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ssiou wrote:
說到最後變成買在淡海高人一等,不就是市區買不起才買淡海嗎?放牛班的第一名,還是放牛班阿.(恕刪)



你忘了你怎麼說的喔 = =

SSIOU :
說到最後變成買在淡海高人一等,不就是市區買不起才買淡海嗎?放牛班的第一名,還是放牛班阿


市區買不起才買淡海??
360就是在淡水淡海區阿 ....你有事嗎?

再者 前亞太朱陶 也沒實價登陸
其實你還可以講更多呢
我幫你列好了

富創D3案
冠德興雅BCF案
寶豐隆地產D5案
大陸建設和厚生合建的B7案
據《壹週刊》報導,威秀3大持股集團分別為橙天嘉禾、中環集團的中嘉國際投資公司、宏泰集團的寶座投資,3方從今年5月就開始激烈競爭。先是橙天嘉禾與中環聯手,更換原本為董事長的宏泰集團人員,改為橙天嘉禾、中環共同推派的吳明憲;再來則以違反協議為由,要求宏泰出售股份。宏泰也再度回擊,提出訴訟並要求橙天嘉禾與中環出售股票。

而宏泰集團透過寶座投資,持有威秀集團25%的股票,投資海洋都心開發案時還主打「威秀進駐」,不過可能因為合約內容喬不攏而罷。據傳威秀已發函,現在就等宏泰回覆,8月2日後就會決議進不進駐海洋都心!但宏泰建設是集團的一份子,與威秀也算有關聯,但現今卻落得這樣的情境,也讓總經理林鴻南感到不滿,更意外扯出威秀集團背後股東們的競爭內幕。


威秀賺錢......股東搶著要

輕軌....大橋....聯外道路....產業...人口...都有譜

威秀就會不請自來


基本上要是她不錯購買海洋嘟心的住戶每一坪告他收一萬台幣
那就是虧幾十億了不是開玩笑
基本上不管是不是有威秀影城!就算不是他!也會找別家進駐!
不然牽扯到法律因素!一間20坪X5000戶 那就十億了!都夠她成本蓋好大樓找廠商營運!
他不做也會有人搶得做
簡單說
海洋嘟新三到五年後完工影城也差不多再加上輕軌好
之後再推商業飯店+上外端一定會有人推海邊度假飯店之類到時候就接二連三炒下去
不這樣做就會拿自己的錢開玩笑崩盤了

ssiou wrote:
不就是市區買不起才買淡海嗎?...(恕刪)


井底之蛙無誤

再說淡海漲跌跟你無關吧, 不如專心唱衰台北市看能不能跌下來讓你買得起

ssiou wrote:
認真回一下跌三成還是買不起這個說法,本來買不起的我不知道,但對像我這種不爽被投資客賺一大筆而不買的大有人在,等到我設定的價格一到也是可以出手。...(恕刪)

肖 恩 wrote:
井底之蛙無誤再說淡海...(恕刪)
說的也是一億房子碟下來到一千萬你連2成都湊不到
房子是賣給買的起的人來買
價錢下修!我是有錢人一定繼續接下去!沒有分高低!只有分價值
分高低得人永遠買不起
只有分價值!市場價值在那邊就是在那邊!會買就是會買(因為買的人覺得有價值)
買不起的人永遠喊太高還沒低!
所以有錢買的人決定市場價值
沒有錢買的決定喊話!喊怎麼還沒跌(怎麼那麼高沒有低)

老話一句討論房市,也是討論給看得懂!會買的(不是想買的)
怎麼讓人看了覺得好像有在靠話術,而且並沒有正確精准的定義。圖表讓人看起來好像很專業,但是詳細審視,其中有自相矛盾之處。

捷運就是MRT,MRT就是捷運,請有識之士不要無限擴大。
民眾所認知的(大眾)捷運系統就是MRT, 請不要混淆的將公車系統(BRT)及輕軌系統(LRT)都放進捷運來。否則在有MRT之前,各個有公車系統的城市都可以宣告已經有捷運了?!這與事實相反。如果要無限上綱的話,是不是計程車及U-Bike也可以稱為捷運?

輕(低)重(高)運量是比較性的。
連被台北市民廣泛認知是中運量的文湖線(著名的法國馬X拉膠輪捷運)也被所附的圖表稱為是重(高)運量時,難怪有人會掰輕軌是中運量,這是標準降低了嗎?果真如此,那什麽是輕運量?是計程車或U-Bike嗎?圖表所示公車系統的運量比輕軌大,如果是建一個擁有專用路權的高架輕軌以做相對快速的交通運輸還說得過去,但如果是也要和公車一樣來佔路面,與其他車輛爭道,輕軌的益處似乎不是那麼的彰顯。

快又俗又大碗?
果真如此,國際城市大家都採用就好了嘛?事實呢?爲什麽大家還要採用其他的方式?

辮子57 wrote:
輕軌G4站後都是落地...(恕刪)


G1-G4都是高架,G4以後過中山北路在濱海路落地。
B4G wrote:
怎麼讓人看了覺得好像...(恕刪)



其實 你的觀念是錯的...

