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raid 0沒有想像中的脆弱啦!

當然raid 0故障的機會會比單一顆高.

但其實現在硬碟的MTBF也已經不錯了.

建議raid 0當系統碟,一段時間備份一次,

當系統碟也比較不用擔心資料遺失的問題.
RAID 0不一定要相同容量...但RAID 1一定要相同容量才能...
如果只是作RAID 0或1硬碟型號不同也沒差...
RAID 0的好處是速度會比單顆硬碟快一些...
RAID 1則是用來將重要的硬碟作備援...以防掛掉後資料全毀的窘(囧)境...
你是新手可以先由主機板內建的RAID先玩起...
之後再玩玩硬碟擴充卡的RAID...最後再玩高階一點的RAID卡...
降子你會比較清楚RAID卡的好壞...
R0就是把二個以上HDD組成一個LOGICAL DRIVER,容量就是相加,優點是讀寫速度快,缺點是一個壞,資料就全毀。
R0在寫入資料是同時對所有HDD做讀寫,當然會比較快。

R1就是二個一組作做MIRROR,容許一個HDD故障,當然讀寫速度是比R0差,但是對資料比較有保障。

如果是用主機板上的晶片來做,主機板故障的話,就必須找相同晶片的板子來更換,資料才不會遺失。
如果是用卡來做的話,卡壞就換卡,對資料沒有影響。
請賜予我100% 的工作精力… 12% 出現在星期一,23% 出現在星期二,40% 出現在星期三, 18%出現在星期四,
給樓主:
其實還有一種RAID技術擁有RAID 0與RAID 1的優點,
以及比RAID 0+1使用的最低限度硬碟還要少,
那就是RAID 5,
它需要使用三顆硬碟,
這三顆硬碟的容量是n*(m-1)(n=單顆硬碟的容量,m=硬碟數量),
而且這三顆硬碟損壞任何一顆都可以放入新的硬碟還救回原本的資料,
不過唯一的缺點是RAID 5的硬碟不能同事損壞一顆以上,
同時損壞兩顆的時候你的資料就救不回來了,
當然解決RAID 5的缺點的RAID技術就是RAID 6了。
其實也不用是相同牌子, 相同規格, 或相同HDD容量才能組RAID

你也是可以混Seagate, WD, Hitachi, 5400rpm, 7200rpm, 640GB, 1TB來組RAID

不過RAID會以最低的那顆容量做為基準, 所以若你之前買500G, 今年買了兩顆640G, 組Raid 0 (HDDx3)就會變成1500G, 組RAID5就會變成1000G, 組RAID1一般會用640Gx2 然後500G自己單獨. 若以RAID0(HDDx3)來說, 你就會有280G左右的容量不能用(140Gx2), 所以一般人才會說要一樣的容量才能組RAID, 其實不是的.

目前的ICH9R/ICH10R或許對於真的大量讀寫的系統可能真的不足, 可是對於一般的用戶真的有差這麼多嗎?

我自己是用ICH10R, Seagate SE2 250G RAID0, 所跑出來的數據也可以到達那些上萬元RAID卡的90%~95%, 對於平時沒有大量的讀寫, 其實也已經夠了. 真正有差的可能是20人+以上同時在用這個系統, 同時讀寫, 那RAID卡就有差. 我們一般最多一台電腦執行多少平行讀寫的程式??

若想要試試, 是可以用主機版上的ICH9R/ICH10R來玩, 以現在的CPU, 不會再像以前那麼吃力了, 甚至於會感覺不到

當然, 若又想要有速度, 也想要安全, 就是RAID5/RAID6, 但是他們的寫入時間會比RAID0慢, 讀是差不多的

那從之前就用ICH8R來做RAID0, 應該在ICH9R/ICH10R上是不用重新再組一次的, 除非你今天跳去其他家才需要重新組RAID(highpoint, Adoptec, LSI), 不過有錯請指正, 因為我之前在IDE介面時是用high point的, 後來轉Promise, 也可以看到原來的RAID0, 也可以用, 所以到底是不是可通用這可能要看每一家. 不過一般是不行的.

不允需任何硬碟壞掉:
RAID 0:硬碟數量是2的倍數,容量是總和。

允許一顆硬碟壞掉:
RAID 1:硬碟數量必須是2
RAID 10:硬碟數量為2的倍數,容量會是總和的一半。
RAID 5:硬碟數量必須大於3,容量大約會是總和少一顆(視不同廠牌控制器不同)

允許兩顆掛掉:
RAID 6:理論上必須大於5顆,但容量的計算現在很不統一,就我手上的LSI 300-8XLP就不是按照標準規格計算的~

不建議使用INTEL的ICH7R以後包的RAID,其實intel的晶片組裡面都會包LSI的code,通常只要在主機板上改變jump的插法,就可以使用了。




我用RAID0+1
四顆硬碟等於兩顆硬碟的容量
320G+320G+320G+320G=640G
在資料的儲存上會比較安全
papatrick wrote:
(恕刪)
允許兩顆掛掉:
RAID 6:理論上必須大於5顆,但容量的計算現在很不統一,就我手上的LSI 300-8XLP就不是按照標準規格計算的~


Areca 的RIAD 6 用4顆就夠了, 不過4顆RAID 6的效能不能太期待

容量是總容量減2顆

4顆作raid6在安全性上只較0+1好上一點點,運算上的負擔卻加重很多,意義不大


要玩raid還是建議去弄張獨立的控制卡,比起主板,raid卡的淘汰率、掛點率都要低上許多

一張raid卡通常可以跟好幾代的主板,在主機間的移植上非常方便


話說raid5、6還是要有點錢才玩得起,除了硬碟本身就要求比較多顆外,卡的價格也不是很友善

投入前要想清楚...
不好意思,來插花一個問題!
最近剛好也想組RAID,若是買有RAID功能的外接式硬碟盒,組RAID架構:
1.可以外接在不同的電腦使用嗎?若一開始是在A電腦進行的檔案存取,可以改換外接到B電腦繼續使用嗎?
2.在A、B電腦都還是看到一個磁碟代號的硬碟嗎?

請各位RAID達人,幫忙解惑!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