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開ASRock H77系列,剛好準備弄兩台簡單的主播機,只需要簡單可以上星海,所以收到兩片主機板,分別為H77 Pro4/MVP以及ZH77 Pro3,這篇就先來介紹一下H77 Pro4/MVP這塊版子。


●H77 Pro4/MVP產品規格簡介:
腳位:1155

PCH晶片:H77

網路晶片:Realtek RTL8111E

音效晶片:Realtek ALC892

CPU幾相供電:4加1相

是否全固態/全封閉式電感:全固態電容/少部分非全封閉式電感

幾條PCI-E*16,多顯卡支援頻寬為:兩條PCI-E *16,其中第一條使用IVY Bridge CPU為PCI-E 3.0,只支援ATI CrossFireX多顯卡模式、第二條PCI-E*16為*4模式

幾條PCI-E*1:一條

幾條PCI:三條

幾條Dimm:4條

幾個SATAII以及SATA III:四個SATAII以及四個SATA III,兩個為Intel H77原生,兩組SATAIII為ASMedia ASM1061轉接晶片

背板I/O孔:PS/2*1、D-sub、DVI-D(不可轉類比)、HDMI、SPDIF、6*USB 2.0、2*USB 3.0、RJ-45網路孔、5*3.5mm Jack音效孔支援至7.1聲道

有無On Borad Buttom按鈕為:無

總共幾組2.0 USB 擴充接頭:兩組可擴充四個USB 2.0

有無USB 3.0 19Pin:有

機殼風扇電源插座:三組

CPU風扇電源插座:兩組(一組為4Pin另一組為3Pin)


●拿出之前的比較圖關於B75和H77的差異圖,兩者在Intel官方的規格差別圖片



兩個最大的差異在於H77最高支援兩組原生SATA III 6G、B75只有一組,以及大家最關心的原生PCI只有B75才有,和H77擁有IRST而B75擁有SBA


▼ASRock這系列的板子彩盒都以黑底為主,配上最近主打的XFast555功能


▼附件部分:VirtuMVP、XFast555解說以及兩條SATA線,背IO擋版、Driver CD,兩本主機板說明書


▼H77 Pro3/MVP版子大小為ATX中的30.5公分x 19.3公分


▼背部


▼CPU供電採用數位電源4+1相


▼從上到下:PCI-E*1,PCI-E*16(配上IVY為3.0),PCI,PCI-E*16(為*4模式),PCI,PCI(PCI轉接晶片為asmedia ASM1083)


▼主機板右下角黑色為SATA II*4以及灰色為Intel H77原生支援的SATA III*2(均支援Raid)


▼另外兩組由asmedia ASM1061轉接的SATAIII在記憶體插槽Dimm下方,旁邊為USB 3.0主機殼前置面板用的19Pin插座


▼主機板最底部的其他插座有USB 2.0兩組,以及機殼風扇3Pin插座一個以及其他不多做介紹。


▼背板I/O(從左到右、從上到下):USB2.0*2,PS/2*1,D-Sub,DVI-D(不可轉類比),USB 2.0*2,HDMI,USB 3.0*2(藍色)、RJ-45網路孔,USB 2.0*2,5*3.5mm Jack以及SPDIF


▼內容中有介紹的晶片,第一張為asmedia ASM1083 PCI轉接,音效晶片:Realtek ALC892,網路晶片:Realtek RTL8111E,asmedia ASM1061 SATAII轉接










●使用平台:
中央處理器:Intel Pentium G840
主機板:ASRock
記憶體:Transcend DDRIII-1333 4G*2
顯示卡:NVidia GT440 GDDR5 512MB
硬碟:Mach Xtreme DS Turbo 120G SSD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R2 CABLE 500WCPU
作業系統:Windows 7 64位元
*為裸機測試環境

▼如前文所提這次的效能相關零件,因為只是主播OB機並不需要到很高檔的效能,因此採用這次的配置,整體的搭配上來價格上自然會低許多


▼CPU-Z相關CPU和MB資訊



▼GPU-Z顯卡資訊


▼首先先來測測3DMark11 E模式得分:E2170


▼3DMark11 P模式得分:P1336



●將下來為星海爭霸II 四打四的RP測試
▼特效相關設定:析度1920*1080,特效為中等,打開反鋸齒


▼選擇非1.5版本的4打4RP因為最近沒用這台系統打所以沒存最近的RP,地圖為滅絕


▼跟隨視角模式,整場約18分鐘


▼可以看到每秒張數,最高為86張,最低為46張,平均為64張




●總結:
主機板該有的一定都會有,主要跟B75差異性為H77有兩組原生SATAIII並且支援RAID模式,但是B75擁有原生的PCI,該如何選擇我相信每個使用者會有自己的需求去做考量,包含價格上面,另外這張版子另外強調的功能則是在支援VirtuMVP,不過之前的國外媒體有測試過在真實的遊戲內,增加的幅度並不高與我之前測ASRock Z77 Fatallty Professional,差不多的結論BenchMark差幅較高,實際遊戲增益不高,但我想VirtuMVP的價值不應該只是在效能增加,包含了整合垂直同步的功能在內,只是軟體新出來的還需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經過玩家的實際使用感覺和考驗,有興趣的玩家可以找一下文章。
vic81324 wrote:

兩個最大的差異在於H77最高支援兩組原生SATA III 6G、B75只有一組,以及大家最關心的原生PCI只有B75才有,和H77擁有IRST而B75擁有SBA
看結構圖
H77不是多IRST, 而是ISRT(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
所以到底是圖錯? 還是樓主寫錯?

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
這功能相較於現在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可有可無

現在大家使用SSD, 就是把系統,應用程式與遊戲全裝在SSD
而這三類也就是最常用, 也最在乎快慢的部份

而ISRT, 則是把SSD當快取, 會把傳統硬碟中常用的放到SSD中
但是使用者已經把常用的都裝到SSD中了, 等於幫助不大

不過倒是可以測試快慢差異有多少
如果有人SSD滿了,又無預算添購新SSD,可以試看看
最近看的幾片主機板裡面這片最讓我心動....功能規格都很齊全 價格也可親 看了V大詳細的開箱文 該是去店家問問的時候了!
滿好奇THX TruStudio的效果
最近組了一個同樣號稱有THX TruStudio的中階電腦
主版用華擎的H77 Pro4-MVP
一開始先沒把USB DAC接上去.直插Denon D2000雜音比我2年前的電腦還要少很多

雖然後來還是用USB DAC.不過發現效果其實不是太差
不知道之後的產品是不是都會有配備?
還滿令人期待的

vic81324 wrote:
這次來開ASRock...(恕刪)

如果沒要超頻的話我是推這片!我本身也是用這片!10月初 入手到現在都沒啥問題發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