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盒包裝,維持一貫小米純白色外觀,中央一個mi字樣商標

外盒背面有印上小米插線板的相關規格及製造商資訊,可以看到是由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所製造,青米是小米生態鏈中其中一個成員(就像紫米是負責小米行動電源製造生產一樣)

盒子側面貼上產品型號、序號等資訊條碼,並標註顏色,外盒並沒有行動電源產品比較常看到的防偽認證貼紙

打開外盒,內容物有插線板本體及說明保證書,電線整齊纏繞在本體上,並用兩條灰色寬橡皮筋固定,使其不會散開

本體背面四個角落有防震橡膠塞,塞住螺絲孔同時也有防滑及美觀的效果

插線版本體,有三組USB輸出及三組插座,及一個電源兼過載保護的開關

因為主要針對中國市場,所以三組插座採用的是中國當地常見的插座類型,主要有兩片平行的A型(NEMA 1-15、JIS C 8303 CLASS II)、兩支平行圓柱的C型(CEE 7/16、CEE 7/17非接地型)歐式插頭、兩支倒V+一支接地的I型(AS/NZS 3112、GB 2099.1-2008、GB 1002-2008、IRAM 2073),這三種都是在中國插座上常被接受的類型
除了接地孔外,其他的都有設計彈簧防塵蓋,可避免異物進入未使用的插座,避免發生觸電等危險

但是國內後期的A型插頭,因為要區分中性線(N)與火線(L),插頭的兩片平行金屬片設計成一寬一窄來限制插頭只能從單一方向插入,而小米插線板A型插座的兩個開孔寬度是一樣的,就無法使用這種新式的插頭
當然,目前國內3C常用的帶接地B型(NEMA 5-15、NEMA 5-20、JIS C 8303 CLASS I)插頭,也無法在小米插線板上使用,除非動手把接地腳給廢掉

三組USB A插座採平行排列,埠與埠之間有一定空間,可避免過於擁擠

電源開關本身帶有過載保護開關

電源開關內有一個白色指示燈,電源接通後會發出淡淡的白光

本體後面也有印上產品規格及製造商等資訊(另有採用雷射雕刻的版本)

使用的電源線總長為167公分,電線規格為3 X 0.75mm2,以多芯線使用場合來說,環境溫度攝氏40度下,其負載安全電流建議為8.5A,比起插線板本體標示10A略小,外皮上除了中國CCC認證外,也印有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字樣

輸入插頭本體上也印有mi商標

出貨時插頭有蓋上防塵蓋

採用的是中國規格I型插頭,標示可承受10A 250V

取下本體底部角落的防滑橡膠塞,裡面使用三角凹口特殊規格螺絲

電線截斷圖,三芯絞線有不同顏色來辨識L/N及GND

剝除絕緣外皮的導線

插線板內部構造圖,底部蓋板除採螺絲固定外,四周也有卡榫,左側有電路板部分為USB電源轉換電路

底部蓋板,有一些加強結構的方格狀設計,以及支撐銅片的柱狀凸起,左側安裝電源電路處有加設一次側與二次側絕緣隔板

插座部分銅片導體採用立體結構搭設,部分外殼有設計倒鉤來固定銅片避免脫落

銅片導體厚度為0.6mm

電源及過載開關兩旁使用膠合方式固定在外殼上,與銅片導體採夾片式接合方式

電源線使用焊接方式連接在開關的端子上,並用螺絲搭配夾具將電線護套固定於外殼,避免因拉扯而使線路鬆脫移動

支援A型、C型及I型的插座,其內部銅片導體的配置方式

插入I型插頭時,內部銅片導體接觸的方式

插入A型插頭時,內部銅片導體接觸的方式

USB電源轉換電路,將輸入的AC轉換為USB 5V輸出

取下USB轉換電路的插線板

USB連接埠周圍有額外設計隔板,用來區隔開一次側與二次側電路元件

這張照片可以說明隔板位於電路板的位置,將USB等屬於二次側低壓電路部分與一次側電路元件進行分隔

USB電源轉換電路板正面,電路板上方印有mi商標字樣,輸入端設有一階EMI濾波電路,採用3.15A規格的保險絲,二次側輸出採用ULR系列固態電容

電路板背面,可以看到中央二次側電路與外圍一次側電路部分有開一個長溝槽,用來加強絕緣性,一次側使用的是DIODES AP3776 PWM IC(藍框),二次側使用DIODES APR34309CA同步整流驅動+MOSFET整合IC(紅框),在三組USB插槽之間的是TI TPS2513(2 ports)及TPS2514(1 port) USB充電辨識IC(兩個綠框),提供BC 1.2、DCP模式、D+/D-短路等自動切換模式,讓Apple/Android裝置連接時可辨識為原廠充電器,發揮全速充電的效果

一次側使用SIF7N65D MOSFET作為開關晶體

接下來就是實際測試
轉換效率圖,可以看到全段效率均在80%以上,最高可以達到82.8%,而空載時也僅消耗0.05W,小於0.1W

輸出負載圖,當輸出電流達到3.3A時便會關閉輸出,最大輸出電流為3.2A,輸出電壓呈現微幅線損補償

實際對Apple iPad 2進行充電,可以達到原廠AC Adapter的充電電流水準,充電電流為1.52A

實際對LG G2進行充電,也可以發揮AC充電的水準,此時充電電流為1.67A

不過因為小米插線板輸出電壓接近5V上下,所以充小米行動電源時討不到便宜,電壓不夠高下就不會啟用大電流充電,圖中充小米16000mAh版本時只有1.22A的充電電流

結論
買小米插線板回來台灣使用,不要把它當成是附帶USB輸出的交流插座延長線,而是要把它當成有額外交流插座輸出的三埠帶有辨識功能USB ADAPTER,若是以這角度來看小米插線板,其人民幣49元的定價仍算相當超值
優點
1.純白造型簡約
2.插座有防塵蓋/防觸電設計
3.內部結構設計及用料良好,USB輸出轉換效率佳,過電流保護確實,各埠均帶有USB辨識IC,使裝置可發揮全速充電
缺點
1.因為主要針對中國市場使用,插頭及插座類型無法搭配國內規格,插頭要使用轉接頭,本體插座使用也受限
2.對於10A的額定容量來說,使用的3 X 0.75mm2線徑略細,線材容許安全電流不足
3.輸出電壓太過接近5V,充小米行動電源無法發揮大電流充電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6/15更新
對小米插線板進行了修改
首先把原本的插頭廢掉,改成台灣常見的A型插頭

從零件堆殺肉板上找了12顆10uF SMD MLCC,兩個固態電容引腳各並聯一顆,其餘十顆焊在USB插座底部的GND/VCC線路露錫處

300K SMD電阻沒找到,只找到470K,所以在原先的R8上同時加疊了兩顆,等效同加上一顆235K

目前初測充小米16000可以到2A充電電流囉

剩下稍後再詳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