MRT 的M = MASS = 大眾

BRT也是大眾捷運工具的一種 輕軌也是



捷運,全名為大眾捷運系統,該詞源於臺灣對於英語「Mass Rapid Transit」(簡稱MRT)的中文直譯,含有「快速」之意。捷運在多數場合可同義於地鐵或城市軌道交通,為鐵路運輸的一種形式,而隨著各城市的發展與需求不同,也包含一些同樣具有高密度運輸特性,但並非運行於軌道上的交通工具,例如「公車捷運系統」。
主要使用「捷運」之名的是服務台灣各都會區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美國舊金山及新加坡等地的地鐵系統及其管理單位亦稱作「Rapid Transit」,而港鐵則採用相近的「MTR」(Mass Transit Railway,譯作「集體運輸鐵路」)做為英文名稱。
0936010 wrote:
難怪最近廣播電台海洋...(恕刪)


淡海海洋都心賣屋所推的威秀影城在近期新聞所占的版面頗大,媒體的牽引、社會的言論、專家名嘴的渲染、電視節目公共議題的置入,市場心裡的造就,在短期間會讓一般民眾套入『淡海=威秀影城』,威透影城不蓋,就是淡海的幻滅,這一、二個月淡海由此議題落井引爆,對於該區的自住者產生恐懼、投資者產生為畏怕、投機者逃之夭夭,當事者也好、旁觀者也好,凡提淡海色變,淡海果真如此燙手山芋嗎?這議題令我好奇。人喜歡好消息,厭惡壞消息,這是人性。此時讓我們來以視實務者的角度探討此問題,應會積極些吧!

一、 廣告銷售面分析:淡海自94年5月5月起由在地建商和光建設首推真善美系列建案後至今各建商累積銷售已請領使照案數達71案也未有人以威秀影城為宣傳題材,發展至今也同樣累積不少增值,就目前市場建案推案會以威秀影城宣傳也僅只一體系海洋都心,並不能代表全部,如以此推論『淡海=威秀影城』那就遍頗及以篇概全。

二、 以開發成本面分析:不動產價格的形成短期是由供給及需求所產生,但長時間會反應成本,以不動產開發成本法S=(V+C+M)*(1+R)公式推估及預期未來物價的增漲及進行中之公共設施效益資本化,以目前淡海一坪20幾萬並無泡沫的條件,反而低基期及未來中長期連結商港發展海洋城市發展趨勢可期。

三、 中心地理論分析:淡海的中心地服務邊際效用遞增,也急速成形中,近期仍有多項公共設施近階段完成及營運,預期貢獻超邊際,服務的提升及集聚效果可預期。

四、稀有財貨獨占之產生:都市發展初期供給量大,不易產生稀少性,但隨著區位發展後段,土地因個別性及區域發模式不易替代產生稀少性,不易取代性,近期從中山北路二段上二個建案川普建設寬庭及漢寶建設新市之星讓我看到威力,這就是獨占,就在目前打房及市場看空的氛圍中。

五、政府打房政策分析:政府施政存在著高度的『政府失能』,計畫通常趕不上變化,決策錯誤、官僚過程複雜、時間的落差等常產生效能不佳,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說得比做的多這是通病。

六、市場心裡分析:我舉二個例子,日前市場有幾位專家名嘴提出看空淡海的言論,帥X頭:那個地方沒有區公所沒有國小及公園真笑死人了,淡海目前有一新市國小及年後即將進駐的淡水區區公所就可說成多大的利多真笑死人了,該專家說了下里巴人的言語了,完全沒有不動產的投資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觀念,淡海家樂福的興建期間101年4月開工至102年4月30日開幕這期間近鄰地區房價平均由15萬起起漲至25萬,漲幅有50%,今如果是在市中心就沒有這貢獻程度,重點是資訊及未來趨勢的撐握成熟與否及風險貼水;S**Y說:淡海家樂福也沒有什麼,業績也不是多好,在所有家樂福分店也排不上,沒有什麼了不起,待關渡COSTCO開業就等著關店,此話一出令人無言,本著實事求是,彙集了資訊:淡新家樂福位淡水區公司田段65、66、67、68等四宗鄰商土地土地面積合計:3413.2坪,他項權利登記狀況:
權利種類 普通地上權
收件年期字號 民國100年淡地登字第214990號
登記日期 民國100年11月15日
登記原因 設定
權利人 台灣家樂福股份有限公司
住址 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18號四樓之1
權利範圍 (全部)1分之1
設定目的 建築房屋
權利價值 新台幣110,580,000元整
存續期間 自 100年10月30日 至 121年10月29日
依權利價格110,580,000 期間20年 利率2%計算 每月使用土地租金成本約為56萬元,每坪每月土地使用成本164元,以此推估淡海家樂福投資效率極高,且未來發展的容受性亦高,這投資開發案真是高明,我真不知怎會有所謂的倒閉說由專家所提出。

七、 交通建設議題分析:該分析資訊網路頗多,我僅說明我的觀念,當大家都在關心交通建設與建設與否時我已在分析興建期間時間成本及完工後產生的影響力規模等議題。淡海目前是交通不便,但在未來交通可預期改善情事無非就先開啟一道入門的低門檻門票。

好好掌握你的選擇權,犧牲享受、享受犧牲,好好自己做功果分析,當條件都具備時是這價格嗎?不要對現況找藉口,要為未來找理由。
市場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市場永遠是對的,此話並不是要大家來投資,我是自住但也可成為贏家,如以現在二房的價格在先前買大三房的產品的效用,在未來考驗你的眼光、遠度、寬度及深度。
light04252002 wrote:
淡海海洋都心...(恕刪)


時間會證明一切呵呵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