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悠遊卡可以和台北的悠遊卡互用嗎?

其實這還有一些紀念卡的問題.

這樣說好了, 如果台灣只有悠遊卡, 那麼 Hello Kitty 的紀念卡就只有台北智慧卡公司能賺錢.

但是如果有 TM, 台灣通, 或是 iPass,
自然其他智慧卡公司也能賺錢.

所以我搞不懂這種只需可通用, 不必搞到單一公司的東西, 為何非得使用單一規格, 而且還指定悠遊卡.
反而該統一的東西, 例如身分證, 護照, 健保卡, 駕照, 卻為了所謂不要侵犯隱私的問題不去統合.

奇怪, 記名式的悠遊卡就有侵犯隱私的嫌疑, 都沒人討論?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北縣捷運通車後, 加上以後的機場線, 整個北捷路線有十幾條,
悠遊卡發行量只會越來越大, 要整合那就要看"一卡通"願不願意被配合了
反正以後延伸的問題還會很多....
什麼北捷吃定高捷, 欺負只有兩條線, 我們要走自己的路, 最後自己玩自己的鳥.
就算台北有十幾條捷運好了, 悠遊卡到高雄一樣沒有用武之地.
就算全台灣的人都有悠遊卡, 很抱歉, 你要搭高雄捷運, 就是得使用一卡通.

說個難聽一點, 到一個城市, 就應該要遵守當地的遊戲規則.

高雄捷運並沒有義務要配合台北悠遊卡.
如果根本上就是個不平等的地位的話.

票務整合有沒有好處, 完全看整合有沒有意義.
說個難聽一點, 像我這樣會需要高雄捷運的人, 整合雖然對我有好處,
但是不整合, 我還是會買高雄捷運的 iPass.

那麼如果整合只是片面優惠, 那麼寧可選擇不整合, 因為整合沒有好處, 需要的人還是會去買.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這邊想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

交通票證為什麼要整合?
交通票證以什麼方式整合?

很多事情不要以台北的角度思考, 因為可能有台中人或是高雄人一輩子都不會上台北的.(真的有)
那麼, 為何他們的交通票證非得使用悠遊卡?

強制其他縣市的公司使用悠遊卡只是方便台北人到其他縣市而已,
像我這種偶爾才會回高雄的, 多兩三張卡並不會造成我的困擾.

另外, 我前面也說過, 有幾種票證, 包括台中的台灣通, 跟金門交通卡, 也是跟悠遊卡不同規格,
所以也請不要把整合的責任推給政治因素.

光是日本關東地區, 就有 Suica 跟 PASMO 兩種規格,
有人會問日本關東地區就這麼小, 為何要搞兩種規格?
問題是每家公司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智慧卡, 如果硬性規定, 那叫做圖利特定廠商.

所以既然交通部制定統一規格, 其他縣市都照辦時,
比較舊而且規格不跟其他縣市一樣的悠遊卡反而應該要配合其他票證,
而不是悠遊卡去衝無聊的卡量去搶主導權.

我前面也說了, 如果拆帳談不妥, 就是不整合而已. 你到其他縣市就是要用當地的智慧卡.

真要說統一規格, 台灣很多事情該統一規格的都沒做,
為何交通票證非得統一規格, 而且一定要指定較舊而且與其他規格不相容的悠遊卡?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說得好
爲什麽要分那麽多張卡?
提款卡,電話卡,信用卡,sogo聯名卡,悠游卡,建保卡等
爲什麽不整合一張就好
那麽多銀行幹嘛,就全部整合為一家,
那麽多姓氏幹嘛,趙,錢,張,孫,陳等姓
就全部整合為一個姓就好了呀...
dearjohn wrote:
我前面也說了, 如果拆帳談不妥, 就是不整合而已. 你到其他縣市就是要用當地的智慧卡.


其實整合也要看時機,票務系統的整合,困擾是授權的問題。
台鐵是國營 ,要接受採購法的監督
高鐵是BOT,票務系統是股東 出來包的
高捷也是BOT 還有西門子、中鋼等的股份... 也不使採購法的監督
北捷市營,票務公司也是半官方合資, 不受政府採購監督。

整合難度除了系統、拆帳、本位主義。可能會才用另一家票務公司的方式來處理
類似金融卡的整合模式。

但是首先台鐵更換票務系統才可更上時代。

我昨天搭過高捷的感覺高雄日後比台北好。
國際機場下來直接上捷運可接上高鐵,這個方便性比台北好太多了。
不過高雄機場的腹地小只能容納飛機數量有限。

高捷的品質比台北捷運好太多了。軌道也是無縫軌道、很舒適。另外有安全門的設計對於旅客的安全更加有保障。

真是期待早日全面通車。
人人有綠卡、戶戶十八趴、家家住帝寶
明明很簡單的咚咚還要搞的這麼怪奇
什麼2套系統不同...會嗎?
常見的有ISO 14443A、B(悠遊卡、一卡通、payWave、PayPass規範)、ISO 15693、ISO 18000-3、以及SONY的FeliCa(好像是高捷IC代幣、香港八通關規範)等,這些都使用13.56MHz頻段。

所以感應卡裝置都是可以支援讀取13.56MHz頻段的這些規範的資訊扣儲功能的。差別就是感應卡裝置裡面的的後端程式開不開放讀取功能而已。

所以實際執行面來說台北的悠遊卡到高雄使用消費,或是高捷的一卡通也可到台北來搭乘台北捷運也都是沒問題的,只要「清算機制」與感應卡裝置裡面的的後端程式設定一下就好了?

