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外論壇有看到這篇,技嘉主板版本不同的差異差滿多的...不懂為什麼連那些電容也要偷料,成本不是很低嗎..還是一次量產很多片會省很多?關於免責聲明..確實是技嘉寫比較多,好像在逃避責任的樣子ASUS:本網站所提到的產品規格及資訊僅提供參考,內容會隨時更新,恕不另行通知。MSI:產品規格與配備可能會隨地區而有所不同,本公司另保留變更規格不另行通知權利。購買前請與當地經銷商確認產品規格。GIGABYTE:* 以上產品之規格、圖片及其他資訊僅供參考,如與實際產品有任何不相符之處,應以實際產品為準。技嘉科技保留在任何時間做出修改之權利。對任何因使用上述資料而引致之損失,技嘉科技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這棟樓裡面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言論~且幾個固定帳號於數個論壇PO相同言論,感覺就是趁機打臉文一篇~技嘉主版的改版頻繁已經眾所皆知,然而最大的困擾應該是SI客戶而不應該是一般消費者~因為SI每改一次,之前送測的SAMPLE就要重新驗證一次~至於一般消費者這方面的困擾倒是應該比較小。樓主的標題,加上內容~感覺就是要告訴大家技嘉改版=偷料但是事實是~B85M-DS3H 改版差異如下1.0-->2.0 電源相數四相縮減為三相2.0-->3.0 電源相數維持三相,新增音效隔離電路以及音響用電容,也就是在音質上面的提升我要說的是,改版不等於偷料,如果是偷料的話2.0改3.0就不用再多做音質提升的設計了~目前國內三家主版熱門4 DIMM的主機板比較如下華碩 B85M-G @1990 元技嘉 B85M-DS3H @1990元微星 B85M-E43 @1890元微星 B85M ECO @2190元以上參考價格來自原價屋目前INTEL CPU製成進步~四核心I5頂多也不過77瓦,以樓主所購買CPU G3240也才54瓦~ 2000左右的價格帶搭配54w的功耗,3相電源基本上綽綽有餘~即使要上77W的I5,除非要100%全速運轉24小時可能會有些疑慮,不過基本上大部分的玩家的使用習慣用3相上I5也不至於會到捉襟見軸的地步~所以基本上目前2000左右價格帶(包含以內)三相電源設計為主流,從B85M-G、B85M-DS3H、B85M ECO的設計都可以看的出來都是三相電源設計在這個價位帶是主力!唯一一片比較特別的是微星的B85M-E43 竟然用到六相電源設計!多相電源好處只有在全運轉或超頻時候能夠顯現出他的優點,然而在B85且2000左右這樣的價位帶,配上G3240只有54w低功耗的CPU,6相電源就顯得額外耗電了~而從微星的B85M ECO以節能訴求的主機板也是搭配3相電源設計就不難看出,節能是個趨勢~以前CPU設計功耗較高,加上電源設計的效率也不如現在進步,所以以前4相電源比較好的觀念並不見的能完全套用於現在。但是在高效、高速、全時運轉的電腦上,相數設計多基本上就是壽命延長的保障!技嘉B85M-DS3H 1.0轉2.0基本上也只是把原來OVER SPEC的東西拿掉,做成跟Asus B85M-G一樣的三相供電而已,而有助於降低維修機率的DUAL BIOS也還是留著~甚至3.0的時候也還加進音效提升的設計!至於樓主是在網購買,如果真的CARE某個指定版本,在網購平台買還真的是會有風險~如果真的不喜歡買到的版本,7天鑑賞期是可以退換貨~只是當中有人扯到技嘉偷料~這就比較有點像是在趁機打臉了~可憐的雞排店...
chatgenius wrote:這棟樓裡面有許多似是...(恕刪) 我覺得你這樣說,有點再模糊焦點了如果技嘉因為技術上的考量,大可一開始就使用三相電供而不是中圖說發現更好的,所以取消了一點東西然後說其實少了也沒差那一開始的四相電供是???你提到asus,但是別人一開始就是三相並不是中突修改的,我覺得這才是大家看的重點吧。。。。真的別把asus拉出來打混戰拉....當然,你現在改三相,跟別人是一樣甚至你提到微星的eco板,說三相很結能,是趨勢。。但。。。你家的技嘉這張板子也是主打結能嗎???如果一次,我想大家也不會特別說甚麼兩次,可能是手滑了三次。。四次。。已經不知道多少了連國外網站都開始關注了。。。我實在也不知道。。這樣是?舉個例吧! 你去一家餐廳第一次去,他們賣的牛排是10oz...一客1000元。。但端出來是8oz..說因為這樣你就可以吃飽了,不需要10oz的。。。但也還是收你1000元,反正你吃飽了這。。。這樣真的不覺得哪怪怪嗎? =.="
以小弟不才我很久以前在主機板廠上過班的經驗:1.零件多少,不代表好或不好,更不代表品質。2.很多零件本來就是非必要上件的,要看版本跟出什麼地方,客戶需求等等。3.依照使用零件(可互換的料件)跟版本的不同,不是每個pad都會上上件,因為RD在設計的時候,PCB就已經事先把那個彈性設計上去。例如用A音效晶片,那有些地方就會上零件(而且通常很多是0歐姆的電阻、等於接通而已),但是B音效晶片可能不用等等...以上適用於像額外的USB晶片,SATA晶片等東西。4.以我自已早年工作經驗,我選主機板不太喜歡選初次生產的(例如1.0版)...如果有沒解的bug那一定是最多的。連不才小弟我都不敢講,某塊主機板某些地方沒上零件是好還是不好。沒有電路圖,不知道為何不上件的原因之前,根本就看不出到底是怎樣。也許初期版本有些地方over spec,那又怎樣?會跑比較快嗎? 不穩的設計,有沒有over spec都是不穩...一堆沒有相關知識的人,我是不知道他們以什麼依據來推論產品有沒有問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