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關於中華電信光世代固定IP的疑問

jacksonx2000 wrote:
你有看樓主是小型網站
個人雲端需求嗎?
企業戶 有再賺錢的當然要更好的網路服務與品質
但一般戶用不到阿 又不是拿來賺錢的生財工具
只要求跟以往一樣的1固定ip+7浮動為什麼不給?
是怕衝擊到企業級100M市場還是"世界潮流"真是可笑


如果是我覺得中華電信這樣做產品區隔是正確的決定
自從拔掉非固定制的IP不得做反解後
也就昭告天下非固定制的user不該架設mail server

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
P2P正常/網頁正常/遊戲正常
剩下架站那種事情不該是使用者碰的事情,有些user根本準備要商業使用

您要不要出去看看,有多少企業戶是租用個人商品拿來做商業使用
叫老闆一個月多掏1000~2000元在網路費上面根本是要人命
每次都是那些人罵最兇,一分錢一分貨,這是使用者該承擔的風險
這次台北某機房出錯的時候,個人型商品全跳了
想要便宜出錯的時候,就該跳下去,沒什麼好說
多跳幾次,整個公司全部停擺最好,這樣老闆才會花錢在頻寬上面
你以為IT喜歡處理這種鳥事情嗎?老闆想要省錢就要有gus接受系統不穩的後果
沒有萬能的資費,只有懶惰的使用者!網路問題?盡量解決就好啦!

glee19 wrote:
沒辦法,當時大家要求...(恕刪)



最主要問題可能還是跟IPV4位置已耗盡情況有關吧!

畢竟網路IP位置的部分也是各國家瓜分使用的,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倘若使用者想獨用單一IP位置的話當然就需要付出一定成本

我想,真要能提供雙向100M合併使用固定IP的話

可能要等IPV6使用環境已完全普及後才有機會吧!
其實道理不用說也很明白,因為中華對架網站很計較

前面有網友提到: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民用高速寬頻都不提供固定 IP。

是真是假,這個不知道。


然而 PPPoE 撥接,如果都不要掛斷(數據機開 24小時全年無休),其實 IP 也不會改變,相當於半永久性的固定 IP,一樣可以架站。

但是中華計較到什麼程度呢?

它浮動 PPPoE 不給你全年無休的,每 72小時切斷一次,強迫重新取得新 IP。

這個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源,是因為這一點,才使的浮動 IP 架站不可行。

而這樣做的原因,無非就是計較那個「架網站」。


不然請解釋:為何浮動 PPPoE 要強制 72小時切斷?強迫用戶取得新 IP?

理由又是什麼?
莫非也是世界潮流?
還是說宇宙意識,四次元必然性?

簡單說"公司規定"就好了,幹嘛這樣呼弄人,很沒品



一般 DNS 的更新週期是 24小時,就是說:如果突然更換 IP,DNS 是無法立即反應的。

no-ip,Dynamic DNS,這些好用的服務,對外國來說很好用,只要不關掉數據機,永遠保持連接,IP 根本不會改變。

但對台灣的 HiNet 浮動 IP 來說,並不適用。因為每 72小時會被強制重新取得 IP。


*********************************************

回主題,

樓主如果只是架個私人小網站,不如去租美國虛擬主機吧,比如 godaddy 什麼的。

月租才 2.99 美金(約台幣 89元),無限流量,100GB 網頁空間。包一年還送 Domain Name 網域。

何苦為了一個固定 IP,每月多花一千多元....

虛擬主機雖有 CPU 佔用率的限制,但是小網站而已,應該也沒差吧。家裡也不用電腦開 24小時,反而省電費。

台灣這種畸形的網路環境,人在屋簷下,山不轉路轉囉。


主要你也可以把網站形式改變一下,

負責處理 PHP 的部份(佔用 CPU)放自己家裡主機,這個吃不了多少流量,50M/20M 有固定 IP 的就繼續用。

然後 圖床、檔案提供下載....等等(不怎麼吃 CPU的),放虛擬主機,有無限流量,所以不用怕。

具體修改一下 PHP 原始碼就行了,把相對位址的圖片、檔案連結,變數前面加上外部的虛擬主機位址。

或有些現成的架站軟體,也有提供這類分離的機制功能。

如果本來就只是純 html,那就更簡單了,改一下超連結即可。

fedora wrote:
其實道理不用說也很明...(恕刪)


