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來源不明的洲際彈道飛彈朝著美國的一座主要城市(通常設定為芝加哥)發射。

美國政府(包括總統、白宮戰情室、五角大廈和戰略司令部)面臨極度緊張的局面,只有約 19 分鐘的時間來決定是否攔截飛彈,以及是否發動報復性核打擊。

電影以三個不同的視角同步呈現這場危機,探討在高壓、分秒必爭的時刻,國家領導人、軍方高層和幕僚們在決定世界命運時所面臨的人性考驗和道德困境。
沒預期好看
最大原因是掛名第一主角的伊卓斯艾巴戲份"超級少", 掛名第二(阿湯哥最哈:給多次女主角機會後仍把不到的)蕾貝卡·弗格森戲份也"極少"
感覺被詐騙! (或許阿湯哥與我有同樣感覺)

再來是同一事件"分三小段三個不同主角,各自獨立劇情, 各段主角毫無互動串聯劇情
很明顯的本片重心在"美國國防教育"
總之本片就是美國的莒光日保防教育片
一如零日攻擊就是公視拍的莒光日保防教育片
只不過本片並非政府拍攝, 而是編劇導演腦補的莒光日保防教育片

本片40年前1980年代最夯的核彈對峙劇情"舊瓶新裝"
核彈對陣就是在玩梭哈, 人家發射了一顆
梭哈! 那你要不要跟?? 不跟還能留下老本
但一路跟了或許能全拿(全拿的鏡像結果就是全失)
本片就只是呈現各角色在生死一線間下是否還能不要想太多正常發揮

當然本片看起來"精采的是過程"不是結果
到片尾, 都還沒演到擊中目標芝加哥爆炸就結束
好像看愛情動作片兩人都還沒脫光竟劇終!?
其實最精采的根本還沒開始! 超火大

本片低估了美國爸爸的能力
引發了美國防部抗議
《炸藥屋》劇情引發美國國防部不滿:低估美國導彈防禦系統能力!
naposin wrote:
一枚來源不明的洲際彈道飛彈朝著美國的一座主要城市(通常設定為芝加哥)發射。

美國政府(包括總統、白宮戰情室、五角大廈和戰略司令部)面臨極度緊張的局面,只有約 19 分鐘的時間來決定是否攔截飛彈,以及是否發動報復性核打擊。

電影以三個不同的視角同步呈現這場危機,探討在高壓、分秒必爭的時刻,國家領導人、軍方高層和幕僚們在決定世界命運時所面臨的人性考驗和道德困境。



攔截洲際飛彈==>用子彈打子彈

同一個事件看了3遍 ??

為什麼不同時發射3顆攔截==>至少有210%的成功率
Cloudy Shiau
第一段有介紹為何不發射多枚,攔截庫存只有50,需保留以防止接續可能的大規模攻擊
wonly
朝東亞地面發射800顆就好了,一勞永逸,選我正解
elfwong wrote:
沒預期好看最大原因是...(恕刪)

個人是一點都不覺得像是[美國的莒光日保防教育片]
你在莒光日會看到我們面對一枚導彈攻擊而反制無效的影片?
或是花了500億預算得到61%幾近丟銅板的機率反制?(結果真沒成)
不會吧?

這片我覺得就是在說
大家覺得後冷戰時期會相對和平和不緊張
但實際上還是處於像是住在[充滿炸藥的房子]中(主要指美國)
一觸即發

類似主題的[恐懼的總和]
我反而覺得比較像是保防教育片
要說劇情節奏和明星表現
[恐懼的總和]應該是比較好看的
但那就像大多數好萊塢的影片
主角美國人發揮威能拯救美國核彈危機
美國還是很有[能力]去應付所有的事件的
這不是比較像是大內宣?
此片三段式的不同角度敘述
感覺有些不如一次到底的流暢
因為每段最後都是緊張情緒的高點
但就結束了
然後重來一次
讓人覺得沒那麼爽快

我覺得片中比較趨近真實的表現
是不錯的表現方式
這片比較不會有明星飆演技或是戲劇化的劇情起伏
但是很貼切地展現片名訴說的[炸藥屋]
人們面對恐懼和未知的展現
可能不是常在電影中看到的尖叫,憤怒,逃竄
而只是默默流淚,呆望或不知該如何是好

