三年,這是很前衛的出版方向,鄭清文半開玩笑地說,寫給兒童看的新莊在地文化故事書,這大概是最早的一本了。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總編輯何政廣說,不涉意識型態、不分黨派,編輯小組的方向一直都很多元,在國民黨執政的年代,就請了李鴻禧、莊淇銘等獨派大老,為「兒童的」雜誌撰寫文稿,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提供專業上的指導。

和其他出版社最不一樣的地方,鄭清文說,是這裡一直在出這一類的書,到了公元兩千年,鄭清文又應邀寫了一本描述新竹風情的書。除了本土作家之外,像國語日報的社長林良、雷驤......,也都寫過中華兒童叢書。

除了因企劃方向而向專家學者邀稿之外,何政廣表示,絕對不採用翻譯稿件,此外,每期都保留了五分之一的空間,採用新銳作家的投稿作品。

一九七五年次的溫麟玉,念的是設計相關科系,自己對圖文書一直很有興趣,前兩年,她抱著自己的第一部圖文創作,到各家出版社自薦。溫麟玉說,有的出版社不出版圖文童書,像是聯經、格林等出版社雖然很感興趣,但是檔期已經滿了,輾轉認識何政廣的她,像是遇到伯樂一樣。她表示,這個單位不曾因為她沒有背景也沒有任何出版經驗就打回票,那時還有另一個台中的出版社也有意願,但考量發行量之後,溫麟玉還是選擇交由兒童讀物編輯小組,「因為全國的小朋友都看得到我的作品啊!」

小組轉型之後 回歸市場機制

聽到以後不再固定收到「中華兒童叢書」以及「兒童的」雜誌,陳恩祥直說,那很可惜耶!,位於南投市與南投中寮鄉交界處的至誠國小,在九二一地震的時候,校舍全倒,圖書室自然也受到波及,陳恩祥說,那個時候搶救了一些書,加上社會各界樂捐,以及固定來源的「中華兒童叢書」與「兒童的」雜誌,圖書館才又充實起來。現在,全校有安排集體閱讀的時間,每個班級也有自己的閱讀時間,如果以後沒有「中華兒童叢書」了,陳恩祥說,「那會是小朋友們很大的損失!」

何政廣說,精省之後,原來附屬於省教育廳的兒童讀物編輯小組以及兒童讀物出版資金管理委員會,身份就一直未明,不曉得要歸到教育廳改組的中部辦公室,還是回到教育部裡,力推兒童閱讀運動的前任教育部長曾志朗,曾經拍胸脯保證,這個小組絕對不會裁撤,沒想到,黃榮村上任之後的第一次業務簡報會議,才開了十幾分鐘,就作了裁撤小組的決議。

立院教育文化委員會立委羅文嘉表示,目前連教科書都開放了,編寫童書的工作交給民間、不再由政府機關主導、回歸市場機制......是順應時代的作法,但是,市場上的童書出版品,能不能符合學童所需,是不是完備到不必政府介入?都還需要再評估。

黃榮村表示,小組只是轉型、並未裁撤。但是,據了解,不論是轉型或裁撤,教育部裡對於當前的童書市場,都沒有作過評估研究,令人擔心的,更是從一九六四年累積到現在的四千多萬兒童讀物出版資金,會遭到不當挪用!
直接捐助學校單位,讓金錢發揮最大效益

捐助什麼狗屁基金會之類的,它還要養人,愈大愈出名養愈多人,爛一點的,還跟你來個乾坤大挪移,老實說你的錢跑哪去只有天知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