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在前年5月份,為了配合家裡的iMac 24" 與 PC 溝通資料,忍痛在網路上買了台 500G 的 Time Capsule 做為三台電腦分享資料用,使用期間還滿意,畢竟只是家庭內部使用,設定上也很簡單,感覺挺好的。但在去年7月份惡夢來了,Time Capsule 居然壞了,裡面放了一堆有沒有的常用軟體與家庭照片,頓時打擊很大,軟體不重要,畢竟只是下載來的,重要的是那些家庭照片,可是我辛苦花了四年的時間幫小孩拍的,萬一這些檔案不見了怎麼辦?我又不敢拿去給Apple維修,萬一Apple只是換一台良品給我那有什麼用?
同一時間家裡三台電腦都無法同時上網,之前都是靠 Time Capsule 做網路分享,過兩天我又要出國出差一個星期,老婆抱怨一個星期內在家無法上網,只好又忍痛買了 1TB 的 Time Capsule 回家急用,先解決了上網問題。等到我出國回來,研究壞掉的500G Time Capsule時,發現是內部的電源供應器壞了,硬碟本身沒事(老哥我已經拆了,所以也沒想送回Apple去修了),還好,跟朋友借了台硬碟外接盒接上500G硬碟,終於將資料都救回來了,一場痛苦總算告一個段落,但總是擔心同樣的狀況是不是會再發生一次。
直到一月份在網路上看到這個產品 Stardom Safe Capsule 似乎是我想要的,趕快訂了一台來解決我這幾個月的疑慮。
正題來囉~~~~
收到產品拆開後,產品包裝如下,採盒尺寸跟Time Capsule 差不多大,只是比較厚。
( 我家不可能有攝影棚,所以就放在餐桌上拍吧,哈哈 )
我們來看看採盒後面
彩盒打開
將裡面的東西拿出來擺擺看,看看裡面附的零件
再來看看產品本身的樣子
正面
背面
再把機器翻過來看看下面,很明顯的鋁材料與一堆散熱孔
內建的電源供應器,是我喜歡的主因,我不喜歡變壓器
再換個角度看看
下方有兩個小小的切換開關,一個是設定儲存的模式 ( 硬碟鏡射備份 或 看到兩顆硬碟 ),老哥我是要資料安全,所以設在Safe 模式
另一個是蜂鳴器的開關,出問題時會叫吧
將中央放硬碟的架子拆開,看看內部
一個 PCB版....
我們來看看這次花錢的另一個主角,1TB Seagate 硬碟
將硬碟鎖到硬碟架上
兩個硬碟真是挺重的,再小心翼翼的裝回Safe Capsule肚子裡,將硬碟架鎖好
我們按說明書將機器與Mac電腦連接格式化......
連接到電腦後,開啟硬碟工具,看到多一個硬碟
選取該硬碟,並以Mac OS ( 擴充格式 ) 日誌式 來格式化
輸入自己想要的硬碟名稱,就用 Safe Data 吧
開始格式化
格式化完成
這個時候從電腦中移除Safe Data的硬碟,並準備將此機器裝到Time Capsule下方
我家的Time Capsule
照說明書,替Time Capsule 貼上橡膠腳墊來強化散熱
這個時候將Safe Capsule 放在 Time Capsule 下面,一樣的外觀,感覺非常好
並把Safe Capsule透過USB 與 Time Capsule串在一起,將原本的印表機接到 Safe Capsule上
短短的USB 線,我喜歡
此時回到電腦畫面,可以看到Time Capsule 出現兩個資料 Time Capsule (Bondhome) 與 Safe Capsule (Safe Data)
這時我來試試看,Time Machine是否可以用在此機器上,啟動Time Machine 做指向
完全可以,很簡單
在PC上看看,會看到什麼
多了一個Y網路硬碟,使用上也沒問題
此時,我再回到Airport的軟體工具內看看
很明顯的多了一個硬碟
能不能將Time Capsule的資料封存到Safe Capsule裡呢
答案是可以的,只是此時其他電腦無法連到Time Capsule的硬碟內......
至於封存是幹麻的? 老哥我也不知道.....
所以停掉封存....
到目前為止都符合老哥我的使用
真要說缺點....風扇聲音還是隱約聽得到吧....
有興趣也可以去我的部落格看,衝衝人氣吧,哈哈哈
http://www.wretch.cc/blog/bond611014/148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