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不想為了房貸把生活品質弄得很差,所以這六年來(結婚五年了)一直都是在六張犁租房子
看這一年來的房價,本來也沒有打算在未來一二年之內買房,但去年底在因緣際會之下,
從動念,找房,到決定買只有短短的三週,而且是台北市之外,只因為喜歡那裡的環境,而且目前還算買得起
雖然代價就是未來一小時的公車加捷運,但是在一個有空曠的環境和宜人的天氣可以舒適的散步,運動,未來有小孩可以安心的活動,不用在小巷弄走路都有壓力是我們都喜歡這裡的原因之一
雖然在未來房價的成長性部份或許沒那麼好,但就是一種取捨吧
我也是認為買房子是必要的,因為至少你的資產會跟著房價走,比單純靠存錢好多了
住在都市內的哲學就是這樣吧...就是不斷的換...要用多少時買多大的
買小房再換大房,不像鄉下就是一次到位
有小房到時要換大房會比較輕鬆一點
除非政府能祭出有效的手段
人口老化跟人口減少是不可避免的情況
人口密度減少,則必然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理由十分簡單:一個經濟的運作,其主要決定力量不外乎人民的消費、企業的投資與官方的支用這三大類。三者之中任一低迷不振,經濟社會疲弱萎縮,尤其人民消費這一大塊,在整體中佔有六成的比重,稍有遲滯,立將形成拖累整體的力量。
2022年後台灣地區每年新生人數和死亡人數將會相當
房子可能慢慢因供給大於需求 價格逐漸下滑
真要當屋奴 等18年繳完貸款後 資產又大幅縮水 想想還真悲慘
這種情況並非危言聳聽 而是正在進行式
從身邊未婚 不婚 不生的比例越來越高可得到證明
小虎先生 wrote:
元宵節大家在一學長家聚餐,一位前幾年結婚的朋友鄭重告訴大家,經過這兩三年反複思考,找房他倆決定除非發大財簽中樂透之類,否則決定不再傷神在買屋租屋,台北,台北縣一級區,或二級區一天通車來回要兩個小時,房價六十一枰好,還是十出頭萬等等,困擾數年問題不再想了,決定住目前景美十年七層雙拼捷運佔一兩百公尺內,三十三坪,據說可賣一千五百萬房子,房租二萬五,不買了,投降了!
他倆都是上班族,月入約十萬一共,馬上年中會有一寶寶出世,他們決定好好生活,因為月入十萬,兩大一小,在台北加上租房生活只有一般, 當然大家會問一些,他們這樣說:
1.自己房子總比租房有安定感:他們說同意,但只買的起非常遠的地方,每天通車通累死,比較下方便性比安全感重要!
2.房東要是趕人?再找,沒什了不起!
3.要是房租大漲?他們認為薪水都不漲租金如何漲?他們所得就是約四分之一要付住的開銷,要是算盤打錯那就搬台北縣更遠地方!
4.買屋是儲蓄?他們認為還有更好投資工具,不要誇大不動產投資資本利得
5.他們說:一生只有活一次,他們不想省吃簡用到老只得一間房,生命中該有的基本享樂一定要有, 租房就租房,沒必要一生全部賠下去,或每天通車累的跟狗一樣!
同不同意看自己?
元宵節大家在一學長家...(恕刪)
月入10萬--想買台北市-------------------------癡人說夢---------人心不足蛇吞象---好笑
月收20萬--年收240超過...只敢...窩在永和..........
告訢你朋友.月收10萬.......林口..三峽..淡水...看看吧......
raygodsong wrote:
2022年後台灣地區每年新生人數和死亡人數將會相當
...(恕刪)
時間已經提早了,超過經建會的想像
台灣總人口約於2016年左右、將轉為負成長
台灣的房子想要保值?
未來十年說不定還可以
未來二十年我看就未必了......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