別說台灣了
就算是google fiber 或日本 香港的1G網路
架站那流量也是負荷不了的 還不能關機
還是租一租實在

fedora wrote:
一般 DNS 的更新週期是 24小時,就是說:如果突然更換 IP,DNS 是無法立即反應的。

no-ip,Dynamic DNS,這些好用的服務,對外國來說很好用,只要不關掉數據機,永遠保持連接,IP 根本不會改變。

但對台灣的 HiNet 浮動 IP 來說,並不適用。因為每 72小時會被強制重新取得 IP。...(恕刪)


您又來了...
之前就說過DNS的TTL是由DNS Server端定的,DDNS的TTL都很短,還在那邊24小時才更新?
no-ip與Dyndns這些對臺灣不適用,那我們這些用很多年的人不就都是住在火星?

言歸正傳,有固定IP比較好用。
即使不是架站,在網路的設定也比較方便,例如SNAT與DNAT的設定,路由跟防火牆等等。
中華可以在低速率提供固定IP,但在高速率不提供,這單純就是商業考量而已。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對於自己的網域名稱

1. http://he.net/ 這邊提供免費的DDNS,可以掛自己網域名稱
2. 我不提供技術支援,請自己看文件
3. 你可以用wget,或是get的方式,對他們的機器發出修改IP的需求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要綁自己的網域名稱
我以前還有弄過把自己的網域名稱對應到免錢ddns的網域名稱,中間透過C NAME的方式聯接

山不轉路轉!
不然就請砸錢換企業型商品!
沒有萬能的資費,只有懶惰的使用者!網路問題?盡量解決就好啦!
fedora wrote:
前面有網友提到: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民用高速寬頻都不提供固定 IP。

是真是假,這個不知道。


是真是假道這些國家的業者官網看看不就知道了。


家居寬頻服務之附加條款及細則
使用的權限
23. 客戶不能以任何途徑利用寬頻服務運作任何伺服器類作業而向他人提供任何類型之服務。該等伺服器類作業包括但不限於
運作電郵伺服器(email server)、網站伺服器(webserver)、檔案傳輸伺服器(ftp server)、IP分配伺服器(dhcp server)、代理伺服
器(proxy server)、網絡新聞組(usenet news)、網上互動論壇(multi-user interactive forums)、中斷請求(irq) 及/或網上遊戲主機
(multi-user game host)。
24. 香港寬頻只會隨機分派1個公眾網絡位址予個別客戶,以供其連接至公眾互聯網。該等公眾網絡位址將會不時被更改,而客
戶不可擅自透過任何其他方式取得多於一個公眾網絡位址

25. 客戶不可將固定網絡位址的裝置連接予香港寬頻網絡。
26. 客戶不可透過任何非正式系統(香港寬頻授權之登入程式除外)連接予香港寬頻網絡


日文韓文不懂,所以找同是中文的香港寬頻,不僅是固定IP,而且只有一個,而且在其合約條款中也明文禁止架設任何伺服器對外服務,抓不抓的權利在香港寬頻,至少在合約條款中已經明文禁止了,所以不要說得好像只有中華對架設伺服器很計較,日文韓文看不懂不知道,至少現在就看到香港寬頻在家用寬頻的合約條款中有明文規定禁止架設伺服器對外服務的。
香蕉你的拔辣 wrote:
日文韓文不懂,所以找...(恕刪)


23. 客戶不能以任何途徑利用寬頻服務運作任何伺服器類作業而向他人提供任何類型之服務。
該等伺服器類作業包括但不限於運作

電郵伺服器(email server)
網站伺服器(webserver)
檔案傳輸伺服器(ftp server)
IP分配伺服器(dhcp server)
代理伺服器(proxy server)
網絡新聞組(usenet news)
網上互動論壇(multi-user interactive forums)
中斷請求(irq) 及/或網上遊戲主機(multi-user game host)

還有其他鄉民需要比這些更專業的服務嗎?

