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悠遊卡可以和台北的悠遊卡互用嗎?

dearjohn wrote:
回 Hans Che...(恕刪)


不知道您的說法的跟據是為何??卡片相同也不表示整合...就小老百性的觀點來看...即使用一樣的卡還是沒整合..(ETC卡不能拿來搭高雄公車,TM卡不能拿來搭高鐵,高鐵卡不能拿來用ETC的意思)沒整合跟用一樣的卡是一樣沒義意的....台灣就是愛好大喜功....開一堆規格.....

看看人家香港...用的八達通卡跟悠遊卡的規格是一樣的....人家能做的一樣很多....但是看看台灣除了悠遊卡外其他號稱最新最好的卡.....也就只能用在單一功能

別說小地方香港的八達通比不上...連大陸都比不上.....上海交通卡能用的都比台灣的任何卡來的多....

與其訂一堆規格...還不如想一想怎麼整合吧.....說真的要說悠遊卡"膨風"發卡數.....還不如去看看那些二代卡....到底真正的使用率有多少....當初去高雄買TM卡....賣卡的人還笑我這種卡大家都是拿免費送的....我居然會拿錢買...
更有趣的...我去屏東搭公車....上車刷了...下車沒刷(高雄市公車跟渡輪都是只要刷一次)...結果鎖卡.....想要解卡...對不起.....請回屏東客運站才能解.....其它地方包含銀行都不能解....這種服務......要是台北悠遊卡整合成這樣....那才是惡夢....那天出問題要我到高雄去解鎖...那還得了,更有趣的....加值只能人工...沒有自動加值機...還有加值要付手續費......等於錢存在銀行還要給銀行抽頭...... 這是啥服務啊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台北悠遊卡卡數最多, 並不是他功能多強, 而是台北的人最多, 如此而已.
換句話說, 如果 TM 當初是台北捷運的 IC 卡, TM 就會變成最大數量.

悠遊卡有非常不合理的兩年使用規定, 人家日本的 IC 卡使用都是最後使用後十年.

香港的八達通其實是跟台北悠遊卡的規格不同,
八達通是 Sony, 悠遊卡是 Philps.

悠遊卡跟悠遊錢包為何不能在一起, 要去問立法院, 而不是交通部.
要怪罪也請怪罪對對象, 謝謝.

悠遊錢包加值還要手續費, 為何不去討論這種不合理的規定?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dearjohn wrote:
台北悠遊卡卡數最多,...(恕刪)


如果沒記錯TM卡好像晚了悠遊卡好幾年....很多卡都是政治因素作祟(看到別人縣市有..自己縣市也要有)
台灣就是被這些給害了....沒整體規劃

至於悠遊錢包...很不幸的...我是台北人...但我也沒在用那種東西
如果要作...幹麻還要分兩種....悠遊錢包在我看來只是銀行騙卡的手法

但是 TM卡是連想搭公車加值都要收錢...至少悠遊卡沒這問題

至於兩年沒用的問題.....我蠻贊成您的說法....因為兩年真的太短.....只是....越短不是就越少有膨脹發卡的問題...

台北人兩年沒用上悠遊卡的人....應該沒幾個吧.....只是前一陣子不是發了一堆紀念卡...這些卡是不是兩年沒用也就自動失效呢??那...買這些卡的人...不就

說真的以台灣政府的能力...我想立法院應該不是問題...要不要做而已... 就學民主紀念館改名一樣...法自己修就好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dearjohn wrote:
回 Hans Che...(恕刪)



印象中台灣最早推非接觸式交通卡是台北智慧卡公司,也就是悠遊卡, 後來中央才開始制定相關規格,大台北地區與其他縣市規格不相容多少也有點政治因素(在這裡就不要提這部分了,要不然傷和氣到時後刪文鎖帳號),

各縣市各自為陣發行自己的非接觸式感應卡片除了政治因素外,也是因為合作公司、銀行等...因素,他們當然希望開拓自己的市場、用自己有利的規格,所以也不難想像到現在會衍伸為那麼多種卡各自為陣.
我不是說台北悠遊卡一定最好,但實際使用者一定比其他卡多,因為當初最早正式開始使用的就是悠遊卡,外縣市居民在台北求學、洽公、定居、旅遊等...一定會先買來用,所以用戶有很多都不是台北市民.

