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
各大車廠不惜花費巨資參與賽車活動,除了賣形象外,獲得最高殊榮的冠軍也可象徵著旗下車輛擁有高科技及可靠度。與賽車結下不解之緣的HONDA,當Marc MARQUEZ勝出美國Indianapolis站後,HONDA於過去半世紀的GP歷程共累積了700個冠軍紀錄,而車隊早有準備,MARQUEZ奪冠後所有成員均穿上HONDA WGP 700 WINS的T-SHIRT慶祝。

1949至1976年期間,曼島TT是GP500分站之一,這也是最受車迷重視的GP500比賽,後因為賽事造成大量車手身亡,迫使車手罷賽及抗議,賽會才在1976年剔出GP500分站,曼島TT自始成為獨立比賽。HONDA成立後不久,創辦人本田宗一郎在1954年發表進軍曼島TT宣言,他認為只有這樣做才可衝出國際,証明HONDA的車輛達到世界水平。1958年,HONDA正式派出車隊參加曼島TT 125cc比賽,標誌著HONDA正式邁向國際賽車壇。究竟在過去半個世紀那位車手為HONDA取得第一個冠軍、第100、200、300、400、500、600及第700個冠軍?以下為大家介紹。

Tom Phillis-HONDA第一個世界冠軍
[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
●(左)1961 HONDA RC163,125cc,奪得HONDA第一個GP冠軍及世界冠軍戰車,(右)HONDA RC162,250cc,中間是Tom Phillis。
雖然HONDA多年來有志培育本土車手成為世界冠軍,但外國車手始終技勝一籌。1960年,HONDA簽下的第一位外藉車手是來自澳洲的Tom Phillis,他於1961年4月西班牙站不但為HONDA取得歷史性第一個分站賽冠軍,並為HONDA摘下第一個世界冠軍。Tom Phillis同年還代表HONDA出戰GP250,並取得全年第2名。不幸是Tom Phillis於翌年的曼島TT賽事中意外身亡,終年28歲。

Luigi taveri-第100個冠軍
[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
瑞士車手,活躍年代1954-1966年,1961年加盟HONDA,1966年6月25日荷蘭ASSEN站為HONDA取得第100個冠軍,賽事是GP50(沒有打錯,是50cc賽事),他還為HONDA取得1962、1964及1966年GP125世界冠軍。

Jim Filice-第200個冠軍
[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
曾奪3屆美國AMA 250冠軍,1988年4月10日以外卡參加美國Laguna Seca站GP250,憑著NSR250奪冠,1990年才正式全身投入世界GP250比賽。

Alex Criville-第300個冠軍
[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
西班牙車手,活躍於1987-2001 GP500黃金年代,1999年6月27日荷蘭ASSEN站為HONDA取得第300個冠軍,同年擊敗Kenny Roberts jr取得GP500世界冠軍,他與兩輪車神Michael Doohan的恩仇讓車迷津津樂道。

Haruckika Aoki-第400個冠軍
[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
活躍1990-2000年代GP的青木三兄弟(長男・青木宣篤、次男・青木拓磨、三男・青木治親),當中青木治親是年紀最少,他於1996年10月6日巴西站GP125,為HONDA取得第400個冠軍。

Valentino Rossi-第500個冠軍
[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
今年36歲的Rossi是唯一經歷GP125、GP250、GP500及Motogp的車手,也是Motogp年紀最大的車手,同時是唯一曾效力三支不同廠隊的車手,紀錄之多無人能及,今年目標是取得第10個世界冠軍。他在剛結束的美國Indianapolis站取得季軍後,在積分榜只領先第二名的Lorenzo 9分。他為HONDA取得的第500個冠軍日期是2001年4月8日的日本鈴鹿站。

Dani Pedrosa-第600個冠軍
[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
每個年代總有一位二奶命的車手,於2005年10月16日的澳洲GP250為HONDA取得第600個冠軍的Pedrosa,自2006年成為HONDA Motogp廠隊車手後無法打破宿命,只在2-4名徘徊,成為了車隊製造商積分榜最佳搶分王。今年更受手臂麻痺影響,接受手術後休養並停賽,復出後雖有好表現,但已跌至積分榜第七名。

Marc MARQUEZ-新鮮滾熱辣第700個冠軍
[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
如日方中的Casey Stoner於2012年突然宣布退休,空缺由在當年Moto2大超班的MARQUEZ頂上。完全無須適應的MARQUEZ首年2013年進軍Motogp後便力壓Lorenzo奪得世界冠軍,同年還打破多個紀錄,包括成為有史以來年紀最輕世界冠軍等等。雖然今年初受戰車性能影響表現,但找到根治良方後,自荷蘭站表現神勇,回復了賽道神童的風采,並有望在今季下半場收窄與rossi 56分的差距。

[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
[轉貼]HONDA史上第700個GP冠軍●過去為HONDA取得最多冠軍的戰車全是2行程賽車,第一名是NSR500,第二及第三是RS125R及NSR250。

source

singal303 wrote:
各大車廠不惜花費巨...(恕刪)


這第700個冠軍也來的太慢了

希望以後有什麼奇蹟發生

讓本田在gp大改革前的最後一年拿下冠軍
cksh 505 28 wrote:
這第700個冠軍也...(恕刪)

不會啦
目前還沒有車廠在GP的勝場數有比Honda多的...