其實清算機制%比應該也可以很簡單的,在哪裡消費就付費在哪裡(服務點多又方便%也越多)?就像ATM提款一樣跨行提款就給7元的跨行提款費給提供服務哪家ATM佈建多的跨行銀行,這樣北中南銀行客戶在全台灣到哪裡,只要有ATM提款機的地方都可方便提款,就算地球村旅遊也是一樣的。

同樣道理台北的悠遊卡若到高雄消費的話,清算機制就應算南部地區的,相對的高雄的一卡通iPass到台北來消費同理清算機制就應算北部地區的。

這樣也不會影響到不同地區業者的利益權益。但是消費者卻是使用自己習慣的「一張卡或NFCの手機來搞定」。

這才是最實際與重要餅要越做越大讓台灣的觀光旅遊市場越便利掏錢方便消費自然不手軟,而不是「搶一點點芝麻屑、只想先佔茅坑卡住就地起價」,當然資本市場競爭機制下也一定會有大者越恆大小者越恆小的西瓜效應。

就像現在的Visa payWave跟MasterCard PayPass感應信用卡VISA遙遙領先一樣,遲早等MasterCard認輸後...所有目前只能讀Visa payWave感應的(大潤發、家樂福、屈陳氏等)感應卡裝置都會啟動支援MasterCard PayPass消費的。(相當然爾Visa與MasterCard的清算機制談妥之後)

同樣7-11全省的icash wave也想當然爾。等市場的大者恆大出現底定後,啟動支援別家的感應消費餅更大也是必然的。
悠遊卡跨進台鐵四站 通行高鐵高捷不是夢 淡水渡船藍色公路悠遊卡也通
釣魚釣到麥香魚 wrote:
但是有些高中就很討厭,把學生正結合優遊卡幹麻? 真無聊

這似乎是台北市教育局的政策,現在台北市公立高中職應該都是學生證和悠遊卡合併了。
我們學生也是強迫換卡,每天進學校要多一道刷卡手續。刷卡率不佳的學校上頭會盯,
當然被盯的壓力就轉到學生這邊,刷卡率不佳的班級全班會受連坐懲處。(親身經歷過

個人是除了進校門外絕對不用那張卡。悠遊卡內有詳細紀錄使用者進出站時間,
現在和學生證結合,連進出學校時間都有,那我每天什麼時間、走哪條路線上下學不就被看光了?!
誰知道終端另一頭是誰在看資料?現在連銀行個資都會外洩,小心為上。
My Blog -> 白髮.青春 http://www.blogger.idv.tw/
台北市總是有一堆非自願的措施, 來衝高一些假象.

例如流行性感冒疫苗也是一樣, 被半強迫施打, 沒有施打的就會有專門的人關心...
或者一些長官就會來問, 然後為了不要跟自己過意不去, 就會去打了.

所以我前面說悠遊卡並不是靠著自己的實力去衝市場占有率,
而是用一些旁門左道的方式, 這點就蠻令人不齒的.

所以 ta2004 講的那些, 基本上只是台北智慧卡公司公開的講法,
事實上有許多很有趣的故事有待討論.

當然他們在想什麼我也猜得出來, 只是我如果通用的話, 寧可留高雄捷運的 iPass.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我今天把 TM 卡的餘額拿去買東西了...
本來是打算退卡然後退費, 不過我很想要收藏用過的卡,
所以就決定去萊爾富把錢花掉.

萊爾富的刷卡機制是 Taiwan Money (MasterCard Cash) 跟 Paypass 雙軌制,
查了加值點決定還是保留多功能卡, 因為可以自動加值,
否則我平常日不可能跑高雄的銀行, 假日那些客運的加值點要過去很不方便.

我打算今年八月把 TM 聯名卡換成玉山銀行.
國泰世華要年刷十六次才免年費, 太累人了....
玉山銀行只要一次.

有些 PayPass 的店只收玉山, 國泰世華, 跟上海的 Paypass,
所以玉山會留一張.

聽高雄捷運的服務員說, iPass 可以在公車使用, 而TM 可以在捷運走專用門.

不過高雄捷運不接受加值 TM 卡.

真是個很不方便的措施,
日本的JR東京車站. 可以加值 ICOCA/ PASMO/ ToICa (未來),
你用 Suica 買飲料少了幾元, 在店家補足零錢就可以通關,
精算機也可以加值 ICOCA/PASMO, 或是補足餘額給你出場券.

Suica 還可以使用寄物櫃....

這種方式才叫做真正通用.

我想以台灣人的頭腦應該不會想到這些....

iPass 由於之前買一堆通車票卡, 我應該去捷運站的機會比較大,
所以應該會先把 iPass 的點數用完吧.

聽說高雄捷運通車前三個月, 使用 iPass 12 元可以到任何地方,
單程票則是維持原價.

看來高雄捷運要衝 iPass 卡量也是不遺餘力.....

順便提一下. iPass 跟 TM 卡, 台灣通都是沒有押金的,
悠遊卡卻有, 然而消基會很顯然忘記批評這個不合理的地方,
而悠遊聯名卡衝卡量的問題, 消基會就只點名中國信託跟台新銀行,
台北富邦銀行也是忘記點名.

此外還有大眾電信也是, 消基會也是忘記批評他的不合理廣告.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