上面小弟弟我都玩過,看起來限制還不算太嚴格拉。
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來人呀餵公子吃餅 wrote:
23. 客戶不能以任何途徑利用寬頻服務運作任何伺服器類作業而向他人提供任何類型之服務。
該等伺服器類作業包括但不限於運作

電郵伺服器(email server)
網站伺服器(webserver)...(恕刪)

還有其他鄉民需要比這些更專業的服務嗎?
上面小弟弟我都玩過,看起來限制還不算太嚴格拉。

以我粗淺的中文造詣
它的「包括但不限於...」應該是指「除了下列以外, 其他沒提到的也...(不准)」
香港寬頻使用者定型化契約中,明定客戶不准架設網站,但是人家有資格說這話

為什麼呢?

因為香港寬頻 1G 雙向,港幣 199元(台幣 762元)


HiNet 說這話,就顯得很沒氣度,因為 :
50M/10M,月租 999 台幣
100M/100M 家用型,月租 1699元


其實 BT 開 24小時的,吃的頻寬流量豈會比架網站少

不讓人架網站的真正原因,無非是 ISP 要保障企業型網路、機房出租業務...等等營業項目的收入。

重點在於價錢,而不在流量,不是嗎。

因為 BT 、P2P 都允許了,卻不允許架網站,如是為了流量,說不通。

而 HiNet 比香港的網路,貴上 20倍有餘,對於架設網站仍是斤斤計較,太坑了吧。

香港那邊,人家是家用網路很便宜,所以才計較的。

台灣貴成這樣,都已經貴 20倍有餘,還在計較,不然到底是要賺多少才滿意。



網路世界的多彩多姿,豐富的資訊,不是憑空出現的,若沒有人提供資訊來源,網路哪有東西可以看。

電腦沒有網路是廢鐵,網路若沒東西看也是廢網。

任何人架設網站,其實對 ISP 來講都是有利的,讓網路更豐富,才可以讓網路本身更有吸引價值。


像 Google 之前要讓中華免費介接資料中心,中華不但不要,還反過來要求 Google 需付天價的錢才能介接。因為太不合理,介接的事情就吹了。

這個就是今日所謂的:中華連 Yotube 有人為障礙。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喜歡看 Youtube 的網友,再也不會把 HiNet 當做第一選擇,因為看影片 LAG 成那樣,是要怎麼看。於是 HiNet 在網民心目中,價值就下降了。


中華不讓客戶架網站,表面上好像保護企業型專線和機房出租業務,實際上個人覺得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怎麼說呢?

假如中華網路底下,有大量的網站資源,那麼要連接這些網站速度最快的方法,就是用中華的網路。數年前 HiNet 被網民推薦為最佳網路,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但時至今日,這項優點已經不復存在。

Youtube 是一個例子,還有千千萬萬的例子,很多繁體中文網站已經不再是架設在中華的網路之下,比方說:很多人都去租美國主機,或者選擇國內別家較便宜,不計較客戶架網站的 ISP。

事實上,HiNet 連接絕大部分網站,都已不再有優勢。且速度還暴慢的,尤其連中國大陸,美國視頻網站....等等。

而且大量網民,租用美國等地國外的虛擬主機架中文網站,會造成海底電纜、國際頻寬流量被大量消耗。


此外速率的數字,早就已有誇浮標示的現象,比方說:號稱50M,結果連中國大陸某些地區實測速率,連 1M 都不到。

之前有一篇站內討論,中華連上海 speed test 測速分享,數十位網友實測,都不超過 1M。

既然都已經是浮標,何必還侷限在 20M、50M、100M...的,且上下傳不對稱,直接給 1G 不就得了,反正都是浮標的,所謂的速率也只有台灣島內的,海外就沒了。

香港不就是這樣嗎,1G 雙向也只是香港區內的,海外只有 20M。


雲端時代,上傳慢成那樣,是要怎麼搞雲端。

即便企業都去租中華的機房好了,但企業搞雲端,無非也是要為了要賺消費者的錢,消費者網路上傳慢成那樣,企業就算搞雲端網站有個鳥用,比方說雲端硬碟什麼的,消費者也不想用啊,上傳太慢了。

還不如多買幾片記憶卡、隨身硬碟哩。在台灣,私人用途要把檔案傳雲端,那是頭殼壞去。放隨身碟才是王道。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