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12345 wrote:
有點看不懂申請的是6...(恕刪)
先表明一下立場,小弟是用光世代50M.(最近好像蠻流行要先表明立場? :P)
某種程度上我也算是網路重度用戶…
講到以P2P 測速,我有些想法。
2月時中華偷跑50M 時就跑去裝(1,199/月),那時測BT(uTorrent)抓Linux ISO 可以測到6.5MByte.
但後續實際用的時後呢?實際抓檔案大概就是 幾百KByte/s,能有到1MByte/s 以上就要偷笑。
說實話,我也不會一天到晚都想抓Linux ISO :P
回到根源,P2P 主要還是要看tracker/torrent 來源如何,然後就是比「氣長」,也就是比「開機時間」, 比「網路速度」,比「網路不斷線」, 比「硬碟夠大」,最後比「誰有時間去使用這些抓下來的東西」
eMule的話,更不用提了。KAD 中search到來源很多的,也指示代表容易完檔,不會斷頭或斷中間。
反正BT/eMule 基本上數字就是慢慢跑,機器就是開著,下班後/休假時把 種子/torrent 加進去,接著就是等…然後等每天醒來時或下班後,有幾個檔案抓完了(為此我還去買了個2T HD, 這樣可以一次多開一些同時下載)
p.s. uTorrent 我開的下載不限速,上傳設定350KByte/s,同時執行(?) 40個 session。 eMule 開 下載不限速,上傳100K。平常比較少同時開,因為如果同時開,硬碟讀取好像會太頻繁。日常使用時大概就是BT 在Background,外加PPS一起開,這樣應該可以證明我是重度用戶 XD
回到本文,我是覺得如果沒有太多負面評價的話,我還蠻願意試試看這種 60M,多一點競爭才比較會有好東西。台哥大(或者說富邦?)似乎是檯面上比較有能力,也比較有意願和CHT 競爭的業者了,給他們一些機會,也給自己一點省錢的空間。
題題外話: 這年頭景氣差,省一塊是一塊。參考我家附近農會的利息,定存 1.2%,每月配息。存10萬剛好每個月配100塊台幣到我戶頭裡,剛好買包Davidoff(85)和一罐麥香奶茶(10),然後找5塊回來,也許下次再漲個健康捐,就只能戒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