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可以混Seagate, WD, Hitachi, 5400rpm, 7200rpm, 640GB, 1TB來組RAID
不過RAID會以最低的那顆容量做為基準, 所以若你之前買500G, 今年買了兩顆640G, 組Raid 0 (HDDx3)就會變成1500G, 組RAID5就會變成1000G, 組RAID1一般會用640Gx2 然後500G自己單獨. 若以RAID0(HDDx3)來說, 你就會有280G左右的容量不能用(140Gx2), 所以一般人才會說要一樣的容量才能組RAID, 其實不是的.
目前的ICH9R/ICH10R或許對於真的大量讀寫的系統可能真的不足, 可是對於一般的用戶真的有差這麼多嗎?
我自己是用ICH10R, Seagate SE2 250G RAID0, 所跑出來的數據也可以到達那些上萬元RAID卡的90%~95%, 對於平時沒有大量的讀寫, 其實也已經夠了. 真正有差的可能是20人+以上同時在用這個系統, 同時讀寫, 那RAID卡就有差. 我們一般最多一台電腦執行多少平行讀寫的程式??
若想要試試, 是可以用主機版上的ICH9R/ICH10R來玩, 以現在的CPU, 不會再像以前那麼吃力了, 甚至於會感覺不到
當然, 若又想要有速度, 也想要安全, 就是RAID5/RAID6, 但是他們的寫入時間會比RAID0慢, 讀是差不多的
那從之前就用ICH8R來做RAID0, 應該在ICH9R/ICH10R上是不用重新再組一次的, 除非你今天跳去其他家才需要重新組RAID(highpoint, Adoptec, LSI), 不過有錯請指正, 因為我之前在IDE介面時是用high point的, 後來轉Promise, 也可以看到原來的RAID0, 也可以用, 所以到底是不是可通用這可能要看每一家. 不過一般是不行的.
不允需任何硬碟壞掉:
RAID 0:硬碟數量是2的倍數,容量是總和。
允許一顆硬碟壞掉:
RAID 1:硬碟數量必須是2
RAID 10:硬碟數量為2的倍數,容量會是總和的一半。
RAID 5:硬碟數量必須大於3,容量大約會是總和少一顆(視不同廠牌控制器不同)
允許兩顆掛掉:
RAID 6:理論上必須大於5顆,但容量的計算現在很不統一,就我手上的LSI 300-8XLP就不是按照標準規格計算的~
不建議使用INTEL的ICH7R以後包的RAID,其實intel的晶片組裡面都會包LSI的code,通常只要在主機板上改變jump的插法,就可以使用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