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什麼爭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不就得了嗎笨蛋 wrote:
大墓公那裡的墓地大約有多大片啊?...(恕刪)
我是讀「文昌初中」,上下學時只能挑中正→慈文→民生、中正→北埔→民生或中正→民光→民生,
因走北埔或民光雖然比較近但一定要經過那一片的「大墓公」,所以多數人都選擇走較遠的慈文路,
記憶中,馬路由公賣局大樓開始就是小下坡一直到過「大墓公」後才小上坡,但二邊的地勢是不一樣
高,「大墓公」那就形成一窪地,加上當處在清末以來就是亂葬崗,再加上有一些不入流的堪輿人士
穿鑿附會,以及中元節在永燈祠後的東門溪放水燈等,「大墓公」就被人定位為陰陽交界的關口...
公賣局大樓應該是陳長壽縣長時期蓋的吧,聽鄰居是當過數任的縣議員說(先母曾是埔仔地區黃姓縣
議員的助選員),目的是為了要改善當地的居住品質?? 未蓋前,靠東門溪這一側民生路的都是黃土,
馬路到東門溪中間是常看到骨甕,墳頭的多寡自然以永燈祠和大墓公為集中再向外擴散,民國50~60
年間是沒有北埔或民光路,重劃出北埔及民光路後,大墓公已經改善很多,當時墳頭的佈局呈T狀,
橫的是民生路、直的是民光路,以民光路處較集中、以永燈祠這一側的民生路向公賣局大樓延伸,這
段路和以前比起來好很多,或許是都蓋起透天厝的緣故吧,悽涼不再但也不怎麼熱絡...
民國50年間的大廟,廟前二側都是商店、中間是廟埕,居民可在廟外或廟埕購物,廟後一直到新生路
上以永和市場為中心,白天是市場晚上是夜市,在60年夜市往下移到東海戲院,之後再移往北埔路現
址改為桃園觀光夜市。
我是民國57年由「紅稻埕」搬到中正路(公車站牌中正商業大樓站)附近,由三民路起一直到慈文路的
中正路(中正路只到慈文路)都是石頭路,有房子的只有︰三民路後左邊一間是調查局桃園站(在351號
那條巷子),再過來是翁財記的曬瓜子場(只有一樓廣場),對面是立興堂西藥房、中正二街口的水利會會
長宅、我家(房子是先母自行僱工建設的,入住後到富邦銀行間約有四五間陸續興建入住),一直到力行
路口的黃家雜貨店(漫畫王再過去,約是542號現址),由三民路到力行路的中正路上總共不超過十間的房子,至於桃園觀光夜市現址(北埔/正康一街),至少在我住進該區時並不是墳場,但不排除有零星的墳頭
和骨甕(不是骨灰罈,土葬後一段時間再挖出檢骨的大甕,將遺骸以一般座姿放入甕中,甕外並沒有任何
文字,只有蓋口間用紙錢封蓋,當骨甕無適合地方安葬或安放時,就暫放人煙稀少的處所,路邊較常看
到的就是這一類型)。
由Google的地圖看不出來,中正路和正康一街的中間還是有一條防火巷,但防火巷並不是直的而是斜,
因為在中正二街水利會會長宅後有數口墳地,防火巷就不能筆直的畫下去,所以中正路這頭的店面是越
往路尾走店面的縱深越長,在地的網友可去考證,由世華銀行旁的佛具店、小吃店等,每間店面的深度
都不一樣長,因此,桃園觀光夜市現址在56年間並不是墳場,但不排除有零星的墳頭和骨甕...
在民國50年間,桃園的商業區是集中在大廟前後,而在我那個年代,桃園鎮民是有很強烈的地域觀念,
這當然不是閩客族群之爭(當時是避談閩客),而是「東門、南門」、「桃中、武陵」之分,現在想起來
真的有可笑,當時東門和南門各是桃園的商業區,二地的居民都在相互比較,不,應該是說相互競爭...
因我住「紅稻埕」、讀東門國小,故我是屬於東門掛的,小時候,大人們比東門、南門,小孩們自然也比
東門、南門,桃中、武陵。但因南門受限於沒有足夠的腹地供整編規畫,而東門似乎在地域上佔有優勢,
以目前的街道痕跡佈局不難看出,桃園在當時的政府是以南門為都市計畫開發的主軸...
