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20+H61(SATA2), JMF667 120g, 系統碟

i3-2348M+HM76(sata3), SF2281 120g, 系統碟

網路上找的SF2281 on sata2, 120g, 非系統碟

4KQD的增幅比較起來都是很不正常的
網路上有phison S8系240G的測試報告看起來性能上跟SF2281並沒有差這麼多, 讓人感覺到很奇怪
那個0.3ms的lag time讓人有點在意
BTW, 使用M$或是Intel的driver效能差異並不會到天差地遠的地步
支援數據壓縮是Sandforce系統的一個賣點, 好處是可以減少實際寫入量
在34nm時代大家顆粒P/E都很夠大概沒啥差別, 看到會掉速就很多人"個癢"(包括我)
但現在20nm加上TLC時代顆粒P/E大減, 能夠提升顆粒壽命的設計個人認為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