至於發票的必要之惡....老實說,真要逃稅還是一堆方法,以現行制度來說攤販、小吃店、雜貨店、光華商圈很多店家都光明正大逃稅,而發票也會浪費一堆紙...不過這似乎不是短期內可改變的.

我想起悠遊錢包的問題....當初不能使用悠遊卡小額付費除了稅的問題之外,好像也是因為銀行公會(就是各大銀行啦~)強力向政府抗議,因為會擠壓到信用卡、提款卡等...銀行服務的收益,他們主張不管悠遊卡或其他卡當初都是交通用途,不能用作金融服務....要不然會違反銀行法之類的,後來吵了幾年台北智慧卡公司等...業者只好跟銀行合作發行卡片(有錢大家一起賺)因而變成像現在一樣有什麼悠遊錢包之類的.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說穿了就是利益分配問題罷了.

個人覺得各自為政沒什麼不好.
因為就經濟學來說, 完全競爭的價格最低, 服務最好.
獨佔或是寡佔, 價格很貴, 服務很差.

所以各家有各家規格, 但是通用, 其實才是最好的.

像台北智慧卡公司規定悠遊聯名卡一定要衝多少卡量, 否則不續約, 就是一個很差勁的做法.
如果台灣不幸全都用悠遊卡, 那就是任憑台北智慧卡公司宰割.
但是如果有好幾個通用規格, 就可以去抵制台北智慧卡公司, 要求更合理的條件.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正名: 高雄捷運使用的是 iPass, 一卡通,
不是悠遊卡, Easycard.

請樓主修改標題, 謝謝.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台灣目前的交通卡系統:

1. 悠遊卡: 台北, 基隆, 宜蘭, 馬祖
2. 金門交通卡.
3. 台灣通: 桃竹苗, 中彰投.
4. TM: 南部七縣市.
5. iPass: 高雄捷運
6. ETC
7. 高鐵用的卡

其中悠遊卡的系統和其他六種不同.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香港"八達通"很方便, 可是人家地方小沒有南北之分, 票務比較簡單
上海卡也是一樣好用, 可是一出上海就牛不起來,

北高捷運是兩家各自獨立的公司, 兩家公司的票務系統不同, 要整合本來就很困難,
除非以後北高採用統一規格感應機, 不過目前來看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高捷通車後最少有六年是處於正常虧損狀態,

大家說要整合票務, 別忘了~ 起初高捷購買的票務機, 就是要跟北捷不同,
北捷如果同意整合, 人家高捷還不願意配合勒, 看新聞高捷公司說過,
要減少虧損就只能靠自己公司發行的卡來補救營運虧損, 所以自己的鳥還是自己玩.
我看要整合幾年之後才有可能吧!!









本來就是台北先有捷運
應該要求高雄捷運公司跟進去融合台北的卡片系統才是全民之福
不保證南部人不會來台北
不過恭禧高雄在台北捷運10年多後終於有了捷運
祝大家年年都有頭香可以插!
台北先有捷運跟智慧卡系統是兩碼子事情.

因為台北捷運一開始也沒有智慧卡系統.
台北捷運開始用悠遊卡時, 高雄捷運早就規劃另一規格了.

所以沒有理由高雄捷運非得用台北捷運的卡.

這樣說來, JR 北海道也要出自己的 Kitaca, 難道就非得用 JR 東日本的 Suica?
光是關東地區, PASMO 是去年才有的, 也沒有日本人覺得為何私鐵跟地鐵不用 Suica.

有自己的智慧卡, 比較有主導權. 至於拆帳則是另一個層次的事情.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