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60FPS和30fps的影片有什麼不一樣?人眼不是都看不出來嗎?為什麼影片要用60fps呢

在一些相機錄影和影片轉檔都有提供60fps的格式
可是人眼不是只能分辨每秒30張嗎?
這樣為什麼影片要用60fps呢
likedog wrote:
在一些相機錄影和影片...(恕刪)


看不出來??

樓主您眼睛有問題???????
哈哈 我也不太懂 剛才搜尋了一下,在一討論區找到了:

人眼並非以「幀」識物,而是通过分辨連續的光波流動信號。視覺皮層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保存一張圖像,當收到下一張圖片信號時,大腦便會通過早前保存的圖像與新圖像之間的信號差異製造出一種「連續運動」的幻覺,也即是所謂的「平滑」。光學信號落差較大的動畫(如快速移動的足球,從黑到白的切換)需要更高的幀率從而避免「閃爍」的幻覺,而光學信號落差小的動畫(如緩慢移動的烏龜,從黑 (0,0,0) 到稍偏白 (1,1,1) 的切換)往往不需要多高的幀率就能產生平滑感。24p 是電影界形成的趨勢,也是一種工業標準,它保證了大部分運動能被觀眾普遍接受並認同為「平滑」,同時又能很方便地同步到不同(刷新)頻率的輸出媒介上,或是與不同頻率的音頻同步。電影和電子遊戲最大的區別在於電影預先便採用了所謂的「動態模糊(motion blur)」,而電子遊戲通常沒有。電影是離綫渲染,故而動態模糊效果可以在放映到電影屏幕之前預先處理(而且 24p 幀率的電影配合動態模糊剛好製造出一種特殊的「電影效果」,讓觀眾一看便知和現實有所不同);同樣是 24 FPS 的電子遊戲,由於是即時渲染,計算動態模糊的工作則將耗費大量的 GPU 資源。如果遊戲沒有動態模糊,人眼觀察屏幕時所產生的殘像就足矣降低動畫的平滑感,所以遊戲需要通過提高幀率來提高真實的平滑感,而不像電影那樣通過動態模糊來欺騙觀眾的肉眼。事實上 24p 電影自然是沒有更高幀率的電影平滑的,畢竟它需要更多的動態模糊。隨著硬件的進步,目前電影界已經逐漸在朝 48p 發展。
likedog wrote:
在一些相機錄影和影片轉檔都有提供60fps的格式
可是人眼不是只能分辨每秒30張嗎?
這樣為什麼影片要用60fps呢


誰告訴你人眼看不出來的?

不是怪您, 而是到底這些錯誤的資訊是從哪流出來的啊?

30fps跟60fps的區別, 隨便找一個人都看得出來...

人眼有所謂的視覺暫留現象, 因為這個, 人眼會把連續播放
的單張圖片變成連續的動畫. 大約在一秒16張以下, 人會覺
得有明顯的閃動. 大約10fps左右, 人還是覺得那是動畫.

至於30fps, 那單純只是因為交流電是60HZ, 電視就選擇
使用一秒60圖場(兩個圖場等於一個完整的畫面).在交流電
是50HZ的國家, 電視是25fps(每秒50圖場)...電影是24fps.

從來就沒有說人眼沒辦法判別30fps以上的畫面這種事.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錄影的話,那個是 "高速錄影"

就是比方說:賽車、賽馬、田徑賽跑.....之類的

或者要錄移動速度非常快的物體,比如:蜂鳥震翅,蜜蜂、UFO ....什麼的。

當然一般人的動態視力,只有 30 FPS 左右的感知能力

但是賽車、賽跑什麼的,快到終點的時候
為了判斷誰是贏家?誰是第一個觸到線的?
通常會「慢動作播放」。

30 FPS = 每秒有 30幀 (張)畫面
60 FPS = 每秒有 60幀 畫面

假如以 1/5 「慢動作速度」播放:

30 FPS 的,每秒會只剩下 6幀 畫面,就難以判斷誰是贏家

而 60FPS 的,每秒則是剩下 12幀畫面,情況會好些


「高速錄影」,是為了事後「慢動作播放」時,可以有更多的幀數。

正常速度播放的話,一般人動態視覺,應該無法看出 30 FPS 和 60FPS 的差別。


確實有些人動態視覺比較強,像棒球選手,能打到時速破百公里的球。或者賽車選手,時速幾百公里在賽車不會撞車。

不過那個是需要"熱身"的,要讓身體腎上線素釋放,人類不可能整天都維持在那種精神亢奮的狀態。如果整天都維持那種狀態,對身體是有傷害的。

尤其坐在沙發上看影片,誰會沒事釋放腎上線素,未免也看的太激動了....


以上是單純說「錄影」

如果是電腦的打 3D 遊戲,有些人會追求顯卡要能 60FPS
主要是因為複雜場景會掉幀

假如平時有 60 FPS,當愈到爆炸特效、複雜場景,或者快速旋轉(比如人物突然轉半圈,對背後敵人開火,然後整個場景需快速旋轉),幀數驟降時,起碼還能維持 30 FPS。

而平時 30 FPS,當遇到複雜場景、快速旋轉,幀數驟降,有可能掉到剩 10 FPS 左右。


********************************

轉檔的話,

30FPS 去轉成 60FPS,那是沒有意義的行為,平白增加檔案大小而已。

並沒有那些細節的資訊,只是單純的把 30幀,複製成 60 幀而已。

就好比把低解析度的 RMVB,轉成 FULL HD 的 H264 那樣子,完全沒有意義,而且很腦殘。

網路上有時候有人分享電影,號稱 FULL HD,檔案很大,結果花時間下載回來後,才發現根本就破爛畫質,是低解析度去硬轉的,是不是就會覺得很坑爹....


fedora wrote:
錄影的話,那個是 "...(恕刪)


非常謝謝您的分享,只有您懂我再問的是什麼,而且回答得非常詳盡

想在請問一下,所以像是某些相機可以錄影HD 60fps,但我們平常錄影也只是記錄生活中簡單的片段,所以再轉檔的時候,其實把他轉成30fps就好了對把?

謝謝
likedog wrote:
想在請問一下,所以像是某些相機可以錄影HD 60fps,但我們平常錄影也只是記錄生活中簡單的片段,所以再轉檔的時候,其實把他轉成30fps就好了對把?...(恕刪)


那種高階的相機、錄影機
應該可以調整要錄 30 FPS、還是 60 FPS

60 FPS 如前所說,就是 每秒 60幀畫面
它的儲存容量,自然會比 30FPS (每秒 30幀畫面)來得大

也就是說:60 FPS 檔案會比較大
記憶卡空間會比較快用完,可錄時間會比較短。


如果非「高速攝影」需求(賽車、賽跑、體育運動...之類的)

只是拍生活片段
那其實一開始調 30 FPS 錄影就好了,錄出來的檔案比較小
(解析度一樣,只是幀率不一樣)


當然要事後再轉檔也是 OK 的

只是覺得沒什麼必要,把 60 FPS 轉成 30 FPS,目的是想讓檔案縮小

但任何轉檔必定破壞畫質!

而且很耗時間。

如果硬碟裝不下了,買顆新硬碟來裝就好了。

likedog wrote:
在一些相機錄影和影片...(恕刪)


可以用在30fps下去用svp即時運算成60fps
你就能了解固中的差別了

likedog wrote:
可是人眼不是只能分辨每秒30張嗎?


沒這回事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