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跟蟲卵攪和再一起~

佛典對於優曇婆羅花的描述,也都不是像現在謠傳的那樣與草蛉卵同一模樣,大紀元網站張貼優曇婆羅花,不知根據的是什麼?"直徑約1毫米" 不知是哪本經書是這麼描述的?
大紀元應該是根據韓國的新聞報導(最早的報導),根據韓國哪一個新聞是如此報導:「優曇婆羅花,也稱優曇缽,經上又名「靈瑞花」。直徑約1毫米,花形如鐘,呈淡白色,花莖細如金絲,白色夜開,芳香極美,翌晨即萎,所以又稱曇花一現。」~若是真的依據韓國報導真的是

書籍或經典記載優曇婆邏花的外觀就如那草蛉卵的?有哪本?看一下有關優曇婆邏的記載,真正的優曇婆邏是樹
佛光電子大藏經 阿含藏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六注解
http://dblink.ncl.edu.tw/buddha/1b026r.htm
(041)優曇婆邏(Udumbara)(巴),又作為烏曇,譯為瑞應,無花果樹。
佛光大辭典
http://sql.fgs.org.tw/webfbd/text.asp?Term=優曇...
優曇跋羅,梵語 u umbara 或 udumbara,巴利語 udumbara。又作烏曇羅花、憂曇波花、鄔曇羅花、優曇花、鬱曇花。略稱曇花。意譯作靈瑞花、空起花、起空花。屬於桑科中之隱花植物,學名 Ficus glomerata。產於喜馬拉雅山麓、德干高原及斯里蘭卡等地。樹幹高三公尺餘,葉有二種,一平滑,另一粗糙,皆長十至十八公分,尖端細長。雌雄異花,花托大者如拳,小者如拇指,十餘個聚生於樹幹,雖可食用而味不佳。
阿含經是佛教早期的經典,優曇婆邏經就是在中阿含裡頭其一的經文,原汁原味相傳至今已兩千多年了,而優曇婆邏"樹"也的確有此植物,台北植物園學習資源網裡頭就有優曇婆邏"樹"的照片
優曇婆邏經
http://dblink.ncl.edu.tw/buddha/1b104.htm
台北植物園學習資源網
http://tpbg.tfri.gov.tw/Default.aspx?tabid=126
【優曇華】Ficus racemosa L.
原文名稱為udumbara,譯名或做優曇本羅、優曇本花等,不一而足,是原產在印度、泰、緬到澳洲等地的植物,亦被奉為佛教聖樹。
關於“優曇婆羅花”,佛經上有詳盡的描述。花形如鐘,呈淡白色,花莖細如金絲,白色夜開,芳香極美,遠遠看去,花朵雪白聖潔,似有瑞祥之氣繚繞。莖絲較軟,存在時間一個多月甚至更長。
《長阿含經》記載:優曇,傳說中的仙界極品之花,因其花“青白無俗豔”被尊為佛家花,西方極樂佛國中善見城之優曇,與備受推崇的阿修羅城的蓮、持國天城中的水仙和愛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屬極品,沾皇家的華貴氣息,三千年一開,花形渾圓,猶如滿月,遠遠看去,雪白的花朵倒像是卷了千堆雪,有瑞祥之氣繚繞,觀者受福。
佛經無量壽經中記載:人們發現優曇婆羅花是祥瑞之兆。
《法華文句》四上:“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慧琳音義》卷八所說:“優曇花,梵語古譯訛略也。梵語正雲烏曇跋羅,此雲祥瑞靈異。天花也。世間無此花。若如來下生、金輪王出現世間,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現。”
不過到底是花還是卵,個人是覺得也不用太過於執著或分別
諸法萬象皆是因緣和合而生
不管是有情的眾生還是無情的眾生都是平等的
所謂「有情無情,同圓種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