沒告訴你結果的開放式結局
正是要讓你延續感受
去反思你實際真實的生活狀況
是很好的安排
看完後,結論防衛系統失敗機會很高,一顆導彈都這樣,那飽和攻擊呢??所以美國人喜歡蓋地下避難室,因為只有靠自己了~
如果確定是北韓發射早就反擊
南韓跟日本的美軍第一時間就出擊
畢竟北韓也不只一顆導彈
還有日本也有反導彈系統
駐日美軍也有
可攔截的點太多
只有一顆核彈不可能攔截不成功
本片純粹是對人員如何反映的教育片
Cloudy Shiau wrote:
個人是一點都不覺得像是[美國的莒光日保防教育片]
你在莒光日會看到我們面對一枚導彈攻擊而反制無效的影片?

莒光日保防教育片的初衷就只是在教育阿兵哥,不要被日常一切蒙蔽,防微杜漸,呈現出突發狀況如何處置
美國更是比東方國家更有勇氣呈現自己不足的地方

所以我還是認為本片就是民間力量拍攝的[美國的莒光日保防教育片]


Cloudy Shiau wrote:
類似主題的[恐懼的總和]
我反而覺得比較像是保防教育片
要說劇情節奏和明星表現
[恐懼的總和]應該是比較好看的


恐懼總和的劇情來自美國軍事小說家湯姆克蘭西小說
並非原創劇本,所以我不會稱[恐懼的總和]為保防教育片
頂多是保防教育小說[恐懼的總和]改編成商業電影
但按此論點湯姆克蘭西小說,都可看做是保防教育小說

[恐懼的總和]電影個人認為不好看, 比預期低很多
因為遠遠不如湯姆克蘭西小說改編電影最經典的"傑克萊恩三部曲"電影
1990獵殺紅色十月
1993愛國者遊戲
1994迫切的危機



Cloudy Shiau wrote:
此片三段式的不同角度敘述
感覺有些不如一次到底的流暢
因為每段最後都是緊張情緒的高點
但就結束了
然後重來一次
讓人覺得沒那麼爽快


同意
分三段劇情後,劇情精彩度就只剩三分之一
又沒有演核彈在芝加哥爆炸後的劇情
精彩度又再切二分之一
若劇情不切割,一線到底, 演到芝加哥爆炸後的劇情(篇幅占四分之一)
然後就脫離了保防教育片,成為真正的商業大片。

我會希望看到總統選擇梭哈保本不跟蓋牌, 芝加哥核爆後,美國仍找不到兇手,總統天人交戰思考到底要找北韓、中共、俄羅斯哪一家回敬?

這樣就回到導演所鄙視的大商業低俗爽片
但是觀眾們卻看得更爽
elfwong wrote:
莒光日保防教育片的初...(恕刪)

保防教育片是要有教育功效
我不覺得本片對軍隊有教育功能
片中就有人反應出: 我們沒有做錯任何事,不是嗎?
既然沒做錯
也沒什麼好改好教的
片中呈現不是執行個人的錯誤
而是更高層的問題
是整體組織設計執行偏差和憂患意識不足
當然這確實是[老生常談]

美國有強烈反思意願和實際的是演藝界吧
電影可以炸白宮
軍中應不允許對信念一絲質疑或玩笑
還是相對保守
要他們軍中虛心接受此片應很難
所以美國國防部會馬上出來澄清
elfwong wrote:
莒光日保防教育片的初...(恕刪)

要比[炸藥屋]好看的類似電影我相信還很多
你舉出的幾部確實都是好看又精彩的電影
說核彈反擊危機的還有[赤色風暴]我認為也不錯

我覺得此片就是以一個較非主流的手法
來呈現一個被忽視嚴重性的主題
我認為有清楚傳遞到
只是劇情過於侷限而不願繼續發展
讓觀眾得到個無頭(導彈不知何來)也無尾(導彈觸地後的結果)的影片
使得這片若是要當院線賣座片是不會及格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