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房市政策已愈來愈明顯收網了


chtuxtw wrote:
我才嘆口氣從這2張表...(恕刪)


首先佩服你找資料的功力, 不過我們對資料的解讀還是有所不同.

我當然知道 GDP 非全民共享, 但是這個值"正比"於國民平均所得, 所以可以直接參考.

如果 GDP 很難跟國民平均所得掛勾, 那我就用你提供的資料來做"家戶平均"計算:

民國 100 年, GDP 總額: 13,745,010 百萬元
房貸總額占 48%, 所以是: 13,745,010 百萬元 * 48% = 6,597,605 百萬元
民國 100 年, 台灣地區家戶總數: 7,959,828 戶
所以平均每戶房貸金額: 6,597,605 百萬元 / 7,959,828 戶 = 828,863 元/戶 (也就是平均每戶房貸總額約是 83 萬台幣)
民國 100 年, 每戶平均年所得: 1,104,265 元 /戶

所以, 每戶每年收入約 110 萬, 而貸款總額約 83 萬, 請問這樣的比例, 危險係數很高嗎?

如果我創造一個比值: 家戶平均貸款總額 / 家戶平均年所得 = 75.5%, 這個比值比之前用 貸款總額 / GDP = 48% 還高, 但是, 你會覺得危險嗎?

沒錯, 這個比值, 世銀也在用, 但是正如你所找的網頁說明顯示, 這個比值是用來做"國與國之間"的財務風險比較用的, 除以 GDP 就是用來調節各國經濟狀況的差異. 這是個相對值, 而非絕對值, 不能單用這個指標來衡量本國的財務風險. 必須參酌其他因子, 諸如各國銀行管制措施, 以及收入各項名目細節來加以探討, 才樣才會更接近真相.

我看過你所說的指標, 只是我一直沒搞懂, 為什麼 48% 就危險, 我不會隨便去相信別人創造出來的指標, 隨意說個比值就說"危險""危險", 然後就隨之起舞. 除非你可以告訴我, 我上面的計算有問題, 或者我的結論有缺陷, 而 貸款總額 / GDP 才具有代表性...我需要知道原因, 才會被說服.
IMRL wrote:
告訴我, 我上面的計算有問題

問題大的很
明明政府就有公告我國每一房貸戶貸款金額 (>500萬)
請自行尋找
結果你亂算一通,用台灣地區家戶總數: 7,959,828 戶
又不是795萬戶都貸款
另外如果你覺得央行,世銀追蹤的你都看不上眼
那你比較厲害吧

chtuxtw wrote:
問題大的很明明政府就...(恕刪)


咦? 怎麼突然跳針了? 你討論問題都是這樣的嗎? 先射箭再畫靶嗎? 先有結論再來湊論述嗎?

看來你是先決定答案就是"台灣貸款已經很高了"的答案, 在拾人牙慧用了一個連自己都沒搞懂的指標"貸款總額 / GDP"來說明自己是對的. 結果我還很認真的跟你就"總數對總數", "平均數對平均數"的論述半天, 你居然跳針到別的數據去了, 這是論述學問的態度嗎?

請搞清楚, 我跟你論述了半天, 是說"總貸款 比 GDP" 這個指標是否有意義? 而不是台灣貸款總額是否已經到了危險界線. 如果要來談台灣房貸總金額是否已經來到危險邊緣, 那就要另闢話題來談.

請不要自動的馮京變馬涼, 選擇性跳針, 這樣是無法論述也談不下去的.
IMRL wrote:
無法論述也談不下去的...(恕刪)

從頭到尾,你什麼也沒提供,自己找的資料也沒有,談什論述?
貸款總額 / GDP 我從一開始就定義在國家資源分配和經濟能否進步的指標
太高有偏掉,易因某事件突然發生而垮掉,再以美國這已發生國作相對參考
是你自己把它"論述"成家戶所得 vs 房貸,然後算出以下可笑的83萬
ps:其中的錯誤包含
1.分子:48%是我用(一般房貸+建築房貸)/GDP算的比值,是看全國資金配置,結果被拿去倒推,除以全國戶數
2.分母:795萬戶是全國戶數,非房貸戶數
分子,分母都錯,這算什"論述"

以留下為你亂算的印證:
IMRL wrote:
民國 100 年, GDP 總額: 13,745,010 百萬元
房貸總額占 48%, 所以是: 13,745,010 百萬元 * 48% = 6,597,605 百萬元
民國 100 年, 台灣地區家戶總數: 7,959,828 戶
所以平均每戶房貸金額: 6,597,605 百萬元 / 7,959,828 戶 = 828,863 元/戶 (也就是平均每戶房貸總額約是 83 萬台幣)
...(恕刪)


真實資料如下

我沒跳針,跳針的是你,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有看的人(請從page3開始看),心中自有評價吧
看起像是張飛打岳飛!

問一下IMRL大,如果把"總貸款比GDP" 這個指標再
除以"貸款戶數比" 馬涼是否就能變成馮京了? 如
果是,這個數已經比300~500還高了,你要開始緊張
了唷.

Google一下:
"北市房貸每筆平均1036萬元比多數縣市多一倍.
[MyGoNews廖賢龍/台北報導]"
紐約時報:西班牙房地產崩盤 業者降價求售 民眾大撿便宜
comment:
這篇紐約時報反應幾個現象
1.房產業者加上銀行其實很會撐,內文:..儘管西班牙存在空屋,2007年以來房價卻僅掉了23%。Encinar認為這根本不切實際。他說,若銀行業者真想賣掉房子,就必須把折扣提高1倍。..
2.投資任何東西,有耐心者最後得勝,內文:..上月西班牙銀行業者Banesto更在官網Casaktua .com上列出1800套房子,打二折,並標榜這是20年來從未看過的房價,轟動全國。..



謝謝板大提供文章。
IMRL wrote:
首先佩服你找資料的功...(恕刪)
感謝IMRL兄提供看法, 看您的文章往往獲益良多!!

IMRL wrote:
首先佩服你找資料的功...(恕刪)

chtuxtw wrote:
2.投資任何東西,有耐心者最後得勝,內文:..上月西班牙銀行業者Banesto更在官網Casaktua .com上列出1800套房子,打二折,並標榜這是20年來從未看過的房價,轟動全國。..


這句話認同,有時間的贏得一切,急買或急賣就是吃虧一方.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