爭什麼爭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不就得了嗎笨蛋 wrote:
陽明高中以前也是大池塘...(恕刪)
沒錯,陽明高中、玉山公園現址在日據時代是口大池...
陽明高中、玉山公園那個區塊古稱為中路庄(昔稱中路),在出城(桃園古時是有四週圍起來的城牆)南下的
馬路(現復興/南山/玉山)二側都有數口大池塘,大口的是辨天池,第二大的位置莫就是陽明高中、玉山公
園現址,由春日路到介壽路間的桃園火車站後方是俗稱的大樹林,因位處偏僻,一側是台鐵的貨運倉儲,
另一側是都是整片的工廠,大勤紡織日以繼夜不停之機械吵雜聲和高而冷的水泥牆,再加上該區沒什麼商
業和娛樂機能,這是另人怯步的原因之一吧...

中研院所保存一張明治37年繪製的桃園街地圖
(出處︰從虎茅莊到桃仔園:探尋我的桃園記憶,hwsln的yam 天空部落格)
住山靠山、住海吃海,後站那區塊居民的生活中心就和工廠畫上等號,居民的兒女能送就往工廠送,女的
當然就到紡織廠,甚至是大湳、員樹林、八德、大溪等的家庭女兒也是如此。在我的記憶中,鮮少由紡織
廠傳出來的意外,廠內是有傳過紡紗女的長髮被捲進機械而死亡的工安意外,至於紡織女於下班後遭受性
侵殺害亦有所聞,以當時的時空背景而言,偏僻且無路燈,樹林(防風林)+池塘(桃園大圳圳溝)+稻田,
很遺憾,夜歸女子自然成為歹徒的犯罪目標...
老一輩的桃園人都對那二口大池都沒有好感,除了端午的划龍舟較熱鬧外其餘的日子都是冷清清的,相信
是有太多溺水意外,現在填平了改成公園也好,就不會有太多的意外發生...
斯圖亞特 wrote:
以前桃園有刑場嗎?...(恕刪)
刑場??!! 沒錯,虎頭山下是有一處很大又公開的「殺頭」地方...
有人去過桃園虎頭山刑場嗎?
虎頭山下是..是..是「剃頭」啦.. .: )

由滿清末年到日據時代的台灣地方自治,桃園一向都是隸屬於新竹,除了往尖山、鶯歌那裡的台北監獄
(俗稱︰龜山監獄)和虎頭山下的少年輔育院外,沒聽過桃園還有其他的犯罪懲戒單位,至於大業、成功
路這一區塊的「大檜溪」也沒有槍斃人的地方(228事件的就地槍決除外),和犯罪死亡有關的機關就只有
後來改為忠烈祠的桃園神社,而法治路上的桃園地方法院和延壽街上的桃園地方法院看守所都是在民國
62年才有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司法懲戒或矯正單位存在...
依目前的死刑制度,執行死刑之方法,依據監獄行刑法第90條以及死刑執行規則第三條之規定,應以
藥劑注射或槍斃,在監獄特定場所執行之。民國62年之前桃園隸屬於新竹,62年之後,桃園也沒執行
死刑的能力,因死刑要三審定讞,桃園只是地方法院...
【考古桃園】
有興趣考古桃園的網友們,老朽介紹一部落格歡迎大家去參觀...
hwsln 小恩恩(1978/10/17) yam 天空部落格
從虎茅莊到桃仔園:探尋我的桃園記憶
很慚愧,老朽年紀整整大作者三輪,但我對自己的故居的考據和行蹤竟然只是記憶,hwsln後生之輩對
桃園的記錄令人值得讚賞...
由上方那張明治37年繪製的桃園街地圖可以看出來,不知道有心研究桃園的網友們,有沒有察覺到台鐵
桃園段在日據時代和現在的路線位置,有明顯的不同,日據時代的鐵道是建在「大樹林」的下方,而我
的記憶中,台鐵是在上方和現在的路徑相同,這一改變,因無暇考証,需有賴網路上的鐵道先進們指點
迷津...
P.S.:
最後,本人之發言都是由記憶中拼湊出來的,有很多是文獻上不可考之事,若有錯誤或不雅、不妥之處,
煩請網上先進指正,有錯本人一定更正。另,本人身份統一編號開頭為H1,目前在桃園市已置產,同時
自己也安排好了身後的福地,故網上朋友不要想太多,本人的發言內容不會發生置入性行為或危言聳聽、
穿鑿附會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