朋友這麼一講我才想到搞不好今年還有可能拿到喔
2006~2007年>>要從990cc轉到800cc
由hayden拿到990cc最後一屆冠軍...
2011~2012年>>準備從800cc轉成1000cc
由Stoner拿到800CC最後一屆冠軍...
2016又是準備大改制的一年
本田今年說不定有機會贏...

哈哈,以上是我鬧著說的
今年本田很難贏,R213V今年問題我想朋友應該也知道一堆兩輪論壇跟新聞都是事後諸葛、補風追影
真正問題只有本田最清楚,身為本田廠隊車迷,只能相信他們,等待HRC解決問題...

還記不記得我在夏休前有講過MM93應該要用點腦子騎車
等夏休完,本田或許能解決問題,到時候再來衝刺積分
現在也不會因為摔掉那三場,要那麼辛苦追積分...
singal303 wrote:
不會啦目前還沒有車...(恕刪)


哈哈 朋友的確有提及

想必是小馬開季被豬腳的表現嚇到了吧

心理素質得更加強才行

現在豬腳已不成威脅,小馬應該會後悔連三摔時的意氣用事吧

如今希望小馬穩定發揮並祈禱有奇蹟~
.............
還有石頭在鈴木8耐的機械故障...

........................
再者,是本田市售機車上的問題

本田近年來大力推行的"平民車"策略

而其他車廠諸如山葉、川崎、米漿等卻是推行越來越多個性化的產品

甚至更高性能的跑車也一一問世....

相較本田市售車的設計感(或性能)到顯得平凡、低廉

雖然我不確定真正的市占率,但也不免為本田感到緊張

(最近在友站有瞥見本田黃蜂系列復出的傳聞,或許本田說不定也開始有動作





cksh 505 28 wrote:
哈哈 朋友的確有提...(恕刪)

沒關係啦
今年就讓MM93有點挫折,將來才能更沉穩
我跟沈大都不習慣看本田輸,但我們仍希望支持本田的朋友保持風度
因為勝敗乃兵家常事,朋友就平常心看待今年吧...

至於Stoner今年要參加八耐
我就不是很看好,雖然他還是快,但過往有乳糖不適症的問題
蠻擔心他的持久性,因為每年這時候鈴鹿都很熱
賽前我跟沈大還打賭FCC比較有機會,因為有耐熱的東南亞選手參加,哈哈
不過沒能六連霸是有點可惜...

HRC今年真的問題一堆,螺絲鬆掉了
去年HRC社長鈴木哲夫卸任換野村欣滋回鍋講了這段話
野村欣滋:
我很榮幸從鈴木哲夫手中接下這角色
他在HRC有段輝煌的時期
過去幾年的成績自己證明了這個
我則是要延續HRC這成功.勝利的心態
我將專注建立在HRC參與的越野賽.世界越野賽和Moto3
除了公路賽外.也將加強在亞洲新的亞洲天才杯的賽車活動
我希望新社長焦點不要太偏,motoGP仍是HRC的根本...

老實講,其實本田在兩輪上面的外型設計一直都很平凡
日系車廠傳統上山葉跟川崎比較會在外型上下功夫
講句直接點
現在的本田兩輪部門就如同豐田章男接手前的豐田一般
市售產品小至50大至1800cc的表現都以穩定平順見長、不溫不火
為了市占憑藉自家龐大資源供應鏈大幅共用平台策略,但後來的成果也很難說本田這項決策是否做錯
因為從雷曼危機後詭譎多變的市場生態,歐美衰退、東南亞新興市場的崛起
證明本田決策沒錯,銷售量仍是位居龍頭
但產品就是給人少了個性自我感、外型設計也無法引起新世代族群的共鳴
你看山葉的R3其實也是仿效本田CB250R戰略的產品,但呈現給人感覺卻沒那麼廉價...

既然豐田章男都能改變豐田,讓Altis不再只是稱職的代步車,現在也多了樂趣在
身為兩輪世界第一的本田沒理由辦不到,換了八鄉新社長希望能有一番作為...

Honda似乎有復活CBR250RR打算並改為並列雙缸,這次外型別再搞笑了,CBR250R小改前那個類vfr1200的頭燈明明很好看,小改就...




