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各位的回覆發現,我的確忽略了最基本的架構問題

當初P4也是因為架構輸給K8才被打掉的

如今K8也是因為架構輸給C2D

而雖然K8有內建記憶體控制器這種看似比較前瞻性的技術

但還是彌補不了架構上輸C2D的落差

引言>>
CPU本身效能不足對外速度在快也是沒用..
而記憶體控制器內建重點不是是頻寬而是存取時間縮短..
所以在大量零碎資料處理上才比較看的出效益..

請問如果跟C2D沒內建MC須透過北橋讀寫的比較這個AMD內建MC的時間縮短是不是很難感覺得出來呢??

因為C2D太快了=_=?還是檔案存取本來就很快 除非非常大量才比較容易有感覺?

小弟看各位的回覆想了個比喻

譬如CPU是在組裝材料的機器

而記憶體是存放材料以及放完成品的格子

1.INTEL需要透過一個窗口(北橋)才能拿到格子(記憶體)裡的材料

且做好後也必須透過窗口(北橋)才能放回格子(記憶體)去

2.AMD的可以不必透過窗口(北橋)直接從(格子)記憶體拿取材料並於完成後直接放回格子(記憶體)去

而雖然INTEL多了透過窗口的程序,實際上比AMD多了透過窗口拿的時間

但是在組裝材料的時候,INTEL比AMD快很多,所以從窗口拿材料及放成品的極短時間幾乎可以忽略

且在完成一件東西的速度上依然勝過AMD

這樣的想法OK嗎?

以上為二度編輯
--------------------------------------------------------------------------------------
由於看了G.F大1-4的intel和AMD大戰

有看到AMD跟intel較大的差異,就是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和HyperTransport

文章裡說,AMD因為記憶體控制器(MC)的關係,<資料傳輸性能非常好>

不用再透過北橋讀寫記憶體(應該可以節省一次程序)

而且也因為MC的關係,不用像intel一樣記憶體控制器在北橋,所以CPU讀寫記憶體時得透過FSB

所以看起來AMD的HyperTransport可以專門給連接北橋的顯卡什麼專用

不用讓記憶體也一起來擠HyperTransport

相較於intel因為MC在北橋,所以記憶體也一併擠在FSB傳輸

理論上來說應該是AMD看起來比較占優勢~怎麼還會慘敗於C2D呢@@?

------

在下有先想了幾個原因,不知道這樣的想法對不對

1.有關AMD內建記憶體控制器的想法:

由於不用透過北橋讀寫記憶體,理論上來說傳輸性能應該是比intel好的

就是我自己覺得不用多繞一段路的感覺~但是會不會因為C2D效能實在太強..

就算把記憶體控制器建在北橋,跟AMD建在CPU內的速度來比居然可以相當或超越?

2.有關HyperTransport的想法:

AMD的HyperTransport基本是1000MHZ

INTEL的FSB以E8系列來說是1333MHZ

大部分人會超到400外頻也就是1600MHZ

而AMD的記憶體不用擠HyperTransport,所以有完整的1000MHZ可以給別的高速硬體用

INTEL的1600MHZ假設先被DDR2 800擠掉了800MHZ 那也還有剩下800MHZ的頻寬可以用

所以跟AMD的1000MHZ沒差很多

這樣想法對嗎??

希望高手能指點一二
CPU的設計那麼複雜,
又不是只有這兩項技術的應用,
只能說各有優點,
剛好intel的優點加起來贏過amd
嗯= ="
的確其他重要部分也是制勝關鍵..
只是這兩個是比較容易看出來的差異..
這個問題完整討論起來可能不是幾百幾千字可以說的清楚的.

基本問題在於 以K8 架構的CPU核心已經比 INTEL CORE 架構要落伍.
K8 架構比 INTEL NETBURST 架構 (P4) 好,所以可以以較低的速度就勝過P4.
但是k8架構遇到INTEL Pentium M 架構就變成小輸或打平.
遇到CORE 架構就幾乎變成慘敗.
4核心的K10架構基本上是K8架構的改良版,
但是與CORE 架構還是差上一截.

執行速度大部分取決於cpu核心架構的優劣.
INTEL 為了彌補記憶體通道的問題也下了很多工夫,
才會是你現在看到的情況.

期待AMD的下一個架構吧.
這方面我不精,但據我所知,架構跟製程就差很多了!
其它相關資料,網路上應該還找的到!
因為常常會有人在比較INTEL跟AMD的CPU誰比較強!
後面就會有人用比較客觀的角度去比較這兩家CPU的差異點!
AMD的記憶體控制器是個很不錯的概念,所以INTEL未來的CPU也加入了這個概念!
AMD是可跑雙通道,INTEL就變可跑三通道,呵~未來會不會又有四以上的通道呢?呵~
正派的s 正派的添

內建記憶體控制器是當初AMD不得不的路
只能說intel的製程太強, 內建cache又快又便宜

你可以去翻最近四五期的電腦王
最後有CPU架構跟歷史的聯載文章

我覺得寫的不錯
雖然看沒有很懂.

CPU本身效能不足對外速度在快也是沒用..
而記憶體控制器內建重點不是是頻寬而是存取時間縮短..
所以在大量零碎資料處理上才比較看的出效益..
因此AMD目前的架構在server的應用上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一般Desktop跟NB則完全被打趴..
15151515151515151515

風風的 wrote:
電腦只是單純要拿來編輯影片轉檔這些用途...(恕刪)

如果錢夠的話,就用intel的吧,因為很多編輯影片轉檔的軟體都是對intel的cpu作最佳化的!
處理編輯影片轉檔這方面,intel的cpu比較吃香!
這些是我從網路上得到的資訊!
正派的s 正派的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