Honda啊...現在的Honda似乎不再是以前本田宗一郎在世的Honda。
或許專業經理人認為一家企業賺錢比較重要。
以上不過是個人的"主觀"感覺,或許因為單純是2輪車迷而非純本田車迷而主觀上這麼感覺,其他人就當我小發牢騷,不必理會。

PS. 世界第一大機車廠...是指銷售量世界第一沒錯吧。
singal303 wrote:
沒關係啦今年就讓MM93...(恕刪)

edmars wrote:
Honda啊...現...(恕刪)


本田最近倒是有一些奇怪排氣量的車款出現...看來本田在新興市場是有動起來了?

1.將在中國生產的cb190r/cbf190r(配色不同而已)

外型挺不錯的,車頭有種z1000的感覺(那cb250f怎辦?)
cb190r連結




2.新的小小黃蜂cb honet 160r

水管連結cb160r


造型源自之前的概念車cx-01?國外有些網站說不是(連結)
概念車質感和線條我比較喜歡


3.就是很期待本田SFA概念車往後付諸量產,我猜可能是本田對付來勢洶洶山葉MT-25的武器,不過尾排、單搖臂、倒叉等好料都量產的話...鐵定不便宜。



singal303 wrote:
沒關係啦今年就讓MM93...(恕刪)


若是生產CBR250RR的話

就是真正對上R3了

填補本田目前CBR300R和CBR500R間的空缺
edmars wrote:
Honda啊......(恕刪)

這很難說對與錯
90年代初期日系車廠不惜巨資,一窩蜂投入性能車競賽
卻碰到日本經濟泡沫化發酵,性能車如洪水猛獸般,搞到最後車廠都沒飯可吃
三菱、馬自達、日產一個接著一個被歐美車廠合縱連橫,失去主導權
直到近年才逐漸脫離,重新振作起來...

若當時再堅守本田宗一郎的精神,本田現在的規模也不會比20年前來的大
本田在量產車上雖不如以往那般熱血
但Honda Racing的精神仍持續在各大兩輪至四輪賽場上奔馳著
並靜待時機,重返市售量產車
近來的第四代CIVIC type-R、MR小跑車S660叫好也叫座
也打響了本田重返性能車路線的決心...

cksh 505 28 wrote:
本田最近倒是有一些...(恕刪)

CB190R側看還是有CB1000R的味道,但車頭真的很Z1000,無言...
不過用料還不錯有倒叉式避震,整體賣像還可以
主要問題是可以用其他有質感一點的烤漆顏色來主打
例如帶有光澤的金屬灰或是消光黑,第一印象可能會好一點
配Repsol配色不是很搭、HRC紅白藍三色就還OK
我個人觀感啦,畢竟看的人因人而異...

可以麻煩朋友貼cb190r/cbf190r新聞在本田250CC以下版塊嗎?
因為我沒那麼多時間上網,光四輪新聞就夠我頭疼了...

SFA概念車真不錯
量產不要改太多,趕快出吧...

R3其實若沒有採用並列雙缸,也是蠻廉價的產品,懸吊用料也普普
同樣都是東南亞的工廠生產,但是整體呈現給人感覺還蠻有質感
所以這是本田的問題,該去想想怎麼改變
人都是很重外觀的生物,產品外型有吸引人們的慾望,才會想進一步了在內在...

這或許也跟過往社長的背景有關
第六任社長福井威夫曾做過HRC社長,升格為CEO時,本田兩輪產品質量俱佳,DN-01、VFR1200、無尾熊CBR1000RR、CB1000R是在他任內出現...
到了第七任社長伊東孝紳,沒待過兩輪部門,幾乎都在四輪部,也是在他內期裡本田兩輪產品設計質感給我感覺開始走下坡,一開始Interga750還OK,越後面越無奈,對岸有內幕說伊東是管控質量殺手,對照這幾年四輪產品表現似乎煞有奇事,我對他評價兩極,畢竟他也重振品牌性能聲威、開始和歐美車用零組件大廠合作開創新的方向...
只能寄望這位新社長八鄉能以他過往歐美中市場都待過的歷練,開發出消費者想要的產品...

另外我最近看了幾個汽車網站像國王車訊或人車誌,都把八鄉社長背景講錯,八鄉不是搞技研出身的
他是本田歷屆社長唯一例外,第一位沒有當過本田技術研究所社長的本田集團CEO
他在本田技研所也只做過管理職,不是工程師
所以你可以想像以工程師文化聞名的本田對不是技研宅的八鄉隆弘能接掌兵符有多震撼
過往本田技研CEO除了強勢風格也跟部屬一樣專業,可以想見跟老闆開會有多難開了...

本田先給我一台Forza125就好
等不及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